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燃烧热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燃烧热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用氧弹热量计测定萘的燃烧热。

2.了解氧弹热量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原理
燃烧热是指一摩尔物质完全氧化时的热效应。

所谓完全氧化是指C 变为CO 2(气),H 变为H 2O (液),S 变为SO 2(气),N 变为N 2(气),金属如银等都成为游离状态。

燃烧热的测定是热化学的基本手段,对于一些不能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通过盖斯定律可以利用燃烧热数据间接未清算出。

测定物质燃烧热的氧弹式热量计是重要的热化学仪器,在热化学、生物化学以及某些工业部门中应用广泛。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若燃烧在恒容条件下进行,体系不对外作功,恒容燃烧热等体系的改变,
∆U =Q V (1-1)
在绝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在充有一定氧气的氧弹中,使其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使得体系(反应产物、氧弹及其周围的介质和热量计有关附件等)的温度升高(∆T ),再根据体系的热容(C V ,总),即可计算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Q V =-C V ∆T (1-2),
上式中负号是指体系放出热量,放热时体系的内能降低,而C V 和∆T 均为正值,故加负号表示。

一般燃烧热是指恒压燃烧热Q p ,Q P 值可由Q V 算得:
Q P =∆H =∆U +P ∆V =Q V +P ∆V
(1-3)
若以摩尔为单位,对理想气体:
Q P =Q V +∆nRT 这样,由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摩尔数的变化∆n ,就可算出恒压燃烧热Q P 。

反应热效应的数值与温度有关,燃烧热也不例外,其关系为:
P C T
H ∆=∂∆∂)( 式中,∆C P 是反应前后的恒压热容差,它是温度的函数。

一般来说,热效应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很大,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可认为是常数。

由于实验燃烧热测量的条件与标准条件的不同,为求出标准燃烧热,需将求得的实验燃烧热数据进行包括压力、温度等许多影响因素的校正。

在精度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可以忽略这些因素的影响。

三、仪器和试剂
氧弹热量计1台;氧气钢瓶1个;分析天平一台;压片机一台;容量瓶(1L )一个;锥形瓶一个;碱式滴定管(50mL )一支。

苯甲酸(二级量热标准试剂,恒容燃烧热为-26495.6J ·g -1);引燃铁丝(恒容燃烧热为-6694J ·g -1);棉线少许(恒容燃烧热为-16736J ·g -1);萘(分析纯);NaOH 溶液(0.1mol ·L -1)、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热量计水当量的测定
(1)压片:用台秤称取大约1g 苯甲酸,在压片机上压成圆片。

将苯甲酸圆片在于净的玻
璃板上轻击二三次,再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

(2)装样并充氧气:拧开氧弹盖,将盖放在专用架上,装好专用的石英小皿或不锈钢小皿,将样品放人杯中。

剪取18cm 长的引燃铁丝,在直径约3mm 的玻璃棒上,将中段绕成螺旋形约5~6圈,将螺旋部分紧贴在样片的表面上,两端如图1-2所示,固定在电极上。

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间电阻值,一般应不大于20 。

旋紧氧弹盖,卸下进气管口的螺栓,换接上导气管接头,导气管另一端与氧气钢瓶上的减压阀连接。

关好钢瓶阀门及减压阀,拧下氧弹上导气管的螺钉,把原来的螺钉装上,用万用表检查氧弹上导电的两极是否通路,若不通,则需放出氧气,打开弹盖进行检查。

(3)测量:于热量计水夹套中装人自来水,用容量瓶准确量取2L ,低于室温1~2℃的水装人干净的铜水桶中,然后把氧弹放人铜水桶中央,装好搅拌马达,在两极上接上点火导线,装上已调好的贝克曼温度计,盖好盖子,开动搅拌器。

开始每隔一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待温度变化基本稳定后,每隔半分钟读一次,共10个点。

读数完毕,立即按电钮点火,指示灯熄灭表示着火,继续每半分钟读一次温度读数,至温度开始下降后,再读取最后阶段的10次读数,便可停止实验。

实验停止后,小心取下温度计,取出氧弹,打开氧弹出气口慢慢放出余气,避免水滴及溶解于其中的酸被带出,缓慢地放气约需4~6min 。

旋开氧弹盖,检查样品燃烧是否完全。

氧弹中应没有明显的燃烧残渣。

若发现黑色残渣,则应重做实验。

若已燃烧完全,
可用少量蒸馏图1-1 氧弹式热量计 1.氧弹;2.铜水桶;3.搅拌器;4.胶木盖;5.贝克曼温度计;6.放大镜;7.振动器; 8.电动机;9.空气隔热层;10.水夹套。

图1-2 氧弹剖面图
水(每次10mL )洗涤氧弹内壁三次,洗涤液悼念在150毫升锥形瓶中,煮沸片刻,以0.1
mol ·L -1NaOH 溶液滴定。

测量燃烧后剩下的铁丝长度以计算铁丝实际燃烧长度,最后擦干氧弹和盛水桶。

2.测量萘的燃烧热
称取约0.6g 萘,同上法进行测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待测样品一定要干燥。

2.注意压片的紧实程度,太紧不易燃烧。

3.一定要将点燃铁丝紧贴在样品圆片上。

六、数据处理
1.用雷诺图解法求出苯甲酸和萘燃烧前后的温度差∆T
苯甲酸和∆T 萘。

雷诺图解法作法如下:
作温度-时间曲线,即图1-3所示。

图中A 点
相当开始燃烧之点,B 为观察到最高的温度读数点。

取A 、B 两点之间垂直于横坐标的距离的中点O 作
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交曲线于M 点,通过M 点作垂
线ab ,然后将CA 线和DB 线外延长交ab 于F 和E
两点。

则F 点与E 点的温差,即为欲求的温度升高
值∆T 。

2.计算热量计的热容C V ,已知苯甲酸的燃烧
热为-26460J ·g -1。

体系除苯甲酸燃烧放出热量引起体系温度
升高以外,其他因素−−引燃铁丝的燃烧、棉线的
燃烧、在氧弹内N 2和O 2化合生成硝酸并溶入水中
等都会引起体系温度的变化。

因此在计算水当量及放热量时,这些因素都必须进行校正。

其校正值如下:
点火丝和棉线的校正:∑b qm
酸形成的校正:1.0mL 0.1mol ·mL -1NaOH 滴定液相当于-5.983J
因此仪器的的热容为:
⎥⎥⎦
⎤⎢⎢⎣⎡∆++-=∑T V qm Q m C b e V 983.5苯甲酸 式中,Q e −−苯甲酸的恒容燃烧热,J ·g -1;
m 苯甲酸−−苯甲酸的质量,g ;
∑b qm −−燃烧丝的校正值,其中m b 为丝的质量,q 为每克丝恒容燃烧热; V −−滴定洗涤液所用0.1mol ·L -1NaOH 的体积;
∆T −−经作图对温度差校正后的真正温度差。

3.求出萘的燃烧热Q V 和Q p 。

七、思考题
1.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加入铜水桶中的水的水温为什么要比室温低?
3.在使用氧气钢瓶及氧气减压阀时,应注意哪些规则?
4. 文献手册的数据是标准燃烧热,本实验条件偏离标准态。

请估算由此引入的系统误差有多少?
八、参考资料
1.H.D.克罗克福特等著,赫润蓉等译。

物理化学实验。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00~103。

2.复旦大学,等。

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David P. Shoemaker et. al., 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94.112
4. A. Weissberger, Phyusic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V ol I. 1959, 536.
5. John M. 怀特,物理化学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86
6.F. D. Rossini et al., Selected V alues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1952
(刘欲文宋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