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定向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定向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为了解某市20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其中10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C.为了了解全市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
D.为检验一批电话手表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0枚,则样本容量是200
2、下列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B.企业招聘,对应试人员进行面试
C.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D.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3、下列调查中,不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B.对进入地铁站的旅客携带物品的安检
C.鞋厂检查生产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
D.调查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的入学数学成绩
4、为了记录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调查中适合普查的是()
A.为保证某种新研发的战斗机试飞成功,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B.调查一批英雄牌钢笔的使用寿命
C.研究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量与孩子的性格之间是否有联系
D.要考察人们对保护海洋的意识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嫦娥五号着陆器发射前,对其零件的检测采用抽样调查
B.本学期共进行了8次数学测试,小明想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成绩的走势,最好把8次成绩绘制成扇形统计图
C.为了调查宣城市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小刚对收集来的本校七年级同学体重数据进行了从大到小的排序,把排名前50的同学体重作为一个样本
D.绘制扇形统计图时,要检查各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是否等于360度
7、紧跟2006年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步伐,师大学生也举行了足球比赛,下表是师范大学四个系举行足球单循环赛的成绩:
表中成绩栏中的比为行中所有球队比赛的进球之比.如①表示中文系与数学系的比赛中,中文系以1:0获胜;②表示与①同一场比赛,数学系输给了中文系.按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按得分由多到少排名次,则此次比赛的冠军队是().
A.数学系B.中文系C.教育系D.化学系
8、小明3分钟共投篮80次,进了50个球,则小明进球的频率是()
A.80 B.50 C.1.6 D.0.625
9、某公司的生产量在1﹣7月份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月份生产量最大
B.这七个月中,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
C.1﹣6月生产量逐月减少
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增加有减少
10、为了了解2017年我县九年级6023名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7年我县九年级学生是总体B.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C.2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200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_______.
2、养鱼专业户张老汉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第一次从池塘中捕捞上150条鱼,称重196千克,全部标上记号后放回鱼塘中,经过一段时间,待它们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后,第二次再捕捞上200条鱼,称重244千克,其中12条是带有标记的,请你估计张老汉的池塘中大约有_____条鱼.池塘中鱼的总重大约有_____千克.(结果保留整数)
3、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8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__.
4、一个样本有20个数据:35 31 33 35 37 39 35 38 40 39 36 34 35 37 36 32 34 35 36 34.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________组,36在第________组中.
5、某校图书管理员清理课外书籍时,将其中甲、乙、丙三类书籍的有关数据制成如图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已知乙类书有90本,则丙类书的本数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
(1)了解班级同学中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
(2)了解一批冷饮的质量是否合格;
(3)了解京剧在全校同学中的受欢迎程度;
(4)了解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
2、一个面粉批发商统计了前48个星期的销售量(单位:t):
请将数据适当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并分析这个面粉批发商每星期进面粉多少吨比较合适.
3、A,B,C三名学生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他们的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单位:分)分别用了两种方式进行了统计,如表一和图1:
表一:
(1)请将表一和图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2)扇形统计图中B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度.
(3)竞选的最后一个程序是由本学校的300名学生进行投票,三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如图2(没有弃权票,每名学生只能推荐一个),请计算每人的得票数.
4、某学校计划在八年级开设“折扇”“刺绣”“剪纸”“陶艺”四门校本课程,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门课程,为了解学生对这四门课程的选择情况,学校从八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名,补全条形统计图(画图并标注相应数据);
(2)“陶艺”课程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
(3)若该校八年级一共有1000名学生,试估计选择“刺绣”课程的学生有多少名?
5、每天早晨你是如何醒来的?下面是一所学校400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用各种方式起床的学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分析】
根据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样本和样本容量判断即可.
【详解】
A、∵为了安全,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必须逐个检查
.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不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故A 错误;
B、根据样本的定义可知:为了解某市20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其中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故B错误;
C、∵全市中学生人数太多
,为了了解全市中学生的睡眠情况,不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应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C错误;
D、根据样本容量的定义可知:“为检验一批电话手表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0枚,则样本容量是200”是正确的,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和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以上逐项分析可知.
【详解】
解:A.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B. 企业招聘,对应试人员进行面试,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C.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人员不多,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D. 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调查具有破坏性,不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以上逐项分析可知.
【详解】
A.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普查,不符合题意;
B. 对进入地铁站的旅客携带物品的安检,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普查,不符合题意;
C. 鞋厂检查生产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符合题意;
D. 调查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的入学数学成绩,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普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中的“变化情况”直接选择折线统计图.
【详解】
为了记录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
应选择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频数直方图的概念,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根据题意中的“变化情况”选择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5、A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
近似判断即可.
【详解】
A.为保证某种新研发的战斗机试飞成功,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非常重要,宜采用普查,故符合题意;
B.调查一批英雄牌钢笔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C.研究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量与孩子的性格之间是否有联系的工作量非常大,宜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D.要考察人们对保护海洋的意识的工作量非常大,宜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定义,为了特定的目的对全部考查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从全部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个体,通过对这一部分个体的调查估计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6、D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概念、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代表性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在嫦娥五号着陆器发射前,对其零件的检测采用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B.本学期共进行了8次数学测试,小明想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成绩的走势,最好把8次成绩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故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C.为了调查宣城市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小刚对收集来的本校七年级同学体重数据进行了从大到小的排序,把排名前50的同学体重作为一个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故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绘制扇形统计图时,要检查各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是否等于360度,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特点,统计图的特点,抽样调查样本的选择等情况,熟知相关知识并根据题意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
7、B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中文系,数学系,化学系,教育系的得分,就可以解决.
【详解】
解:∵一共有四只球队参加比赛
∴每支球队只参加3场比赛
分别求出4支队伍的得分:中文:3+1+3=7,数学:0+3+1=4,教育:0+1+3=4,化学:1+0+0=1,
∴中文是冠军,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表格获取正确的信息,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题目比较新颖.
8、D
【解析】
【分析】
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数据总和,即可求解.
【详解】
∵小明共投篮80次,进了50个球,
∴小明进球的频率=50÷80=0.6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和频率,掌握“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数据总和”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
【分析】
根据折线图的特点判断即可.
【详解】
解:观察折线图可知,这七个月中,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故B正确,C,D错误;
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故7月份的生产量最大,A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增长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0、D
【解析】
【分析】
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做出判断.
【详解】
解: 2017年我县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A不符合题意;
每一名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故B不符合题意;
200名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不符合题意;
样本容量是200,故D符合题意;
【点睛】
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二、填空题
1、全面调查
【解析】

2、2500,3143
【解析】
【分析】
用带有标记的条数除以带有标记的鱼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池塘的总数,再用总数乘以鱼的平均重量即可.
【详解】
解:张老汉的池塘的鱼的总数是:
12
1502500
200
÷=(条),
池塘中鱼的总重大约有196244
25003143
150200
+
⨯≈
+
(千克),
故答案为:2500,314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3、500
【解析】
【分析】
根据样本容量的定义可得答案,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
【详解】
解: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8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500.
故答案为:50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样本容量,关键是注意样本容量只是个数字,没有单位.
4、 5 3
【解析】
【分析】
确定组数时依据公式:组数=极差÷组距,计算时应该注意,组数应为正整数,若计算得到的组数为小数,则应将小数部分进位;再确定36所在的组数即可.
【详解】
解:极差为:40319
-=
÷=,所以应分成5组,
92 4.5
第一组为[31,32],第二组为[33,34],第三组为[35,36]
所以36在第3组中,
故答案为5,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组数=极差÷组距”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135
【解析】
【分析】
根据乙类书籍有90本,占总数的30%即可求得总书籍数,丙类所占的比例是1-25%-30%,所占的比例乘以总数即可求得丙类书的本数.
【详解】
解:总数是:90÷30%=300(本),
丙类书的本数是:300×(1-25%-30%)=300×45%=135(本),
故答案为:1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求得书籍总数是关键.
三、解答题
1、(1)普查;(2)抽样调查;(3)普查或抽样调查都可以;(4)抽样调查
【解析】
【分析】
对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全面调查,也叫普查;只对一部分个体进行的调查叫抽样调查,根据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解:(1)了解班级同学中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应是普查;
(2)了解一批冷饮的质量是否合格应是抽样调查;
(3)了解京剧在全校同学中的受欢迎程度应是普查或抽样调查都可以;
(4)了解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应是抽样调查.
【点睛】
此题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正确理解概念并应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先算出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取组距进行分组即可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详解】
解: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数据的最小值是18.5t,最大值是24.4t,24.418.5 5.9
-=(t),
决定组距与组数:
取组距为1t,则分成6组,
设每星期销售面粉x t,则可分为:
≤≤,20.521.5
x
≤≤,
x
≤≤,19.520.5
18.519.5
x
≤≤,23.524.5
≤≤
x
x
≤≤,22.523.5
21.522.5
x
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在21.522.5
x
≤≤,
∴这批面粉批发商每星期进22吨面粉比较合适.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是将熟练掌握绘制频数分布表的方法.3、(1)见解析;(2)144°;(3)A的得票数为105,B的得票数为120,C的得票数为75 【解析】
【分析】
(1)根据条形统计图得:A的口试成绩为90,根据统计表得:C的笔试成绩为90,即可求解;(2)用360°乘以B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3)用300分别乘以三位候选人的得票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解:(1)根据条形统计图得:A的口试成绩为90,
根据统计表得:C的笔试成绩为90,
补全图形,如下图所示:
(2)扇形统计图中B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40%144
︒=︒;

(3)A的得票数为30035%105
⨯=,
B的得票数为30040%120
⨯=,
C的得票数为30025%75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能从统计图获取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4、(1)50;见解析;(2)36°;(3)200名
【解析】
(1)根据折扇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它课程的人数,求出剪纸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
(2)用选择“陶艺”课程的学生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以360°即可得出答案;
(3)用八年级的总人数乘以选择“刺绣”课程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530%50
÷=(名),
剪纸的人数有:501510520
---=(名),
补全统计图如下:
故答案为:50;
(2)“陶艺”课程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5
36036
50
⨯︒=︒.
(3)根据题意得:
10
1000200
50
⨯=(名),
答:估计选择“刺绣”课程的学生有200名.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5、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分别算出各种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画出扇形统计图即可.
【详解】
解:在400名学生中,别人叫醒的学生占比=172
10043 400
⨯=
%%,
闹钟叫醒的学生占比=88
10022 400
⨯=
%%,
自己醒来的学生占比=64
10016 400
⨯=
%%,
其他的学生占比=76
10019 400
⨯=
%%,
统计图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掌握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