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进项税额转出是一个常见但又较为复杂的业务。
理解并正确处理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对于准确核算企业的税费、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说一说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到底应该怎么做。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进项税额转出。
简单来说,进项税额转出就是原本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不能再抵扣了,就得从进项税额中转出来,计入相关的成本或者费用。
那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呢?常见的情况有:购进的货物或者劳务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等等。
咱们先来说说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情况。
假设企业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为 1000 元,价款为10000 元。
后来这批办公用品被用于职工福利。
那么,当初抵扣的进项税额 1000 元就得转出来。
会计分录这样做: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1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00
再比如说,企业购进的一批原材料,因为管理不善发生了非正常损失。
这批原材料的成本是 5000 元,进项税额 650 元。
这时候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650
贷:原材料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50
处理完损失后,如果是由责任人赔偿一部分,比如赔偿 2000 元,其余损失由企业承担,那么后续的会计分录是:
借:其他应收款 2000
管理费用 36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650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是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比如企业将自产的产品用于建造厂房。
产品的成本是 8000 元,市场售价是 10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13%。
那么,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就是 1040 元(8000×13%)。
会计分录是:
借:在建工程 9040
贷:库存商品 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40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时,一定要准确计算转出的金额。
转出金额通常是按照当初购进货物或者劳务时的进项税额来确定的。
如果当初购进的货物或者劳务是按照比例抵扣进项税额的,那么转出的时候也要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计算。
另外,进项税额转出的时间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应该在发现需要转出的当月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拖延处理,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税费核算不准确,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总之,正确处理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需要我们对相关的税收法规有清晰的了解,对企业的业务有准确的判断,同时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合规、准确,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麻烦。
希望通过以上的讲解,能让您对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