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价指标。

本标准适⽤于城市整体或区域道路⽹交通拥堵状况的评价。

2 规范性引⽤⽂件
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所注⽇期的版本适⽤于本⽂件。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J 124-88 道路⼯程术语标准
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

3.1 交通拥堵 traffic congestion
由于交通供需⽭盾,或受天⽓、施⼯、交通事件、交通管制等因素影响,造成路⽹中机动车⾏程延误增加、⾏程时间延长的道路交通现象。

3.2 车公⾥数(VKT) vehicle kilometers of travel
路⽹统计范围内,所有车辆的⾏驶⾥程累积值。

3.3 ⾼峰时段 peak hours
由于通勤交通造成的道路交通早晚⾼峰,早⾼峰时段通常为7:00-9:00,晚⾼峰时段通常为17:00-19:00。

3.4 路段 road section
⼏何条件保持⼀致的道路区段,由两个端点界定。

4 路段平均⾏程速度和车公⾥数(VKT)
4.1 分快速路、主⼲路、次⼲路和⽀路,将路段的平均⾏程速度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4),1级表⽰运⾏最畅通,5级表⽰运⾏最拥堵。

表1 路段平均⾏程速度等级划分(单位:km/h)
4.2 分⾼峰时段和全⽇平均,给出北京市五环内道路⽹各等级道路的车公⾥数(VKT)⽐例推荐值,如表2和表3所⽰。

表2 车公⾥数(VKT)⽐例推荐值(⼯作⽇)
表3 车公⾥数(VKT)⽐例推荐值(周末)
5 评价指标
5.1 ⽇交通拥堵指数
5.1.1 指标定义:在⼀⽇统计间隔内,城市整体或区域道路⽹总体拥堵程度的相对数,分⼯作⽇和节假⽇,单位:⽆。

5.1.2 ⽇交通拥堵指数从宏观⾓度反映道路⽹交通拥堵⽔平。

5.1.3 计算⽅法
1)以15分钟为统计间隔,得到道路⽹中各路段的平均⾏程速度;
2)根据路段平均⾏程速度等级划分(见表1),判断各路段所处
运⾏等级;
3)统计各等级道路中处于第5级运⾏⽔平的路段⾥程⽐例;
4)利⽤车公⾥数(VKT)加权,计算区域(总体)路⽹拥堵⾥程
⽐例;
5)基于15分钟交通拥堵指数与拥堵⾥程⽐例的线性转换关系,
得到15分钟交通拥堵指数;
6)将早晚⾼峰时段内15分钟交通拥堵指数取算数平均值,得到
⼯作⽇交通拥堵指数,将6:00am-22:00pm时段内15分钟交通拥
堵指数取算数平均值,得到节假⽇交通拥堵指数。

5.1.4 ⽇交通拥堵指数分为5级,取值区间为[0,10],对应不同的道路⽹交通拥堵等级(见表4),1级表⽰运⾏最畅通,5级表⽰运⾏最拥堵。

表4 ⽇交通拥堵指数分级
5.2 拥堵⾥程⽐例
5.2.1 指标定义:在⼀定时间统计间隔内,道路⽹处于不同拥堵⽔平的路段⾥程⽐例,单位:%。

5.2.2 拥堵⾥程⽐例从空间的⾓度反映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范围。

5.2.3 计算⽅法
参见5.1.3。

5.3 交通拥堵持续时间
5.3.1 指标定义:在⼀⽇统计间隔内,路⽹处于严重拥堵等级的持续时间,单位:⼩时。

5.3.2 交通拥堵持续时间从时间的⾓度反映道路⽹拥堵等级、持续时间和变化趋势。

5.3.3 计算⽅法
参见5.1.3。

5.4 常发拥堵路段数
5.4.1 指标定义:道路⽹中周期性发⽣严重拥堵的路段的数量,单位:条。

分为⽇拥堵路段、周常发拥堵路段、⽉常发拥堵路段和年常发拥堵路段。

⽇拥堵路段指⾼峰时段内,1⼩时(含)以上处于第5级平均区间速度的路段,按早⾼峰时段和晚⾼峰时段分别进⾏统计。

周常发拥堵路段指⼀周5个⼯作⽇内,⾄少4天为⽇拥堵路段,按早⾼峰时段和晚⾼峰时段分别进⾏统计。

⽉常发拥堵路段指⼀⽉4个周内,⾄少3周为周常发拥堵路段,按早⾼峰时段和晚⾼峰时段分别进⾏统计。

年常发拥堵路段指⼀年12个⽉内,⾄少6个⽉为⽉常发拥堵路段,按早⾼峰时段和晚⾼峰时段分别进⾏统计。

5.4.2 常发拥堵路段数反映道路⽹交通运⾏的薄弱环节。

5.4.3 计算⽅法
参见5.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