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的原则是首先不要犯错误,要简明扼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翻译的原则是首先不要犯错误,
要简明扼要
翻译有些时候需要逐字逐句,有些时候则应该重新组织句型;英翻汉时注意将长句子切割为断句,而汉翻英时可将断句合为长句。
口语翻译中如不小
心漏掉什么东西,可以想办法在下段里适当增补上;有时突然说错主语或宾语时,不要改口,可以将就翻译成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
如遇听不大明白时,可
先不翻或中性一点,再听一下下一段话,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一般情况下,英-汉翻译较为容易,汉-英翻译难度却大得多,所以汉-英翻译最好请高水平的翻
译进行。
但到了北,却还是英译汉难。
所以我认为现在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价格差距太大,不太合理,高难度的英译汉应该贵过汉译英。
汉译英是理解原文容易,表达难。
汉-英翻译的原则是首先不要犯错误,要简明扼要,要让老外读的懂,不要产生歧义;其次,要选用最合适的英文表达方式,用英文习惯表达法,使自己的英文表述更正宗、更地道。
英译汉的难点主要在于理解习惯用法,特
别是书本上查不到的东西,另外一个难点就是长段中的插入语,很多翻译一遇
到长段落就傻眼了,所以说开卷考试更难。
其实只要找出插入语、修饰词句、
弄清楚结构就可将其化解,有些东西在忠实原文的情况下可意译,一定要读透、吃透、译透,用内功将其化解。
有些翻译人员翻译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
法取得整体翻译效果。
弄懂意思翻译起来就好办多了,因为我们英译汉是将外
语译成母语,表达起来很容易。
实在有问题时,可以采用模糊法,即尽量朝中
性意思翻译,总比犯错好。
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一般来说应该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尽量意译,当然对有些中国或外国特色的东西只有直译,读者读不懂
的直译有时不光是语言问题,还有背景问题。
我曾经试着让外国专家修改汉译
英的英文稿件,经改正后英文看来是漂亮多了,但完全不能真实表达原文的意思,特别是中国特色的一些东西。
我告诉他中文的意思对西方人来说就是有些
别扭,这就是背景问题,所以汉译英文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脱离“外国味道”。
我认为内功深厚的翻译凭借丰富的积累更多的是进行意译,因为他更容
易准确找到对应的表达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查字典。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一个
怀孕的妇女说孩子会在今年7月出生,把这句话翻译成英语肯定会五花八门,
而对应的说法是,Her baby is due in this July。
请注意Due的用法。
还有
说生意不赚不亏持平就是break even。
还有排名不分先后这句话的英文应该是The order of appearance is of no significance。
还有一个词就是discipline,这个词应该是工程项目中的“专业”的意思,如电气、化工、机械等的分工。
那么 due diligence 译成汉语是什么呢?翻译查字典仅仅是一个辅助,决不能完全依靠字典,查字典也要讲究方法,一个词儿必须反复查阅得到
验证后才能使用,更要注意有许多技术术语都是组合词儿。
还有在学习英文的
过程中,要特别用心学习缩略语的用法。
一个是要记,另外要学会缩略语的规律,其实英国人倒不喜欢用缩略语,主要是为了避免给别人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我不主张滥用缩略语,但我们必须掌握缩略语,这里面也有些要领,主要是首
字母的使用、辅音字母的使用、部分字母或者复合性字母的使用。
一句话,我
认为最好的翻译应该是钟道隆和李阳的结合。
提出翻译时还要注意提高速度,其实翻的越好的速度也越快,而水平低的翻译是又差又慢。
如果你一会儿查字典,一会儿看资料,一会儿又思考,那么你一天翻译的收入可能还没有擦皮鞋
的高。
一般熟练翻译应该每小时翻译500字以上,熟练翻译无需查阅资料,无
需字字查字典,就像是在做口译,但和口译一样,笔译工作也不能持续过长,否则效率下降,2个半天的工作就比一个整天的工作效率要高的多。
一个例子是一家跨国公司老板在谈判中被我方抓住漏洞后咬住不放,说了
一大堆后悔、知错、怨恨、祈求、无赖的话,被我归纳翻译成"不要将我的军,得饶人处且饶人。
"应该说这句成语表达了当事人当时的复杂心情。
还有老外求人的时候经常重复说“Please”这个词,就可以翻译成“行行好”,翻译需要
机智、灵活和快速翻译。
便说一句,讲话人的质量影响翻译的质量,有些人讲
话缺乏逻辑、层次不分明、语句含糊、翻译起来就很麻烦,所以对外讲话和对
内讲话要有分别,特别是中方的一些领导和主谈人要注意这一点。
当然翻译中(包括笔译和口译)100%不犯错误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在大型现场翻译中,
翻译高度集中精力,又要听,又要记,又要讲,同时要处理几个程序,有时可
能出现点口误,或者下面的人都懂了,翻译可能还没反应过来,这也是正常的,就象笔译中审稿的人很容易挑错一样,这并不代表你的水平比我高。
这时翻译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要自信,因为下面懂外语的人光听,很轻松,没有压力,如果他上来犯的错会更多,十多年前一个外交部的老前辈就说过外交部冰
岛语翻译最没有压力。
我见过不少自认为可以胜任的翻译上台后几句话就尴尬
的下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个人体会是,同声翻译还容易一些,因为同声
翻译要相对隐蔽一些,但同声翻译所具备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善变是一般人
不容易达到的。
提醒广大翻译工作者应该保持进步,注意学习新东西,使自己不断更新。
和汉语一样,英语中有些技术新词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被广泛应用,如象征工业革命的汽轮机turbine这个词,英美人的读音和我们字典商标注的
音都不一样,而起演变而来的turbo前缀被用于各种场合,如用在计算机、游
戏机、武器上表示超强、超快,如能正确理解,对翻译非常有帮助,倘若美国
电影"圣诞老豆"中的玩具turbo-man如果译作超能战士而不是涡轮战士,我们
的孩子们就更能理解。
本文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