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个性化方案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锤状指,由于其原理是利用背侧克氏针和DIPj掌板的反作用力对骨折块产生持续性的压力使其固定,
因此该术式不适用于DIPj掌板有损伤或者合并中节指骨骨折的患者。
另外,术中还需注意:a)术中注意保护甲根,防止指甲畸形;b)中节指骨头的克氏针与中节指骨纵轴需保持约35°~45°角,角度过小会导致末节无法伸直固定且克氏针对骨块压力过大,角度过大会使克氏针对骨块作用力不够从而导致骨折块易移位;c
)尽量避免反复穿针,防止造成医源性损伤。
综上所述,不经过关节面的双克氏针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经济实惠、不进一步损伤关节面等优点,为骨性锤状指的手术方法提供了一个创新思路。
虽然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应用的病例数仍然较少,且缺乏与其他治疗骨性锤状指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AndersonD.Malletfinger manag
ementandpatientcomp
liance[J].AustFamPhysician,2011,40(1 2):47 48.[2
]王伟,刘宗磊,王辉,等.四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骨
性锤状指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7):547 551.
[3]WehbeMA,SchneiderLH.Malletfractures[J].J
BoneJointSurg(Am),1984,66(5):658 669.[4
]Crawford,GaryP.Themoldedpolythenesp
lintformalletfingerdeformities[J].JHandSurgAm,
1984,9(2):231 237.
[5]柯尊山,芮永军,寿奎水,等.克氏针张力牵引法治疗
锤状指[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4):247 248.[6
]IshiguroT,ItohY,YabeY,etal.ExtensionblockwithKirschnerwireforfracturedislocationofthe
distalinterphalangealj
oint[J].TechHandUpEx tremSurg
,1997,1(2):95 102.[7]陈乐锋,陈泽华,余少校,等.改良石黑法治疗骨性锤状指[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7,33(4):271 272.[8
]张锐,左昊.改良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2):315
317.
[9
]韩春明,郭明珂,朱稷兴,等.改良双克氏针加压固定治疗陈旧性骨性锤状指疗效观察[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35(5):345 346.
[10
]李强,夏启水,冷元曦,等.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6):547 549.
[11]芮永军.再论锤状指的治疗方法[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1):1 2.
[12
]吴志鹏,林大木,陈星隆,等.应用微型钩钢板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1):9 11.
[13
]董新利,于小光,孙强,等.改进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腱性锤状指的疗效[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6):567 568.
[14
]邵全升,苏云,马彦明,等.不经过关节面的克氏针外架治疗腱性锤状指[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7)
:647 649.
收稿日期:2020 03 19
作者简介:王波(1988-),男,主治医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214100。
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个性化方案及应用
贾卫斗,常利民,陈同林,白洪涛,李晓波,肖颖,王硕磊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骨科,北京 100122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个性化设计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7例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患者资料。
其中男60例,女37例;年龄18~76岁,平均(40.43±4.59)岁。
骶骨骨折按Denis分类法分类,Ⅰ区骨折34例,Ⅱ区骨折43例,Ⅲ区骨折4例;
骶髂关节脱位16例。
合并髂骨骨折19例,骶神经损伤8例,髋臼骨折41例,骶骨向上移位11例。
入院后经2~7d股骨髁上骨牵引,患者畸形基本纠正,骨折复位,采用个性化设计方案在C型臂引导下实施手术。
结果 97例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
无血管、神经、关节、盆腔脏器损伤,无断钉、无移位。
共置入螺钉165枚,其中S1置钉95枚,S2置钉70枚,置钉优良率97.58%。
有1例螺钉突出对侧骶骨Ⅰ区骨皮质,危及骶前血管及神经,术后2h取出。
1例螺钉突入椎管,
患者诉足底麻木,术后3h取出,患者恢复正常。
术前8例骶神经损伤患者术后2~6个月全部恢复正常。
结论 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具有安全、内置物少、手术创伤小、合并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微创;骶骨骨折;个性化
贾卫斗,常利民,陈同林,等.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个性化方案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20,26(7):643 646.
·
346· 实用骨科杂志 第26卷,第7期,2020年7月
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多为不稳定性骨折[1]。
骶骨
结构较复杂,
而且存在解剖学变异,另外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机制也不同,所以均具有个性化特点。
目前治疗通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但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大、容易损伤血管神经及易感染等特点。
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用于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的治疗。
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术,
由于其固定可靠、创伤小[2 5
],内置物少、安全有效,已被多数学者认可[6]。
同时,由于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7]价格昂贵,故临床采用影像透视下徒手置钉
方法,但缺点是放射线接触时间长。
为减少放射线暴露时间并提高徒手置钉准确率,我院利用骶骨CT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资料,对97例骶骨骨折、骶髂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个性化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实施手术,共置入螺钉165枚,
置钉优良率97.58%,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0月的骶骨骨折、骶髂关节脱位9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60例,女37例;年龄18~76岁,平均(40.43±4.59)
岁。
骶骨骨折按Denis分类法[8]
分类,Ⅰ区骨折34例,Ⅱ区骨折43例,Ⅲ区骨折4例;骶髂关节脱位16例。
1.2 术前影像学测量 入院后经2~7d股骨髁上牵引,骨折复位或大部分复位后实施手术。
术前常规摄骨盆正位、侧位、入口位、出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线片了解骨折类型及骨盆变异情况。
对骶骨行CT薄层扫描,在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的影像上测量相关数据。
每例患者由2名主治医师测量并取平均值(
见表1~2)。
表1 S1、S2骶前孔测量结果(
珚狓±狊,mm)部位前口左侧右侧中部
左侧右侧后口
左侧右侧S1骶前孔上下径
12.09±3.67
12.13±2.09
10.69±0.47
10.73±0.96
12.05±1.81
12.57±2.01
左右径11.99±2.0313.40±1.7411.04±0.7011.76±0.2412.32±1.0913.04±1.35S2骶前孔
上下径12.73±2.0113.19±1.789.79±0.9610.68±0.9112.64±1.0312.18±1.07左右径
13.24±1.04
13.27±2.10
10.67±1.04
11.14±1.09
12.29±1.10
13.07±1.01
表2 S1骶前孔与S1椎体上缘及S2骶前孔间距测量结果(
珚狓±狊,mm)部位前口
左侧
右侧中部
左侧右侧后口
左侧右侧S1
骶前孔上缘与
上下径8.94±2.169.97±0.17
13.87±1.74
13.86±1.96
12.58±1.75
12.44±1.69
S1椎体上缘间距左右径12.76±1.2012.36±1.8514.06±0.7113.97±0.3610.04±1.0210.07±0.93S1骶前孔下缘与上下径13.54±2.0114.08±1.9615.75±0.9815.45±0.9111.63±1.0112.18±1.08S2
骶前孔上缘间距
左右径13.09±1.03
13.05±1.13
14.08±0.94
13.79±1.03
11.09±1.05
11.32±1.06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行股骨髁上牵引。
术前反复清洁灌
肠,留置导尿管。
所有患者在伤后2~7d内进行手术。
先对S1椎体进行侧位透视,
使坐骨棘和两侧坐骨大小切迹重叠呈一弧线,S1椎体后缘和第1骶孔及上述弧线围成中间区域,以导针尖端定位于中间区域,做一约6.0mm长的皮肤切口,用导针抵住髂骨外板的皮质,使导针和射线平行。
将导针穿过三层骨皮质,进针30~40mm。
确认S1椎体为中心透视骨盆入、出口位后继续进针,直至S1椎体中间或对侧骶前孔,置入直径6.5~7.3mm的空心钉。
S2椎体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准备与上述步骤一致。
患者侧位时可观察到S2椎体前、后缘及上、下骶孔中心点。
进针后再以S2椎体为中心透视骨盆出口位和入口位像。
以空心钻钻孔后,置入直径为6.5~7.3mm的空心钉,
空心钉以超过中线为好。
术后观察双下肢感觉、
运动情况,腹腔、盆腔有无异常。
术后第2~3天可坐起,6~8周后扶助行器行走,3个月后可完全负重。
1.4 评价标准 采用Matta[9]影像学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
量,术后骨折移位小于4mm为优;4~10mm为良;10~20
mm为可;
大于20mm为差。
采用CT分级标准[7]
评价螺钉位置,优:螺钉完全在通道内;良:螺钉部分接触皮质骨但无
穿出;差:螺钉穿出皮质骨或进入关节内。
采用Maj
eed[10]
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评定骨盆功能,该评分从疼痛(30分)、工作(20分)、坐(10分)、性交(4分)、站(总36分,包括辅助行走12分,步态12分,步行距离12分)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55~69分为可,<55分为差。
2 结 果
·446· JournalofPracticalOrthop
aedicsVol.26,No.7,Jul.2020
所有研究对象螺钉切口均在6.0~10.0mm之间;平均手术时间(21.4±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1.6±4.2)
mL。
97例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
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3个月。
采用Matta[9]
影像学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其中优93例,良3例,差1例。
共置入螺钉165枚,其中S1置钉95枚,S2置钉70枚。
采用CT分级标准[7]评价螺钉位置,置钉优良率为97.58%。
其中1例患者螺钉突出对
侧骶骨Ⅰ区骨皮质,
危及骶前血管及神经,术后2h取出。
1例患者螺钉突入椎管,患者诉足底麻木,术后3h取出,恢复
正常。
术前8例骶神经损伤患者,术后2~6个月全部恢复
正常。
采用改良Maj
eed[10]
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评定骨盆功能,其中优92例,
良4例,差1例。
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神经、
血管和盆腔脏器损伤。
典型病例为一36岁男性患者,主因交通伤入院,诊断为:骨盆骨折TileB型(左侧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
行经皮S1、S2骶髂螺钉+内置外固定架+耻骨联合螺钉固定术治疗,
术后疗效满意(见图1~7)。
图1 术前骨盆正位X线片示左侧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 图2 术后骨盆正位X线片示左侧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均解剖复位 图3 术后CT冠状位片示左侧S1、S2骶髂螺钉位置良好 图4 术后CT矢状位片
示左侧S1、S2骶髂
螺钉位置良好
图5
术后CT横断位片示S2骶髂螺钉及内置外架位置良好 图6 术后CT横断位片示S1骶髂螺钉位置良好
图7 术后CT冠位片示耻骨联合螺钉位置良好 3 讨 论
临床上骶骨骨折常伴有神经损伤,因而骶骨骨折治疗与移位程度、
骨盆环稳定和神经损伤具有相关性。
如果骶髂关节复位不佳可引起患者骶骨周围痛、骨盆关节痛或骨盆带痛
和骶髂关节炎等[11 12
]。
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骶骨
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易引起血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而内固定治疗具有明显优点,可减少步态异常和晚期
疼痛[13 15]。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常规方法。
赵春鹏等[7]报道,机器人辅助经
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和骨盆骨折患者,
治疗效果良好,但费用较高。
也有研究[16]报道,经S1椎弓根截面投影置钉可
治疗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但可靠性较差。
3.1 骶骨骨折手术个性化设计方案 骶骨翼倾斜皮质是
“安全区”前界[17]
,骶髂螺丝钉可进入S1椎体,
安全区后缘是S1神经根孔。
笔者术前对骶骨进行CT薄层扫描,利用CT冠状位、
矢状位和横断位扫描,进行较为精确的个体测量。
判断S1变异有两项指标:(1)CT矢状位扫描时,应使坐骨棘、髋臼、骶骨翼前方斜坡和双侧坐骨大小切迹重叠,从骶骨岬向骶骨后下角做一连线,骶骨翼前方斜坡应位于此连线前上1/3位置;(2)CT冠状位测量,S1骶前孔上缘与S1椎体上缘前部、中部、后部间距小于8.0mm,均提示S1变异,不宜采用水平经S1行骶髂螺钉内固定方法。
在本组病例中发
现了S1变异28例,采用了S1椎弓根截面投影置钉
[16
]。
骶前孔前后均呈喇叭口,S1、S2骶前孔之间距离称为孔间距离。
在S2椎体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如果S2椎体前后径<7.0mm或孔间距离高度<7.0mm,不宜应用经S2置骶髂螺
·
546· 实用骨科杂志 第26卷,第7期,2020年7月
钉内固定方法。
如必须经S2固定,要采用2.0mm长柄刮匙代替导针,而且置钉时螺钉要靠S2骶前孔上缘。
螺钉不靠S2椎体前缘,而是靠S2椎体后缘,
可避免骶前血管损伤。
本研究中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个性化方案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置钉优良率为97.58%。
3.2 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注意事项 (1)采用CT三
维重建扫描骨盆薄层;(2)术前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测制订安全可靠的螺钉通道;(3)术前清洁灌肠;(4)患者手术时采用俯卧位;(5)骶骨Ⅱ区骨折尽量不加压;(6)术中扫描入口位和出口位时,球管向头和尾端倾斜角度为40°~45°;(7)S1和S2置钉时,
尽量靠骶前孔上缘,不贴近下缘。
(8)骶骨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时应首先处理骶骨骨折;(9)骶髂关节分离伴耻骨联合分离时,
应首先处理耻骨联合。
笔者研究发现单侧或双侧骶髂三角固定,可解决骶骨向上移位及固定不可靠等问题;(10)对于难以复位患者,如伤后超过2周而且经牵引大于7d仍不能复位,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严重骨质疏松以及合并同侧髂骨新月骨折患者为手术禁忌。
缺点:(1)
当不完全复位时可能损伤神经或血管[18 20]
;(2)
骶骨骨折有缺损时,固定难以奏效;(3)
不熟练时,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长。
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合并症少的方法,但对进针定位要求更高、更准确,对术者要求较高,应充分评估骶骨骨折类型,精确测量各个数据,做到个性化治疗,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WongJM,BewsherS,YewJ,etal.Fluoroscopically
assistedcomputernavigationenablesaccuratepercu taneousscrewplacementforpelvicandacetabular
fracturefixation[J].Injury
,2015,33(6):1064 1068.[2
]张安维,高仕长,刘杰,等.骶骨DenisⅢ区骨折经皮横形骶髂螺钉固定的影像解剖学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41(2):124 129.[3
]赵勇,张树林,孙栋,等.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
TileC型骶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28
(12):1159 1160.[4
]李宇能,孙旭,吴新宝.损伤控制技术与早期全面手
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对比研[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6,1(1):18 20.
[5
]康锦,李永乐,刘晓伟,等."漂浮髋臼"内固定重建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2(3):323 325.
[6
]EastmanJG,RouttMLC.Correlatingpreoperativeimagingwithintraoperativefluoroscopyi
niliosacralscrewplacement[J].JOrthpT
rauma,2015,16(4):309 316.
[7
]赵春鹏,王军强,苏永刚,等.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
固定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2):274 280.
[8
]DenisF,DavisS,ComfortT.Sacarlfractuers:anim
portantporblem.Retrospe ctiveanaly
sisof236cases[J].ClinOrthopR
elatRes,1988(227):67 81.[9]MattaJM.Fracturesoftheacetabulum:accuracyo
freductionandclinicalresultsinpatientsoperatively
withinthreeweeksaftertheinjury[
J].JBoneJointSurg
(Am),1996,78(11):1632 1645.[10]MajeedSA.Gradingt
heoutcomeofpelvicfractures[J].JBoneJointSurg
(Br),1989,71(2):304 306.[11]李宝丰,陈蓓,李梅,等.应用改良Stopp
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0):1009 1011.
[12]ZengCanjun,XiaoJidong,WuZhang
lin,etal.Evalu ationofthere dimensionalprintingforinternalfixa tionofunstablepelvicfracturefromminimalinva
sivepara rectusabdominisapproach:apreliminary
report[J].IntJClinExpM
ed,2015,8(8):13039 13044.
[13]LehmannW,FenskyF,
HoffmannM,etal.Thestoppaapp
roachfortreatmentofacetabularfrac tures[J].ZOrthopU
nfall,2014,152(5):435 437.[14]ChesserTJ,EardleyW,
MattinA,etal.Themodifiedilioinguinalandanteriorintrapelvicapp
roachesforacetabularfracturefixation:indications,qualityo
fre duction,andearlyoutcome[J].JOrthopTrauma,2015,29(2):25 28.
[15]RoccaG,Sp
inaM,MazziM.AnteriorCombinedEn dopelvic(ACE)app
roachforthetreamentofacetabu larandpelvicringfractures:Anewprop
osal[J].In jury
,2014,45(6):9 15.[16
]彭阿钦,潘进社,王庆贤,等.骶1椎弓根截面投影在骶髂螺钉置入中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
(10):589 591.
[17
]黄沛彦,安智全,王明海,等.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2(3):326 329.
[18]李涛,陈卓夫,龚辉,等.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
折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4):387 388.
[19
]陈康,黄振飞,崔巍,等.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4(7):723 729.
[20
]蔡贤华,刘曦明,汪国栋,等.涉及髋臼方形区骨折髂腹股沟入路显露与开放复位策略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6):1443 1447.
收稿日期:2019 04 14
作者简介:贾卫斗(1973-),男,主任医师,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骨科,100122。
·646· JournalofPracticalOrthopaedicsVol.26,No.7,Jul.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