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 “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 一般来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河流的弯曲河道是要进行取直 的,这样便于减少由于流水不畅而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影响。 可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
• 参考答案: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
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 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
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沙丘的形成要水还是要风
• 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沙丘立刻就会联想到如果是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6分) 生物的成长,找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大盐湖盛产卤虫,肯定有适合卤虫生长的环境,从资料信
息里面找出卤虫生存的特点,再找到大盐湖的地理环境特征,将两者进行关联,组织语言书写。
组织语言:大盐湖为内陆盐湖,盐份较高,适合卤虫生存;大盐湖周边有多条河流注入, 带来大量泥沙、有机物及无机盐等,有利于藻类生长,为卤虫提供充足的饵料。 参考答案: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3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3分)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1. 审题不细致(不能有效地获取地理信息)
2. 概念不清,原理不明了(往往混淆概念和根据臆想建
立错误联系)
3. 归纳不完整(答题时缺项漏点) 4. 答题不规范(欠严谨、口语化、逻辑乱、全覆盖)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1. 审题不细致(不能有效地获取地理信息) 如2017年考试说明“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
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 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 影响。(8分)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一、综合题解题思路
• 1、宏观看题,整体作答(材料与题目结合) • 2、认真审题,明确问题(看问题,找考点) • 3、阅读图文,找寻解题有效信息(有什么条件?) • (一般第(1)、(2)小题为看图文说话) • 4、结合知识与分值,确定答题方向与要点(理清答题思路) • 5、规范答题(条理性、重点突出、条件+结论) • 6、乐观看待新题。
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 分)(综合思维)
注意思维拓展,养殖业快速发展可能是因为从供需两方面去思考,养殖是人工的,所以从供方面来说:
受人类活动或其它条件的影响,天然的水产品(对手)产量减少;80年代以来(时间),从需来说: 市场需求量大;养殖技术提升,效益提高,养殖的多;由于科技的发展,运输保鲜冷冻的 发展,市场可以拓展到更远的区域。最终导致卤虫的需求量增加,卤虫产业的规模扩大。
• 恢复弯道明显的是延长了河流的长度,截弯取直是为了增加 河水的流速,加快河水的通过时间,而此时河水通过此段的 时间变长了,则有利于减少洪水到达下一个地点的时间,同 时因为有更长的河道容纳水,可以减少河水的峰值;由于河 道变长了,湿地面积增加了;河流面积增加,河水中的生物 增加,河流的自然生产力也会提升,当然这也恢复了河流的 自然状态。
•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 大。
•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
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 水土流失较轻。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河流要不要截弯取直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组织语言
原因:进入80年代后,消费水平提高,随着交通保鲜冷 冻技术的发展,市场可以拓展的更远,致使水产品的市 场需求量大;科技的发展使养殖技术提升,养殖可以获 得更大的效益;天然水产品量减少。
影响:导致卤虫的需求量增加,卤虫产业的规模扩大。
参考答案 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2分)市场需求增大;(2分)
时要点也有主次之分,各涉及的要点对具体题境 地位和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最主要的点要最先表述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4. 答题不规范(欠严谨、口语化、逻辑乱、全覆盖) 如:简述与松嫩平原相比,江汉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区位优势。
某学生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政策支持、交通发达、劳动 力丰富。
• 而不易堆积,则可能是因为水流速度急不能堆积,或者是虽有堆积, 但此处地壳一直下沉,外貌上看不出来。
• 答题时结合具体材料信息进行填充,比如本题图中经纬度信息——刚果盆 地,热带雨林;等高线信息——河口处等高线较密,流水急。反向思
考其实是地理综合思维中的一种,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归纳总结。 • 参考答案:
再如“市场广阔”写成“市场广泛” ;“交通便利”写成“可以很
好运输”,“排水不畅”写成“水不好流”;答某地的农业区位条 件,写道:“气候好,降水好,水源好,地形好,土壤好”等。 从了了几个字,几句话到洋洋洒洒一大段,这是积累,但是有堆砌 之嫌。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紧抓材料联系考点 因果联系综合思维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 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 成为赣江,见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 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图10,完成31~32题。
• 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 看到这里是鄱阳湖与赣江,则大家可能从潜意识里就会迸出来这 外力肯定是流水作用了,其实则不然。细细分析,题干信息里告 诉大家了,图中沙岭沙山形成时间较早,颗粒松散(不是流水堆 积物的特征),再加上枯水期时水流归入赣江,大片湖滩裸露, 上一小题又得出当地盛行西北风,则可推测出沙山应为冬季风将 湖滩沙粒搬运至此堆积而成。这是运用知识的逻辑推断而出来的。 我们也可以突破惯有的知识思维去解决,高考考查时以获取与解读 信息为基本技能,所以高考题常会有一定的情境设置,常需结合此 情境用地理综合思维去解答。比如同样此题,如果你能认真的看 图的话,可以发现不管是丰水期的湖滩,还是枯水期的赣江, 均没有水将沙山淹没或水浸沙山一部分,沙山与湖滩基本没有 直接性接触,流水都没有接触到沙滩,则沙山与垄槽侵蚀不可 能是流水作用所致。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 三角洲的成因: •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
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缓,河流所携带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 形成三角洲。
• 其它原因:入海口处水浅、入海口处不易形成强大的波浪与海流等。(泥 沙形成三角洲需要过程: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2. 概念不清,原理不明了(往往混淆概念和根据臆想 建立错误联系)
缺水和干旱;光照和热量,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的削弱作 用弱,热量充足,所以太阳年辐射总量大;因为地势平坦,所以水源充足; 因为临海,所以降水丰富;资源丰富是因为开发历史晚等。
3. 归纳不完整(答题时缺项漏点)
说影响只说有利方面;谈区位条件只说自然要素; 分析原因往往忽视人为原因等。
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2分)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2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 说明理由。(人地协调观)(4分) 先表明观点,再自圆其说。 如果赞成,可以从经济、社会方面来回答,如获得更大的经 济效益,可以增加就业,由于卤虫资源丰富,有利于将资源 效益转换为经济效益等。 如果不赞成,一般从生态影响方面来回答。比如大量捕捞可 能会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卤虫的自然生长环境等
成的主要过程。”
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7年考试说明“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 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大豆的原因。”
学生极容易从农业区位要素回答问题,出现思维跑偏 • 2017年考试说明“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
季节特征。”
学生出现按惯性思维,理解为河流流量的季节特征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 时间的可变性--空间的差异性
• 大尺度的普遍性--小尺度的特殊性
• 地理现象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区域综合性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因素。
组织语言:早年规模小是因为主要市场需求量小(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且运输过程中 要求高(需低温运输),致使运输成本高; 参考答案: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2分)(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2
参考答案
赞成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
增加就业等。(4分)
不赞成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打破常规思维,突破惯性牢笼
1、河口要不要形成三角洲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2015年新课标1文科综合高考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 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 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 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分。
• 反向思考:河流三角洲其实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地貌中的一种。它的形成
自然跟河流泥沙堆积有关,再推进一步想到这跟泥沙来源的多少和泥沙 是否容易堆积这两方面有关。
泥沙来源少可能是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流经地岩性较硬,不易侵 蚀;上游建大坝或其它原因泥沙量少等。
在干旱地区是风力堆积而形成,而在河流边侧就会
是因为流水搬运、流水堆积而形成。其实大自然形 成的外力作用则不是由我们大家给固化出来的,所
以这样的惯性思维在解题时一定要打破,有一个针 对农业提到最多的“因地制宜”的原则就是地理解 题思维中的一个体现,也可以说这是解题时的一 个通则。在解决具体地理问题时,大脑中的地理 思维要注意的是“大尺度与小尺度”,要考虑事 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性与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