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一)-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血(一)-2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补充铁剂治疗时,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
∙A.1~3月
∙B.4~6月
∙C.6~9月
∙D.9~12月
∙E.一年以上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脾切除对以下哪种溶血性贫血疗效最好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海洋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
∙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
∙C.补足贮存铁
∙D.红细胞水平恢复正常
∙E.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恢复正常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二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五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5.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检查是
∙A.临床表现
∙B.一般实验室检查
∙C.磁共振成像(MRI)
∙D.骨髓检查和活检
∙E.放射性核素扫描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6.食物中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
∙A.胃及十二指肠
∙B.回肠及空肠
∙C.结肠及回肠
∙D.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
∙E.空肠及十二指肠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7.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部位最主要是在
∙A.肝脏
∙B.脾脏
∙C.血
∙D.骨髓
∙E.以上都不是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8.下列治疗再障的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应用环孢素
∙B.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C.应用雄激素
∙D.应用粒-单核系集落刺激因子
∙E.脾切除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9.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
∙B.尿胆原排泄增加
∙C.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D.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E.红细胞寿命缩短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10.脾切除对下列哪种贫血疗效最好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海洋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E.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1.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贫血是
∙A.巨幼细胞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慢性病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2.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
∙A.低血清铁一骨髓贮存铁减少一贫血
∙B.低血清铁-贫血一骨髓贮存铁减少
∙C.骨髓贮存铁减少一贫血-低血清铁
∙D.贫血一骨髓贮存铁减少一低血清铁
∙E.骨髓贮存铁减少一低血清铁一贫血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题思路] 人体内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铁缺乏时,首先动用贮存铁用于血红蛋白形成,贮存铁耗尽后进一步引起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如缺铁不能纠正,则导致红细胞内缺铁,出现贫血和组织缺铁表现。

13.下列哪项检查结果符合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A.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B.血红蛋白不一定降低
∙C.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
∙D.骨髓有核红细胞增生减低
∙E.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题思路]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有核红细胞增生活跃,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升高可达0.05~0.20。

血管内溶血时,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14.急性溶血的早期症状是
∙A.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
∙B.血红蛋白尿
∙C.休克
∙D.昏迷
∙E.肾功能衰竭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5.根据国内标准,下列血红蛋白测定值,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成年男性低于130g/l
∙B.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妊娠期低于105g/L
∙D.哺乳期低于115g/L
∙E.初生儿至三个月低于150g/L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6.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形态学分类属于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大细胞性贫血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7.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
∙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
∙C.补足贮存铁
∙D.红细胞水平恢复正常
∙E.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恢复正常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8.慢性骨髓炎患者,红细胞为小细胞性,血清铁6.23μmoL/L,总铁结合力为42.32μmoL/L,骨髓细胞外铁(+ +),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慢性感染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题思路] 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为小细胞性。

贮存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降低;巨幼细胞贫血为大细胞性贫血,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降低,而贮存铁、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正常;缺铁性贫血则贮存铁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升高;铁粒幼细胞贫血是铁利用障碍所致,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但贮存铁增多,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19.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
∙A.转铁蛋白饱和度
∙B.未饱和铁结合力
∙C.铁蛋白
∙D.转铁蛋白
∙E.总铁结合力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0.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最具有确诊意义的试验是
∙A.热溶血试验
∙B.抗人球蛋白试验
∙C.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D.蔗糖溶血试验
∙E.菊糖溶血试验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1.贫血定义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
∙A.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B.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C.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E.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2.下列抗生素中最容易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头孢曲松(罗氏芬)
∙B.红霉素
∙C.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D.头孢他啶(复达欣)
∙E.氯霉素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3.下列哪项结果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
∙A.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
∙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C.红细胞平均直径变小
∙D.血清铁降低
∙E.骨髓象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4.慢性骨髓炎患者,发现贫血,红细胞为正常细胞型,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2000μg/L,骨髓细胞外铁(++),贫血症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5.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
∙A.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
∙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26.引起血管内溶血的疾病是
∙A.地中海贫血
∙B.脾功能亢进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异常血红蛋白病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7.下列哪种疾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题思路] 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和补体较敏感的方法,为诊断自身免疫溶性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而红细胞G-6-PD缺乏症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酸溶血试验特异性较高;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特征时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增多。

28.诊断温抗体型溶血性贫血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是
∙A.Ham试验
∙B.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C.Coombs试验
∙D.Danath-Landsteiner试验
∙E.血红蛋白电泳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9.骨髓中不出现幼红细胞的疾病
∙A.溶血性贫血
∙B.急性失血后贫血
∙C.骨髓纤维化
∙D.低增生性的白血病
∙E.再障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0.关于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哪一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红细胞破坏增加
∙C.骨髓造血功能亢进
∙D.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能代偿
∙E.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1.下列哪项不符合再障
∙A.发热,贫血,出血倾向
∙B.骨髓增生低下
∙C.红系白系血小板有二系以上减少
∙D.无淋巴结肿大
∙E.偶见局灶巨核细胞增多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2.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A.切脾术
∙B.糖皮质激素
∙C.雄激素
∙D.右旋糖酐铁注射
∙E.输血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33.下列各项中不会产生缺铁性贫血的是
∙A.胃空肠吻合
∙B.偏食
∙C.营养不良
∙D.慢性血管内溶血
∙E.回肠切除术后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4.用于胃切除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A.切脾术
∙B.糖皮质激素
∙C.雄激素
∙D.右旋糖酐铁注射
∙E.输血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5.诊断成年女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
∙A.140g/L
∙B.130g/L
∙C.120g/L
∙D.110g/L
∙E.100g/L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6.哪项不符合重型再障的表现
∙A.贫血进行性加重
∙B.出血部位广泛
∙C.网织红细胞<0.01,绝对值<15×10 9/L ∙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 9/L
∙E.血小板<20×10 9/l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7.血红素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海洋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慢性病性贫血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8.下列哪项结果不符合溶血性贫血
∙A.尿中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增多
∙B.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数明显增高
∙C.红细胞形态可正常,而寿命缩短
∙D.骨髓内幼红细胞明显减少
∙E.血中胆红素,黄疸指数增高而肝功能正常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9.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的诊断的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脾功能亢进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溶血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0.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A.肝脏
∙B.脾脏
∙C.血
∙D.骨髓
∙E.以上都不是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1.女性,29岁,贫血病史一年,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未触及,血象呈现全血细胞减少,若诊断再障,哪项意义最大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
∙C.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NAP增加
∙D.铁粒幼血细胞消失
∙E.巨核细胞增多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2.男性,28岁,头晕乏力一年半,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Hb65g/L,RBC 2×10 12/L,WBC 1.8×109/L,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80%,中性20%,骨髓增生低下,诊断
∙A.骨髓纤维化
∙B.慢性再障
∙C.急性再障
∙D.脾功能亢进
∙E.白血病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3.下述哪项表现不符合急性溶血
∙A.寒战、高热、腰痛
∙B.贫血伴黄疸
∙C.棕红色乃至酱油色尿
∙D.肾功能衰竭休克
∙E.肺水肿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44.脾切除对治疗下列何种疾病最有效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海洋性贫血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5.周围血反应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准确的指标是
∙A.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B.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C.网织红细胞绝对数
∙D.出现有核红细胞
∙E.出现染色质小体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6.再障与下列哪项难以鉴别
∙A.低增生性白血病
∙B.缺铁性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PNH不发作型
∙E.巨幼细胞贫血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7.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量较正常者减少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8.铁缺乏时,供给骨髓造血用的铁是下列哪项提供的
∙A.血红蛋白铁
∙B.肌红蛋白铁
∙C.易变池铁
∙D.贮存铁
∙E.运转中的铁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9.急性再障感染最多见于
∙A.皮肤黏膜
∙B.呼吸道
∙C.颅内
∙D.肛周感染
∙E.肠道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50.再障的病理改变哪项是正确的
∙A.全身红髓容量增多
∙B.呈离心性损害
∙C.组织切片可见造血细胞每平方毫米的数目减少∙D.全身淋巴组织轻度增生
∙E.超微结构无明显的异常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