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
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
影响逐渐增强。
[学习目标]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受政治的影响,盛行军装和“干部服”。
(3)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思维点拨]
1.中山装和旗袍是服饰中西合璧特征的典型体现。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归纳总结]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
(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
(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3.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