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下面的算式中,与102×98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A.102×100-2×102 B.100×98+2×98 C.102×100-2×98
2.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N B.W C.Z
3.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是()厘米。

A.4 B.5 C.6 D.8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的是()。

A.B.C.
5.0.05和0.050()。

A.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B.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C.大小不相等,计数单位也不相同D.大小不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6.8.357里面一共有()个0.001。

A.7 B.357 C.835 D.8357
7.小马虎在计算4.24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
6.27,正确的得数是()。

A.2.03 B.6.54 C.10.51 D.24.54
8.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

晴天每天走35km,雨天每天比晴天少走8km,一周共走了
229km。

这一周晴天有()天。

A.1 B.2 C.5 D.6
9.小东做好了灯笼,它的底部如下图。

如果要再加一根木条使框架更牢固,下面方法中,最好的是()。

A.B.C.
D.
二、填空题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0.45( )0.3629.1( )9.10
2.5平方分米( )205平方米 6.59吨( )659千克
11.零点四六五写作,它的计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0.001.
12.甲÷乙=76……13,乙最小应该是( ),此时被除数甲是( )。

13.把0.54扩大到它的( )倍是540;把24缩小到它的( )是0.24。

14.国庆期间商店促销,衣服29元/件,49元/两件。

如果你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
15.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72°,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16.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9写成97,结果得到商是8余14,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17.1分钟跳绳,晓晓前三次成绩都在90~110个之间,第四次成绩是80个。

那么,这四次的平均成绩与前三次的平均成绩相比( )了。

(填“提高”或“下降”)
18.一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420平方米。

扩建后,长没变,宽由原来的15米变成30米,扩建后的面积是( )。

19.直接写出得数
3.18+1.82=
4.6+
5.04=7.5÷100×10=7×5÷7×5=
1.2-0.5=54.3÷100=13-3×3=10―
2.3―2.7=
20.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0-3.06=11.36+8.54=
0.3-0.18=9.6+8.74=
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66.8-23.57-16.8-4.43②4.2×56+44×4.2
③87×101④1500÷125÷8
⑤840×[(101-45)÷8]⑥19.53+5.69-4.53
22.周末到了,小龙带着30元钱去书店买书,趣味作文每本12.80元,漫画每本7.20元,小龙各买了一本,还剩多少钱?
23.下面是妈妈在超市购物的小票,请帮售货员阿姨算出应收金额和交易找零。

24.王老师带了3000元去买体育用品。

买了一些跳绳后还剩2280元。

(1)王老师买了多少根跳绳?
(2)如果要用剩下的钱买足球和排球各25个,那么剩下的钱够吗?
25.下面是实验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各班体育达标人数情况统计表。

(1)请根据以上数据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男生中,()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多,()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少。

(3)四年级女生体育达标共有()人,平均每班女生有()人达标。

(4)如果四年级的男、女生总人数相等,那么四年级()比()体育达标情况好。

(填“男生”或“女生”)
26.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作了如下规定:每月用水12吨以内(含12吨),每吨2元;超出12吨的部分,每吨5元;小红家上个月交水费109元,她家上个月用水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b+a×c选择即可。

【详解】
A. 102×100-2×102
=102×(100-2)
=102×98
B. 100×98+2×98
=98×(100+2)
=98×102
C. 102×100-2×98无法化简为102×98;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运算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明确乘法分配律的表示即可。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能不能找出对称轴,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

【详解】
A.N,找不到一条对称轴,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B.,可以找到一条对称轴,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C.Z,找不到一条对称轴,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此题先假设第三边的长度,然后再根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确定出第三边的长度即可。

【详解】
假设三边长度分别为4厘米、4厘米、8厘米
4+4=8(厘米),8厘米=8厘米,因此不满足;
假设三条边分别长:8厘米、8厘米、4厘米
8+4=12(厘米),12厘米>8厘米;8-4=4(厘米),4厘米<8厘米,因此第三边长度为8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逐个观察立体图形从右侧面看的图形,再判断解答。

【详解】
A.从右侧面看到的图形是;
B.从右侧看到的图形是;
C.从右侧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选择。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0.05和0.050计数单位不同;
0.05=0.050,即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以及小数的性质,应熟练掌握。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求一个数里有多少个小数单位,用该数除以计数单位,求8.357里面有几个千分之一,用8.357÷0.001计算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8.357÷0.001=8357
8.357一共有8357个千分之一。

故选:D【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以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先用6.27减去4.24推算出这个一位小数,然后用这个一位小数加4.24即可。

【详解】
6.27-4.24=2.03,因此这个一位小数是20.3;
20.3+4.24=24.54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先根据错误的结果推算出一位小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周有7天,也就是晴天和雨天共7天。

假设全是雨天,那么可以走
()()
22918940km
-=,所以晴天有5 -⨯=,比实际走的少了()
3587189km
÷
8
40=(天)。

【详解】
(35-8)×8
=27×8
=216(千米)
(229-189)÷8
=40÷8
=5(天)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加一根木条在框架中形成三角形,才能使框架更牢固,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A.,加一根木条,框架中没有形成三角形,框架还是不牢固,不符合题意;B.,加一根木条,框架中形成了2个三角形,框架更牢固,符合题意;C.,加一根木条,框架中没有形成三角形,框架还是不牢固,不符合题意;D.,加一根木条,框架中没有形成三角形,框架还是不牢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稳定性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填空题
10.>=<>
【解析】
【分析】
(1)根据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比较即可。

(2)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3)(4)化成通一单位再比大小。

【详解】
0.45(>)0.3629.1(=)9.10
2.5平方分米(<)205平方米 6.59吨(>)659千克
【点睛】
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无关,比较时从高位起逐位比较。

11.465,0.001,465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写法可得:零点四六五写作0.465,它的最低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里面有465个0.001;据此解答即可.
解:零点四六五写作0.465,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里面有465个0.001;
故答案为0.465,0.001,465.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应明确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几个计数单位,关键是要弄清楚一个小数的数位名称和所对应的计数单位.
12.1077
【解析】
【分析】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应比除数小,依此填空;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当除数最小时,依此计算出被除数即可。

【详解】
余数是13,则乙最小应该是14,当除数=14时,被除数甲为:
76×14+13
=1064+13
=1077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应熟练掌握。

13.1100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二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0,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把0.54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540;把24缩小到它的
1100是0.24。

【点睛】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

14.7件;9元
【解析】
【分析】
29元/件的衣服买两件需要58元,所以49元/两件比29元一件的便宜,尽可能多的去买49元两件的,根据剩下的钱,再确定买什么样的,据此解答。

【详解】
185÷49=3(两件)……38(元)
185元买3个49元/两件,即326⨯=件衣服,还剩余38元。

493147⨯=(元) 18514738-=(元)
因38>29,剩下的38元还可以买一件29元的。

617+=(件)
38299-=(元)
答:最多可以买7件,还剩9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算出哪一种便宜,再去买东西的能力。

15. 78° 锐角
【解析】
【分析】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已知两个内角,先用减法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出这个三角形的类型;由此得解。

【详解】
180°-30°-72°
=150°-72°
=78°
因为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所以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及判定三角形类别的方法。

16.1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错误的除数求出被除数,用97乘8,再用所得积加14即可求出被除数,要求正确的商,再用被除数除以97即可解答。

【详解】
97×8+14
=776+14
=790
79
解析:10
【解析】
【分析】先根据错误的除数求出被除数,用97乘8,再用所得积加14即可求出被除数,要求正确的商,再用被除数除以97即可解答。

【详解】
97×8+14
=776+14
=790
790÷79=10
正确的商是10。

【点睛】
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7.下降
【解析】
【分析】
前三次成绩都在90~110个之间,那么平均成绩也一定在90~110之间,第四次成绩是80个,一定会拉低平均成绩,所以平均成绩会下降。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这四次的平均成
解析:下降
【解析】
【分析】
前三次成绩都在90~110个之间,那么平均成绩也一定在90~110之间,第四次成绩是80个,一定会拉低平均成绩,所以平均成绩会下降。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这四次的平均成绩与前三次的平均成绩相比下降了。

【点睛】
正确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840平方米
【解析】
【分析】
用420除以15,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长,然后乘30即可得解。

【详解】
420÷15×30
=28×30
=840(平方米)
【点睛】清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
解析:840平方米
【解析】
【分析】
用420除以15,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长,然后乘30即可得解。

【详解】
420÷15×30
=28×30
=840(平方米)
【点睛】
清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5;9.64;0.75;25;
0.7;0.543;4;5
【解析】

解析:5;9.64;0.75;25;
0.7;0.543;4;5
【解析】

20.94;19.9
0.12;18.34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注意都要进行验算。

【详解】
10-3.
解析:94;19.9
0.12;18.34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注意都要进行验算。

【详解】
10-3.06=6.94 11.36+8.54=19.9
1
03.066.94- 验算: 6.943.0610.00
+ 1 1.368.5419.90+ 验算:19.98.541 1.36-
0.3-0.18=0.12 9.6+8.74=18.34
0.3
0.180.12
- 验算:0.120.180.30+ 9.68.7418.34
+ 验算:18.348.749.60- 【点睛】 考查了小数加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基础题,认真仔细即可。

21.①22;②420;
③8787;④1.5;
⑤5880;⑥20.69;
【解析】
【分析】
①66.8-23.57-16.8-4.43先交换23.57与16.8的位置,然后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解析:①22;②420;
③8787;④1.5;
⑤5880;⑥20.69;
【解析】
【分析】
①66.8-23.57-16.8-4.43先交换23.57与16.8的位置,然后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②4.2×56+44×4.2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③87×101此题先将101写成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④1500÷125÷8此题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⑤840×[(101-45)÷8]此题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⑥19.53+5.69-4.53此题交换5.69与4.53的位置后再计算;
【详解】
①66.8-23.57-16.8-4.43
=66.8-16.8-23.57-4.43
=50-23.57-4.43
=50-(23.57+4.43)
=50-28=22
②4.2×56+44×4.2
=4.2×(56+44)
=4.2×100
=420
③87×101
=87×(100+1)
=87×100+87
=8700+87
=8787
④1500÷125÷8
=1500÷(125×8)
=1500÷1000
=1.5
⑤840×[(101-45)÷8]
=840×[56÷8]
=840×7
=5880
⑥19.53+5.69-4.53
=19.53-4.53+5.69
=15+5.69
=20.69
22.10元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每本《数学探究》的价格加上每本《语文探究》的价格,求出两本书需要多少钱;然后用20减去两本书一共需要的钱数,求出芊芊买这两本书后还剩多少钱即可.

解析:10元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每本《数学探究》的价格加上每本《语文探究》的价格,求出两本书需要多少钱;然后用20减去两本书一共需要的钱数,求出芊芊买这两本书后还剩多少钱即可.
【详解】30-12.80-7.20
=30-(12.80+7.20)
=30-20
=10(元)
答:小龙买这两本书后还剩10元钱。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本书一共需要多少钱。

23.应收4.75元;交易找零0.25元
【解析】
【分析】
把三种物品的价钱相加即为应收金额,用付的现金5元减去应收金额即为交易找零的钱。

【详解】
1.75+0.95+
2.05
=2.7+2.05

解析:应收4.75元;交易找零0.25元
【解析】
【分析】
把三种物品的价钱相加即为应收金额,用付的现金5元减去应收金额即为交易找零的钱。

【详解】
1.75+0.95+
2.05
=2.7+2.05
=4.75(元)
5-4.75=0.25(元)
答:售货员阿姨应收4.75元,交易找零0.25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4.(1)80根
(2)够
【解析】
【分析】(1)用3000减去剩余的2280元钱即可求出王老师买跳绳花了多少钱,然后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即可求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根跳绳;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
解析:(1)80根
(2)够
【解析】
【分析】
(1)用3000减去剩余的2280元钱即可求出王老师买跳绳花了多少钱,然后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即可求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根跳绳;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求出买25个足球和25个排球一共要花的钱,然后求出的结果和2280比较,如果大于2280,则说明剩下的钱不够,如果买排球和买足球所花的钱小于或者等于2280,则说明剩下的钱够,据此解答。

【详解】
(1)()300022809-÷
7209=÷
80=(根)
答:王老师买了80根跳绳。

(2)()325825+⨯
9025=⨯
2250=(元)
2250<2280,所以钱够。

答:剩下的钱够。

【点睛】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见详解
(2)四(3);四(4);
(3)75;15;
(4)男生;女生;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画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横轴表示班级,纵轴表示
解析:(1)见详解
(2)四(3);四(4);
(3)75;15;(4)男生;女生;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画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横轴表示班级,纵轴表示人数;
(2)观察统计图,男生是白色统计条,那条最高说明那个班男生体育达标人数最多,那个白色统计条最低说明那个班男生体育达标人数最少;
(3)把四年级5个班女生体育达标人数相加求和即可;求平均,让总人数除以班级数5即可解答。

(4)男女生总人数相等,谁的达标人数多,说明谁好,女生达标总人数在(3)小题中已经计算出来,在计算出男生达标总人数,二者比较即可。

【详解】
(1)画图如下:
(2)男生中,(四(3))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多,(四(4))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少。

(3)16+13+15+17+14
=29+15+17+14
=44+17+14
=61+14
=75(人)
75÷5=15(人)
(4)17+18+20+16+19
=35+20+16+19
=55+16+19
=71+19
=90(人)
90>75
如果四年级的男、女生总人数相等,那么四年级(男生)比(女生)体育达标情况好。

(填“男生”或“女生”)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应用,掌握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26.29吨【解析】
【分析】
若每月用水12吨,需要花费12×2=24元。

小红家上月水费109元,很显然她家用水量超过12吨。

用上月水费减去24元,求出超出12吨部分的水费。

再除以每吨水费,求出超出部
解析:29吨
【解析】
【分析】
若每月用水12吨,需要花费12×2=24元。

小红家上月水费109元,很显然她家用水量超过12吨。

用上月水费减去24元,求出超出12吨部分的水费。

再除以每吨水费,求出超出部分的用水量。

再加上12吨,即为上月用水量。

【详解】
109-12×2
=109-24
=85(元)
85÷5+12
=17+12
=29(吨)
答:她家上个月用水29吨。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明确水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12吨以内部分,一部分是超出12吨的部分。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超出部分的水费,进而求出超出部分的用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