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研究李涛
【摘要】目的:对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肺栓塞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治疗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
组,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降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7(014)010
【总页数】2页(P102-103)
【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肺栓塞;临床可行性
【作者】李涛
【作者单位】河南能化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肺科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5
肺栓塞是以肺循环以及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可由肺动脉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所致,根据肺栓塞面积,可分为大面积肺栓塞以及非大面积肺栓塞。

肺栓塞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借助早期有效诊断和治疗,降低急性肺栓塞死亡率[1]。

目前,临床对肺栓塞的治疗以抗凝治疗和溶栓为主,本研究分析了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肺栓塞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

所有患者符合肺栓塞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情情况下签署同意书并接受治疗。

联合治疗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8.31±4.19)岁。

单纯治疗组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
(58.91±4.68)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单纯治疗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先给予下腔静脉置入滤器,用50mL溶解剂稀释200IU/kg低分子肝素,以25mL/h速度静脉泵入,加强凝血活酶时间监测,在凝血活酶时间低于80s之后,给予2.5mg/d华法林口服,并连续应用,在INR达到2~3的情况下可停止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维持华法林治疗。

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初始剂量4400IU/kg,用
90mL溶解剂稀释之后在1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后以4400IU/h的剂量维持治疗,连续滴注12h,每隔24h重复用药1次[2]。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

显效:症状消失,肺动脉影像学检查栓塞消失,肺动脉恢复通畅,血气指标正常;有效:症状改善,肺动脉影像学检查显示栓塞残余低于50%,肺动脉基本恢复通畅,血气指标改善;无效: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等均无改善。

肺栓塞治
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3]。

1.4 统计学方法:SPSS20.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联合治疗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

如表1。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如表2。

2.3 两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联合治疗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见表3。

肺栓塞是栓塞将肺动脉或其分支阻塞后引发的一种急性肺循环障碍。

肺栓塞发生后可导致血流局部中断并出现肺组织局部缺血性坏死。

目前临床对于肺栓塞的治疗多采用抗凝和溶栓方法,以促进局部血流的恢复,减轻心脏负荷,降低死亡率[4~5]。

尿激酶为常用溶栓药物,可对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进行作用达到溶栓目的,但其对于血栓没有特异性,可导致血液中纤维酶原活性增加而增加出血风险[6~7]。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和肝素相似,但比肝素强,可避免使用肝素易出血、改变血管通透性以及降低细胞间毛细血管钙胶质的缺陷。

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可在短时间内促进脑部血液供应的恢复,发挥溶栓和抗凝作用,促进预后的改善,有助于预防血栓再形成和复发[8~9]。

本研究中,单纯治疗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综上所述,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肺栓塞治疗的临床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血气指标,降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1]童随阳,夏豪,王欣,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3):75-79.
[2]何立华.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4):71-72.
[3]张春来,梁颖,左万里,等.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不同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研究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5-6.
[4]游波.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7):2883-2884,2889.
[5]尹岩,周静敏,曹洁,等.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J].山东医药,2015,55(41):79-81.
[6]张春来,梁颖,左万里,等.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不同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研究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5-6.
[7]王新卫,林力.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34例[J].医药导报,2009,28(6):753-754.
[8]刘伟,谢东兴,史妍,等.尿激酶注射液联合序贯抗凝疗法治疗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3):2119-2121,2128.
[9]邹辉标,秦平祥,向月桥,等.尿激酶治疗肺栓塞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58-60.
【相关文献】
[1]童随阳,夏豪,王欣,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3):75-79.
[2]何立华.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临床研究,2016,
24(4):71-72.
[3]张春来,梁颖,左万里,等.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不同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研
究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5-6.
[4]游波.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7):2883-2884,2889.
[5]尹岩,周静敏,曹洁,等.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
期疗效[J].山东医药,2015,55(41):79-81.
[6]张春来,梁颖,左万里,等.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不同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研
究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5-6.
[7]王新卫,林力.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34例[J].医药导报,2009,28(6):753-754.
[8]刘伟,谢东兴,史妍,等.尿激酶注射液联合序贯抗凝疗法治疗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3):2119-2121,2128.
[9]邹辉标,秦平祥,向月桥,等.尿激酶治疗肺栓塞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58-60.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7)10-010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