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诊注射患者晕厥原因与预防性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门诊注射患者晕厥原因与预防性护理
因一时性脑缺血、缺氧造成的短暂性意识及肌张力丧失即为晕厥,具有发生迅速、自限性、短时间内自行完全恢复意识等特点,
常伴脉弱、头晕眼花、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
而由于门诊部
具有人流量大、事务繁多、人员复杂及服务项目多等特点,造成注
射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晕厥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选择有效的
预见性护理和急救方式对晕厥先兆及发作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对
改善患者预后及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我院门诊注射治疗
的123例患者展开分析,进一步探讨晕厥发生的原因,旨在为预防
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8月—20XX年9月在我院门诊部进行注射治疗的
患者123例,排除精神疾病及重大躯体疾病患者。
其中男50例,女73例;年龄20岁~56岁,平均年龄(32.57±4.36)岁;疾病类型:泌尿系统疾病12例,创伤用药26例,脑血管类疾病21例,上呼吸
道感染36例,急性胃肠炎28例。
1.2方法
统计所有患者在门诊注射期间晕厥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注射
方法、体位、心理因素(恐惧、惊慌)、心源性晕厥、药物过敏、体
位性低血压、单纯性晕厥、低血糖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晕厥发生情况
123例患者发生晕厥33例,发生率为26.83%。
2.2晕厥发生的原因
与未发生晕厥者比较,发生晕厥者静脉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惧、惊慌)、心源性晕厥、药物过敏、体位性低血压、单纯性晕
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3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分析,静脉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惧、惊慌)、
心源性晕厥、药物过敏、体位性低血压、单纯性晕厥及低血糖与门
诊注射患者晕厥发生呈正相关(P<0.05)。
见表2。
3讨论
短暂的全脑血流量突然减少是晕厥发生的主要原因,抑制网状
结构功能而产生意识丧失,使患者产生面色苍白、脉弱、血压低、
头晕眼花等症状。
同时因门诊部人流量大、事务繁多,注射患者极
易产生晕厥情况,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延误患者的最
佳治疗时间,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门诊注射过程晕厥发生风险较高,故了解晕厥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
果表明,发生晕厥患者静脉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惧、惊慌)、
心源性晕厥、药物过敏、体位性低血压、单纯性晕厥及低血糖发生
率均高于未发生晕厥患者,且上述因素与晕厥发生呈正相关。
分析
其原因为门诊候诊时间长、空气流动性差、环境嘈杂等情况,加之
疾病的痛苦,使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
患者发生晕厥。
在多种因素刺激下,迷走神经反射,可造成周围血
管床扩张、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是晕厥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坐位可降低患者心输出量,减少回心血量。
因患者本身原因或注
射技术不够成熟,造成反复穿刺或拔针时用力按压产生的单纯性晕厥,少数患者因注射过快还易产生眩晕、恶心等症状。
同时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各种心脏病,造成心肌收缩力减弱,骤然减少心脏输出量,导致组织缺血,增加晕厥发生风险[4,5]。
而长时间静息状态下卧位或坐位骤然改变成站立位,或如厕时过快
改变体位,加上用力排便、排尿,骤然降低膀胱及腹腔内压,明显
增加腹部以下血管血量,也会增加晕厥发生风险。
药物过敏易产生
速发型变态反应,造成患者在注射药物后数分钟内引起过敏性休克,产生血压下降、胸闷、气喘等,严重时导致昏迷、抽搐,若未及时
抢救将造成患者死亡。
此外,肝糖原减少引起血糖偏低且无法及时
补充机体需求是低血糖性晕厥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在注射过程中患
者体位转换造成体内部分血管缩舒的神经调节紊乱,减少回心量,
增加晕厥发生风险。
针对上述门诊注射患者晕厥发生的原因,制定
以下预防性护理措施:①叮嘱患者避免空腹肌肉注射,避免在极度
紧张下进行各项操作,并向患者耐心解释各项操作,注射时患者尽
量采取平卧位;加强心理紧张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心理过度紧张
情况。
②选择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护士进行巡诊,加强健康宣教,
采用温和的语言询问患者病史,查看患者体征,特别是有晕厥病史、病情危重的患者,自主安排急诊救治或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患者正
确表达自身不适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意识,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并在医生和护士陪同下进行特殊检查,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③
注射过程中肝糖原不足而造成供应能量不足,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