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教学内容 4.6神奇的眼睛
物理年级八年级班级课时 1 执教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3.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4.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2. 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使学生具有眼保健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大小的调节。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探索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
引入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为什么有的
同学得了近视眼,而人老了会得老花眼?他们是
怎样矫正的?1、复习厚凸
透镜焦距
小,偏折能
力强。
2、提出疑
问:为什
么?
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
的兴趣。
一、眼睛视物原理先讲解眼睛
新课教学1、眼球的结构
结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
网膜相当于光屏。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3、眼睛成像的调节
自我调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
变薄,焦距变长,像成在视网膜上。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焦距
变短,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像成在视网膜上。
二、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长,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前。
3.矫正方法: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延
迟会聚),戴凹透镜矫正。
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
向上太短,因此使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
聚在视网膜后。
4.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
点(提前会聚),戴凸透镜矫正。
(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3)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
A.近视眼;b.远视眼.
2、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
体
2.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近,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后。
看物体的原
理
晶状体加角
膜相当于凸
透镜
眼睛是能变
焦距的凸透
镜,但像距
保持不变
为什么正常
人眼能看清
远近不同的
物体
明视距离不
良习惯
脑神经调节
的倒正
使学生
形成从
概念
学生可
能不能
独立总
结3.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学生练习
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AC描述了正常
眼的成像情况;D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B描
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A B
CD
需要引
导才能
总结出
规律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
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与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能
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调节:远离物体像变大。
4.实像和虚像
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说明。
5.反馈练习:
(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
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2)通过装有酒的白酒瓶看商标纸反面打印的日期
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
用放大镜或
显微镜。
放大正立虚
象成像原理
解释
学生熟
悉可以
理解
2.照相机
(1)观察照相机模型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成倒立缩小的像。
(2)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
光线经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暴光后
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
显影、定影后得到底片,在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
相片。
(3)调节:利用课件展示: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
远像变大。
先让学生作
图得出物体
在二倍焦距
以外时成像
特点,再看
书结合书上
的图具体讲
照相机的原
理
镜头相当凸
透镜,胶片
相当光屏。
倒立缩小实
象。
掌握应用,
怎样调节像
学生应
该很感
兴趣
距。
3.投影仪和幻灯机
(1)原理:投影仪的镜头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
演示:将反光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
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幻灯片倒插可看到正立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2)调节:利用课件演示,得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向下移,投影仪远离屏幕同理得出幻
灯机放大镜
的原理及使
用方法
倒立放大实
象
多媒体
学生看
见很多
了,可
以理解
透镜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例子都是单透镜应用,如果我们把透镜组合起来又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呢?
4、显微镜
(1)、作用:观察动植物细胞等微小看不清的物体(2)、结构及作用:
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焦距长的凸透镜):使物镜成的像再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反光镜(凹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载物片上的物体。
(3)、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5、望远镜
(1)、作用:观察远处看不清的物体
(2)、结构及作用:
物镜(焦距长的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目镜(焦距短的凸透镜):使物镜成的像再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3)、原理: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有目镜和物
镜
简单了解成
像特点和成
像原理
望远镜
简单了解
兴趣应
该很浓
思考:为什么物镜成缩小像,却让我们感觉物体放大?通过拉近像到眼睛的距离来增大了视角
课堂小结1.眼睛视物原理
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3.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
立缩小的像。
4.投影仪成像时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像离镜头较远,成的
是倒立放大的像。
在老师的引
导下,自行
总结本堂课
所学的知识
5.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像,并且物
体离放大镜要在一定范围内。
6.视角和什么有关,如何增大?
7.显微镜与望远镜原理对比
及时复
习巩
固,让
知识系
统化
课
堂
练
习
1.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
学原理就像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
上一样. 树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
的晶状体就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就
相当于光屏.
2、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
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
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
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乙中的那一副.
3.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镜,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________在胶卷
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像。
4.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__透镜的镜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__________透镜,形成
一个__________像。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
概括实验结
论。
学生练
习完成
完成本《学练优》相关习题。
板 4.6 神奇的眼睛
书设计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1、眼睛的结构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
相当于光屏
2、眼睛成像的调节
通过晶状体凸度调节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前,远视眼
将像成在视网膜后。
二、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远视眼应配
戴凸透镜。
2、眼镜的度数
3、用眼卫生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照相机: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和幻灯片:f<u<2f,倒立、放大
的实像
4、显微镜和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