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四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案_1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教学内容 4.6神奇的眼睛
物理年级八年级班级课时 1 执教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3.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4.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2. 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使学生具有眼保健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大小的调节。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探索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
引入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为什么有的
同学得了近视眼,而人老了会得老花眼?他们是
怎样矫正的?1、复习厚凸
透镜焦距
小,偏折能
力强。

2、提出疑
问:为什
么?
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
的兴趣。

一、眼睛视物原理先讲解眼睛
新课教学1、眼球的结构
结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
网膜相当于光屏。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3、眼睛成像的调节
自我调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
变薄,焦距变长,像成在视网膜上。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焦距
变短,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像成在视网膜上。

二、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长,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前。

3.矫正方法: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延
迟会聚),戴凹透镜矫正。

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
向上太短,因此使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
聚在视网膜后。

4.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
点(提前会聚),戴凸透镜矫正。

(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3)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
A.近视眼;b.远视眼.
2、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

2.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近,因此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后。

看物体的原

晶状体加角
膜相当于凸
透镜
眼睛是能变
焦距的凸透
镜,但像距
保持不变
为什么正常
人眼能看清
远近不同的
物体
明视距离不
良习惯
脑神经调节
的倒正
使学生
形成从
概念
学生可
能不能
独立总
结3.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学生练习
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AC描述了正常
眼的成像情况;D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B描
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A B
CD
需要引
导才能
总结出
规律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
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与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能
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调节:远离物体像变大。

4.实像和虚像
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说明。

5.反馈练习:
(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
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2)通过装有酒的白酒瓶看商标纸反面打印的日期
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
用放大镜或
显微镜。

放大正立虚
象成像原理
解释
学生熟
悉可以
理解
2.照相机
(1)观察照相机模型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成倒立缩小的像。

(2)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
光线经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暴光后
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
显影、定影后得到底片,在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
相片。

(3)调节:利用课件展示: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
远像变大。

先让学生作
图得出物体
在二倍焦距
以外时成像
特点,再看
书结合书上
的图具体讲
照相机的原

镜头相当凸
透镜,胶片
相当光屏。

倒立缩小实
象。

掌握应用,
怎样调节像
学生应
该很感
兴趣
距。

3.投影仪和幻灯机
(1)原理:投影仪的镜头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

演示:将反光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
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幻灯片倒插可看到正立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2)调节:利用课件演示,得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向下移,投影仪远离屏幕同理得出幻
灯机放大镜
的原理及使
用方法
倒立放大实

多媒体
学生看
见很多
了,可
以理解
透镜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例子都是单透镜应用,如果我们把透镜组合起来又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呢?
4、显微镜
(1)、作用:观察动植物细胞等微小看不清的物体(2)、结构及作用:
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焦距长的凸透镜):使物镜成的像再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反光镜(凹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载物片上的物体。

(3)、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5、望远镜
(1)、作用:观察远处看不清的物体
(2)、结构及作用:
物镜(焦距长的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目镜(焦距短的凸透镜):使物镜成的像再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3)、原理: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有目镜和物

简单了解成
像特点和成
像原理
望远镜
简单了解
兴趣应
该很浓
思考:为什么物镜成缩小像,却让我们感觉物体放大?通过拉近像到眼睛的距离来增大了视角
课堂小结1.眼睛视物原理
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3.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
立缩小的像。

4.投影仪成像时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像离镜头较远,成的
是倒立放大的像。

在老师的引
导下,自行
总结本堂课
所学的知识
5.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像,并且物
体离放大镜要在一定范围内。

6.视角和什么有关,如何增大?
7.显微镜与望远镜原理对比
及时复
习巩
固,让
知识系
统化




1.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
学原理就像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
上一样. 树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
的晶状体就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就
相当于光屏.
2、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
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
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
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乙中的那一副.
3.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镜,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________在胶卷
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像。

4.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__透镜的镜头,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__________透镜,形成
一个__________像。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
概括实验结
论。

学生练
习完成
完成本《学练优》相关习题。

板 4.6 神奇的眼睛
书设计一、眼睛的视物原理
1、眼睛的结构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
相当于光屏
2、眼睛成像的调节
通过晶状体凸度调节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前,远视眼
将像成在视网膜后。

二、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远视眼应配
戴凸透镜。

2、眼镜的度数
3、用眼卫生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照相机: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和幻灯片:f<u<2f,倒立、放大
的实像
4、显微镜和望远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