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不足及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乐课堂教育的不⾜及改进
2019-10-10
摘要:随着课程改⾰的不断深⼊,⾳乐课堂教学发⽣了巨⼤变化。
为进⼀步提⾼⼩学⾳乐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提⾼⾳乐教学质量的⽬的。
本⽂从培养学⽣的创新能⼒⼊⼿,对⼩学⾳乐课堂教育存在的不⾜作出分析,并对教材内容组织、表现形式把握及教学⽅法改进⽅⾯进⾏了探讨。
关键词:⾳乐教育整合创新能⼒
课堂是传授⾳乐知识的最佳场所,在⼩学⾳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由发挥个性,引导学⽣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学⾳乐教育必须⾯对和考虑的问题,⽼师的知识与教学⽅法的更新,也成为了培养下⼀代⾄关重要的内在条件。
1.⼩学⾳乐课堂教育的认识误区和不⾜
1.1⼩学⾳乐教育的认识误区
由于家长对⾳乐教育的认识误区,使许多学⽣在家庭的作⽤下也放弃了对⾳乐学科的重视,将视线转移到其他科⽬的学习中。
这不仅阻碍了孩⼦创造⼒和想象⼒的提⾼,孩⼦艺术⽅⾯的先天潜能也得不到开发。
所以学校在教育⽅⾯应加⼤⼒度,抓住学⽣⼼理,培养其学习⾳乐艺术的兴趣。
1.2⼩学⾳乐课堂教育存在的不⾜
⾳乐是发展孩⼦想象⼒、创造⼒,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段。
但是⼀些教师强调秩序和规则,促使孩⼦被动⽽机械性地唱歌、做动作,所有环节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这样的教学⽅式不能起到培养学⽣感受能⼒的效果,也达不到丰富学⽣审美经验、⾃由表达和个性发挥的作⽤。
2.课堂教学⽅法的改进
2.1激发学⽣的创造⼒
⾳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最⼤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的兴趣,打动⼈的情感,使学⽣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想象⼒的提⾼。
⼩学⽣的思维⽅式⼀般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逐渐加强。
所以在⼩学⾳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学习⾳乐的兴趣,还要保持学⽣乐于参与⾳乐活动的⼼态。
⽐如给学⽣⼀个圆的图形,让学⽣⾃由想象成⿎、锣、圆号、脸盆,碗、⽉亮、太阳等物体,把学⽣联想到的内容组合起来,通过⼈声或⽣活中的声⾳去表现、模拟学⽣想象出的物体的声⾳。
⽐如,桌⼦是⿎,铅笔盒是锣,⼈声模拟圆号,⽤⾝体和动作表现各种物品等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励学⽣⼤胆想象、即兴创造,尊重每个学⽣对待⾳乐的独特性,维护学⽣创造⾳乐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在学习领域中还需必要性地拓宽学⽣接触的⾳乐曲⽬,使之丰富,另外在⾳乐体裁、⾳乐表演形式、⾳乐知识⽅⾯也要适当增加内容,引导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2.2渲染课堂⽓氛,在活动中学习⾳乐
从⽬前⼩学⾳乐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材组织安排等⽅⾯来看,⾳乐教学存在着丰富性不够的问题。
在传统的组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让学⽣听⾳乐进⾏整齐的律动,这样的教学看上去⾮常整齐、和谐,但久⽽久之,学⽣就失去了对⾳乐的理解与感受,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乐知识技能只有在学⽣具有浓厚的⾳乐兴趣的条件下才具有价值和可能,才能保持教学过程的愉悦性。
如果学⽣对⾳乐毫⽆兴趣,那么再简单的⾳乐知识对他们来说也都是⼀剂苦药。
当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乐产⽣了兴趣,在活动中跃跃欲试,想表现⾃⼰时,就代表着学⽣已经不知不觉地在掌握⾳乐知识技能,从中获得个性⼼理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应该勇于打破这传统的教学⽅法,从培养学⽣的能⼒和素质⼊⼿,让教学模式随教材内容⽽改变,因学⽣年龄特点⽽改变,做到灵活、综合运⽤。
利⽤简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建⽴活泼轻松和谐的⽓氛,创设多种学⽣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参加⾳乐教研,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乐、教育、⽂化多⽅⾯的报刊读物,上⽹交流等等,将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给予学⽣⼀定的表现⾳乐的能⼒,让学⽣积极思维,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技巧,加以运⽤与创新,从⽽增强⾃主意识。
那么在⾳乐教学中,如何渲染课堂⽓氛呢。
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
⽐如在⼩学教学中,美术教学和⾳乐教学都具有⾮常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所以在⾳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渗透美术知识,让学⽣来填填、画画、敲敲等等,都有助于丰富学⽣的想象,有利于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如在欣赏关于动物的乐曲时,在课堂中启发学⽣展开想象,边听⾳乐边在脑中勾画那个动物的活动场⾯,让学⽣选择不同的打击乐,来临摹动物活动时的声响,再让学⽣在课后通过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中的笔来描绘动物活动的景象。
另外在教学时,还可以在学⽣基本掌握歌曲后,让学⽣通过⾃⼰的理解,根据⾳乐旋律⾃主填写歌词,对歌曲进⾏⼆度创作,最后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加以美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这些多种艺术相互渗透的教学⽅式,既活跃了课堂⽓氛,也锻炼了学⽣的动⼿能⼒。
2.3运⽤多媒体技术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被⼴泛应⽤在教学中,成为极具特⾊的现代⾳乐教学⼿段。
在现代⾳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段对于提⾼教师教学质量、学⽣学习效率以及⾳乐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作⽤。
不仅使课堂教育丰富形象,还把晦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解决了⽆法⽤语⾔表达的内容,也让学⽣进⼀步地理解到⾳乐作品,提升了课堂教学质态,也易于学⽣记忆及对知识的掌握。
所以在⼩学⾳乐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适度使⽤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络资源进⾏备课,增⼤信息量,多元化地对课堂进⾏教学设计,多⾓度地对学⽣进⾏⾳乐审美教育,通过改变⾳⾊、⼒度等⽅⾯进⾏⾳乐欣赏和分析,提⾼学⽣对⾳⾊、
声部的识别能⼒,增强学⽣对⾳乐的感知性,从⽽⾝临其境地感受⾳乐,准确把握歌曲内涵。
所以教师要注意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最⼤限度发挥多媒体的教学魅⼒。
3.⼩结
随着课程改⾰的不断深⼊,⾳乐课堂教学也发⽣着巨⼤变化。
为进⼀步提⼩学⾼⾳乐课堂教育效果,教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创新能⼒⽅⾯⼊⼿,整合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法,将审美教育作为⾳乐课堂教学的重点,为学⽣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让⾛进学⽣的情感世界,⽤⾳乐的魅⼒去触动他们的⼼弦,以⼼灵感受⼼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达到提⾼⾳乐教学质量的⽬的。
参考⽂献:
1.任斌安.《基础素质教育概论》.[M].知识出版社,2001
2.王安国.《⾳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青浦佳⽲⼩学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学⾳乐课堂教育的不⾜及改进
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