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模块检测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史模块检测卷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艾里克•威廉斯在《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中写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
程’;至U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这段文字是对哪一事件的描述(B )
A. 文艺复兴B •新航路的开辟
C.光荣革命D .三角贸易
2. 1701年又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口□口口》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原
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口□口》应是(A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3. 史学界对“他”的评价如下,请判断共同评价的“他”是(C )
*史学家孙建明认为,他在独立战争中驰骋战场,为祖国的自由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显示出其卓越的军事才
能。
*史学家陈森认为,他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爱国心,整顿军纪,筹集物资,指挥作战,
表现了卓越的组织才能。
*史学家余志森认为,他统率大陆军取得了反英战争的胜利”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做了许多贡献。
A. 但丁B .哥伦布C .华盛顿D .拿破仑
4. 1786年,英国棉纱每磅是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30年又降到3先令,这对欧洲大陆的棉纱纺织业的冲击是致命的,中国和印度出口到英国的棉纺织品从此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英国棉纱价格不断下降的
原因是(A )
A.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的使用
B. 英国拥有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英国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5. 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D )
A.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 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
C. 企业数量大量增加
D.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6.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
下列史实及结论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D )
刃 i ; li 皐I «1 Li 吐 u b —* 1^111211 « *. £ Jit- Jfi sfc,5r#H-t>rtK! M £ 如購■己Jil Ul * 什土 址社占■削 1- « N 史M if it ifr w :歸 ft I □命 w A 、- 切 *r-tt a# s -±!*£ll 1
口
o i$i T.百■? i 百iT 」y :5*#書i
E# ・ fT-t 1 ■兀域札 €« lil RH W 4H 百曲 * '
■可憎事暫眸特笙 #.-£.»? T
9•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 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朝着过去
” ”这句话表明
(A )
A. 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
B. 亚历山大二世有远见
C. 俄国从根本上废 除了农奴制
D.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观察下图,日本在工业生产中遥遥领先的原因是
(B )
1871〜1890年西方国家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国家 日本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增长率
12.1% 1.7% 5.2% 2.1% 3.5%
A.大化改新B .明治维新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 •发动侵略战争
11•据下图的演讲内容可知,该演讲者的主题是
(A )
在某科技馆的演讲提纲 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事例:
瓦特一一英国工业革命、爱迪生一一电气时代 莱特兄弟一一飞天梦想、计算机一一网络新时代
A. 重大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B. 英国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
C. 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科技革命在全球的扩展
12.英国《每日电讯报》刊发的《我们该如何纪念一战?》一文称,对于一战,英国社会存在着两种截然不
国颁布《人权宣言》
B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 国,第
二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开始走向衰 落
科技重视程度决定国家在世界地位的走 向
C 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印度加紧侵略,矛盾 激化,
章西女王领导反英斗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D
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以后经 济发展创
造了条件
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
F 图是人类歌曲史上最有威力、影响最深远的歌曲
,它诞生的背景是(C
)
目t 国际毗
7.
A. 法国大革命失败 B •英国宪章运动失败 C. 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失败
D •共产主义联盟成立
浪漫的巴黎有 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以下图片见证了巴黎人民将马克思主义进行首次尝试的史实是 革者,他像是两
,B
,C
,D
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为一战胜利而庆祝 ;另一种则认为一战是一场悲剧,人们在忧伤中不忘缅怀。
对一战,英
国社会出现截然不同观点的原因在于
(D )
A. 英国是一战的战胜国,战后英国实力大增
B. —战的胜利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C. 一战使各参战国死伤三千多万人
D.
人们对一战的历史认识不同
13•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讴歌人性,表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C )
、非选择题(共21分)
14. 读图,回答问题。
(5分)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都与哪个国家有关? (3分)
⑵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分别对该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分)
答:⑴ 美国。
(2)图一:美国打开日本大门,获得侵略权益,增强了本国实力;图 二:美国经过南北战争, 废除了奴
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5. 探究问题。
(7分)
材料一 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 “不•需•要•的•战•争! ”他认
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
,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
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需要打的。
材料二 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普遍征兵制”国际联盟口头上提出抗议,而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决心 使用武力来制止德国的扩军备战。
1938年3月,德国悍然吞并奥地利,并把下一个攻击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战争危险迫在眉睫。
这时,苏联发出了警报,它建议与英、法等国举行会议,商讨对付德国威胁的办法,但是, 英、法主政者们对苏联建议的反应都很冷淡。
”苏联既然未能与英、法结成同盟,斯大林为了苏联自身的利益,在与英、法继续谈判的同时,开始秘密 地与纳粹德国举行谈判,,就这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条款终于在
1939年8月23日深夜签订。
仅仅过了
一星期,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全面爆发了。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
据材料一,指出丘吉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看法。
(2分) (2)
丘吉尔对二战的上述看法,你
是否同意?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5分)
第一上登上日本土地的军队
,图一
林肯在战场上
答:(1)二战是可以避免的战争。
(2)不同意。
因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埋下了战争隐患;国联没有有效制
止侵略的举措;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主要大国各自为政等。
(答出其中三点
即可)因此,二战不可避免。
同意。
因为: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制止;大国如果能够取得一致意见;非法西斯国家实力强大;国联维护和平的宗旨;一战的惨痛教训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因此,二战可以避
免。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1757年他率军侵占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也抢走23万英镑的财富。
后来,他回到英国,
在议会说:“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银珠宝的仓库,我统共取了23万英镑。
诸位先
生,直到现在,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样客气呢!”
材料二1500年左右,欧洲人梦想着去发财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
率先启程的
西班牙、葡萄牙起到了罪恶的示范作用,欧洲国家纷纷效仿,趋之若鹜。
在大机器巨大的生产效率之下,殖民掠夺变本加厉,更为疯狂了。
(1 )材料一中的“他” 是谁?(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中的现象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3)据材料二,归纳造成殖民掠夺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1)克莱武。
(2)利益的驱使;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示范作用;大机器生产效率提高,需要更广大的市场倾销商品。
(3)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或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