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届高三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理综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探究浓硫酸和 SO2 性质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下列“ 现象预测” 与“ 解释或结论” 均正确的是
10 . 科 学 家 发 现 了 在 细 胞 层 面 上 对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2019-nCOV)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物:雷米迪维或伦地西 韦(RemdeSivir,GS-5734)、氯喹 (ChloroqquinE,Sigma -C6628)、利托那韦 (Ritonavir)。其中利托那韦(Ritonavir) 的结构如下图,关于利托那韦说法正确的是
体上,多只圆翅雌果蝇和多只椭圆翅雄果蝇进行了随机交配,F1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翅雌
果蝇∶椭圆翅雌果蝇∶圆翅雄果蝇∶椭圆翅雄果蝇∶镰刀翅雄果蝇 =2∶2∶2∶1∶1。下列
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果蝇翅形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B.雌、雄果蝇翅形基因型各有 6 种
C.R 对 T 为显性,T 对 S 为显性 D.F1 椭圆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2 种
A.当 θ =30°时,粒子打中挡板的长度为
3
l
2
B.当 θ =45°时,粒子打中挡板的长度为 1 l 2
C.当 θ =60°时,粒子=90°时,粒子打中挡板的长度为 l
2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 ~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4.植物具有“ 周期共鸣” 的特点,即植物内在的生物节律与外界昼
夜的时间变化(正常昼夜周期为 24h)相互匹配。科研人员检测了
某野生型植物在 T20(光照和黑暗各 10h)、T24(光照和黑暗各 12h)
和 T28(光照和黑暗各 14h)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右
图所示。科研人员又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该种野生型植物,诱导其
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 ~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
22.(5 分)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Ep
1 kx2 (其中 2
k 是弹簧的劲
度系数,x 是形变量),他想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以验证。有一轻质弹簧水平放置在
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在 O 点处,右端紧靠滑块,但不连接。
A.能与盐酸或 NaOH 溶液反应 B.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 3 种
C.结构中含有 4 个甲基 D.1mol 该结构可以与 13molH2 加成 11.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大规模储能二次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这种电池 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水溶液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B.充电时,电极 B 接正极 C.D 膜是质子交换膜
6.某种大型肉食动物迁入一新的生态系统后,大型肉食动物对当地的小型肉食动物和某些
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一段时间内,下列情况不会发生的是
A.增加物种丰富度导致营养结构更加复杂 B.某些生产者的个体数量增加后保持稳定 C.使植食性动物之间的竞争优势发生改变 D.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均减少 7.“ 17 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为明代宋应星所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 中的“ 炒” 为氧化除碳过程 B.“ 凡铜出炉只有赤铜,以倭铅(锌的古称)参和,转色为黄铜” 中的“ 黄铜” 为锌铜金 C.“ 凡石灰经火焚,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 中的“ 粉” 为 CaO D.“ 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 ,是指炭因颗粒大小及表面积的不同而浮沉 8.已知 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其探究步骤如下: ①按图 1 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宽度 d,其示数如图 2 所示,则 d=____mm; ③打开气源,将滑块放在导轨上,调节气垫导轨使之水平;
④滑块压缩弹簧至位置 A(记下此时弹簧的压缩量 x1)后由静止释放,记下遮光条通过 光电门的时间 t1=8×10-3s,则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v1=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A.从上往下看,图甲中带电小球一定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B.从上往下看,图甲中带电小球一定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C.从上往下看,图乙中带电小球一定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D.从上往下看,图乙中带电小球一定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16.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将锌板与铜网靠近并平行放置,其余部分用导线连
接。电流计和静电计按图示连接。合上开关,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电流
在倾角为 θ =30°的光滑斜面上,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现有一平行于斜面向下
的力 F 作用在物体 B 上,物体 A、B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g=
10m/m2)。则拉力 F 的值可能为
A.10N
B.20N
C.30N
D.40N
21.如图所示,在水平边界 OP 上方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 场,OP 距离为 l,PQ 是一足够长的挡板,OP 延长线与 PQ 的夹角为 θ,粒子打在挡板上 均被吸收。在 O、P 之间有大量质量、电荷量和速度都相同的粒子,速度方向均垂直于边界 OP,且在纸面内。其中从 OP 中点射入的粒子恰能垂直打在挡板上(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 互作 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菊花的重瓣是一种突变性状,研究表明有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重瓣性状有关。相对于野
生基因:突变基因 I 增添了 1 个碱基对,突变基因 II 替换了 1 个碱基对,突变基因Ⅲ缺失
了 1 个碱基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野生基因与突变基因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
B.野生基因与突变基因可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体靠在墙壁上。现用力推动物体 A 压缩弹簧至 P 点后再释放物体 A,当弹簧的长度最大时,
弹性势 能为 E1。现将物体 A 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3 倍,仍使物体 A 压缩弹簧至 P 点后
释放,当弹簧的长度最大时,弹性势能为 E2。则 E1∶ E2 等于
A.1
B.2
C.3
D.4
18.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负载供电,当负载电
发生基因突变,筛选得到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 Z(周期节律
比野生型短)和 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为了探究植物生物钟周
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来影响光
合作用,应设置的实验组数是
A.3
B.4
C.5
D.6
5.果蝇的翅形圆形、镰刀形和椭圆形分别由复等位基因 R、S 和 T 控制,基因不位于染色
阻 R1=4Ω 时,变压器输入功率是 P1=25W,当负载电阻 R2=16Ω 时,变压器输入电流 I2=0.25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载 R1 与 R2 上的电压之比为 1∶4
B.负载 R1 与 R2 上的电流之比为 4∶1
C.负载 R1 与 R2 上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1∶1
D.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5∶2
计有电流通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换用白炽灯照射锌板,电流计仍有电流通过
B.合上开关,仍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带正电
C.断开开关,仍用紫外线照射锌板,并将铜网移近锌板,静电计指针夹角
增大
D.断开开关,换用 X 射线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夹角增大
1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 A、B 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 B 物
⑤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求得物体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v1 取平均值;
⑥改变 A 点的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分别得到多组 x、v 的值。
(2)如果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Ep
1 kx2 ,摩擦阻力不计,则物体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2
v随
弹簧压缩量 x 的变化图线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3.(10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约为 1.5V,内阻约为
江西省 2020 届高三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
说明:1.全卷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P-31 S-32 Cl-35.5 Ag-108
C.野生基因突变形成三个突变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D.突变基因 II 控制合成相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可能改变多个
3.下列关于小肠黏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经小肠黏膜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小肠黏膜细胞产生的促胰液素可直接进入小肠中
C.葡萄糖进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D.小肠黏膜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中含少量的蛋白质
10Ω),身边没有电流表,仅有电压表、定值电阻 R0=150Ω、电阻箱 R(0~999.9Ω)、开
关及导线。
(1)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小王设 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通过分析可判断出 ________同学设计的电路图不合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物体从倾角为 θ的斜坡底端向上滑,初动能为 E0。当物体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其
动能减少了 E1,机械能减少了 E2,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则可以求出
A.物体的质量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 D.物体重新滑到斜面底端的动能
20.如右图所示,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4kg 和 1kg,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叠放
(2)小张同学通过实验数据描出 1 R 图象的一些点如图丁所 U
D.充放电时,A 极有 12.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镧系金属的化合物 A(如下图所示),短周期元素 X、Y、 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中 Z 位于第三周期。Z 与 Y2 可以形成分子 ZY6,该分子常用作 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下列关于 X、Y、Z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Y >Z B.氢化物的稳定性:X >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Z D.化合物 A 中,X、Y、Z 最外层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13.常温下,向 20mL0.1mol• L-1HB 溶液中逐滴滴入 0.1mol• L-1 NaOH 溶液,所得 PH 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A 各点溶液均存在:c(B-) >c(Na+) B.C 至 D 各点溶液导电能力依次增强 C.点 O 时,PH>1 D.点 C 时,X 约为 10.4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第 14~17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太阳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它的质量逐渐减少。若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地球绕太阳 运动的 A.速率不断增大 B.周期不断增大 C.半径保持不变 D.加速度不断增大 15.科学家预言,自然界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磁单极 N 的磁场分布如图甲所示, 它与如图乙所示正点电荷 Q 的电场分布相似。假设磁单极子 N 和正点电荷 Q 均固定,有 相同的带电小球分别在 N 和 Q 附近 (图示位置)沿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32gS8 与 S6(
)的混合物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 NA
B.1L0.1mol• L-1H2C2O4 溶液中含 C2O42- 离子数为 0.1NA
C.2MOlNO 与 2MOlO2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8NA
D.标准状况下 22.4L 氯气与甲烷的混合气体,光照时充分反应生成 HCl 分子数为 NA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物质或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丙酮酸能为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
B.一定量的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C.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是运输各种植物激素的通道
D.高尔基体通过“ 出芽” 形成的囊泡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