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除草原理与棉田常见杂草防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护理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3期
近年来,由于播种方式与灌水方式的改变,杂草的危害越来越大,特别是禾本科与茄科(龙葵)及旋花科(田旋花)杂草,并且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大,杂草防除劳动强度增加。
为此,针对除草剂除草的原理及杂草的习性,探索适合新疆地区的杂草防治方法。
1除草剂除草原理
农作物与杂草同属高等植物,化学除草剂必须有特殊的选择性,才能安全有效地在农田使用。
有些除草剂对植物的杀伤力具有选择性,有些虽然不具备选择性或选择性不强,但可以利用它们的某些特点或农作物与杂草之间的某些差异,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也能达到安全除草的目的[1]。
1.1利用形态差异除草
有些化学除草剂是利用杂草和农作物形态上的差异来防除杂草的,如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差别很大,单子叶植物叶片窄小且直立,表面角质层和蜡质层较厚,表面积小,药液难以附着,即使附着也不易吸收;双子叶
植物叶片宽,表面角质层和蜡质层较薄,表面积大,药液易附着,而且吸收的药液多。
即单、双子叶植物由于形态的差异性,为化学除草剂提供了选择性,当农作物是单子叶植物,而杂草是双子叶植物时,就可以施用喷洒在叶片上的化学除草剂来防除杂草。
1.2利用生理差异除草
植物的茎叶或根系在对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上有很大差异性。
从茎叶的吸收来看,除草剂主要是通过叶的角质层进入植株内。
角质层的基本成分是类脂,其中还有亲水性很强的果胶质束和开放的小孔。
对于亲水性除草剂,则是通过含水的小孔进入植株内。
农作物与杂草在吸收与输导上存在差异时,就可以被利用来防除杂草。
这类化学除草剂主要是利用农作物与杂草对除草剂在吸收与传导上的差异性来防除杂草,称为生理选择性除草剂。
1.3利用位置差异除草
有些化学除草剂对农作物有毒害,可利用植物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的深浅不同或植物生长点高低的差异而达到安全有效除草的目的。
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用化学除草剂处理土壤,药剂仅在土壤1~2cm 表土层形成处理层,这一处理层恰好又是大多数杂草种子的萌发层,一旦杂草种子萌发,就会接触到药剂而被杀死。
一般作物的种子播种较深,又有覆盖土保护,不易受伤害。
栽培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也
较深,而大多数杂草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则较浅,根据这一特点,把化学除草剂施于土壤表层防除杂草,对深根作物无害。
有些选择性不强的除草剂,需要在作物的生育期施药时,可以将除草剂对准杂草而避开作物定向喷洒,或者在喷头上安上防护设备。
由于栽培作物一般比杂草长得高,不容易接触到药剂,因此不会受伤害。
这类化学除草剂主要是利用农作物与杂草的位置差异性来防除杂草,是位差选择性除草剂。
2常见杂草防除措施2.1杂草田旋花的防除
田旋花又名田野旋花、小喇叭花,根蘖杂草,茎蔓性,长
1~3m ,下部多分枝;地下具白色横走根。
叶互生,有柄;叶片
卵状长椭圆形或戟形,长4~5cm ,宽2~4cm ,具星状毛。
花腋生,具细长梗,花冠红色。
田旋花喜潮湿肥沃的黑色土壤,枝多叶茂,相互缠绕,根平伸或斜行在50~60cm 的土壤中,于夏、秋间在近地面的根上产生新的越冬芽。
5—6月返青,7—8月开花,8—9月成熟。
大发生时成片生长,密被地面,缠绕
向上,强烈抑制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生长受损。
防除方法:一是利用时间差进行农业防除,进行深度不少于20cm 的秋翻地;加强田间管理,实现多铲多耥,在成熟前彻底清除田地周围的杂草。
二是利用位置差异化学防除,可用镇草宁、50%阿特拉津、二甲四氯等避开作物定向喷洒或涂抹[2]。
2.2茄科杂草龙葵的防除
龙葵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野葡萄、天宝豆等。
幼苗全体无毛,子叶宽披针形,初生叶1枚,宽卵形。
成株茎直立或下部偃卧,有棱角,沿棱角稀被细毛,分枝多,无毛,株高30~100cm 。
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波状粗齿,两面光滑或具疏短柔毛。
伞形聚伞花序短蝎尾状,腋外生,有4~10朵花,花冠白色,花梗下垂,花萼杯状,5个裂片,裂片卵状三角形,5个雄蕊,生在花冠的管口。
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
种子扁平,近卵形。
生于农田或荒地。
龙葵喜欢生在肥沃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5—6月出苗,7—8月开花,8—10月果实成熟,种子埋在土中,遇雨后长出新的幼苗。
防除方法:一是利用位置差异进行药物防除,播种前使用氟乐灵进行杂草种子的萌发层处理。
氟乐灵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影响杂草的激素生长与传递,抑制细胞分裂,但不能抑制杂草发芽,因此不能杀死休眠的杂草种子。
播种前使用1.2~1.5kg/hm 2可控制龙葵种子在萌发层除去,利于棉苗顺
(下转第203页)
摘要介绍了除草剂的除草原理,总结了棉田常见杂草的防除措施,以期为新疆地区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除草剂;除草原理;棉田杂草;防除措施中图分类号S451.2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3-0200-01
除草剂除草原理与棉田常见杂草防除措施
刘卫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九十团,新疆博乐833409)
作者简介
刘卫国(1978-),男,甘肃定西人,助理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业种植。
收稿日期2010-12-17
200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198页)
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增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依法采取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积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以“疫病不除、预防不止”的决心,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工作。
要搞好监测工作,早发现,早治理,在疫情发生面积小、危害程度轻时下大决心、下大力气进行防治,尽量把松材线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参考文献
[1]汪中良.安庆市松材线虫病的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14):160,165.
[2]李鸿飞.浅述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对策[J].现代园艺,2010(8):41-42.
[3]方贤华,郭树林,翟田俊.舒城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
技,2010(11):179-180.
[4]王国明,赵颖,陈斌,等.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
样性的动态变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2):170-177.
(上接第199页)
面积66.67万hm2计算,农民可多挽回粮食损失35万t,玉米价格按0.8元/kg计算,每年增加收入近2.6亿元,投入产出比较高,长期大面积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使一些天敌昆虫免受化学农药的杀伤,不仅可使赤眼蜂在田间建立起优势种群,也可以使其自然天敌昆虫的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抑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对害虫的控制水平,保持自然界昆虫的生态平衡;同时也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根据十几年来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实践经验,以及持续放蜂治螟的效果证明,凡是长期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地区,由于螟虫数量逐年下降,而使螟害下降,化学农药的残留得到控制,生态平衡得到恢复,保证了玉米生产高产优质。
据统计1996—2004年,仅辽宁省放蜂治螟面积就超过280万hm2,平均防治效果达到65%,共挽回玉米损失147万t,农民挽回损失近12亿元,可见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参考文献
[1]王立达,赵秀梅,周传余,等.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69-71.
[2]武予清.加快玉米螟赤眼蜂群体的改良、生产和应用[J].种业导刊, 2010(6):8-9.
[3]王楫,杜冬梅,张立军,等.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
科技,2010(17):164.
[4]王会君,杨玉秀,刘思军,等.玉米应用赤眼蜂生物防治增产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0(2):172,157.
(上接第200页)
利生长。
二是人工防治,在棉花出苗后,人工封土并利用薄膜的高温效应将其烫死,减轻其对棉苗的危害[3-4]。
由于龙葵随着滴水的进行,深层土壤的种子就会萌发,形成了棉田总是有龙葵的现象。
这就要求滴1次水拔除1次,特别是7—8月龙葵开花,正是新疆地区棉田打顶后时期,应对龙葵进行
1次彻底的清除,从而减少翌年的危害。
3参考文献
[1]张玉聚,孔建.50%禾宝乳油的除草原理与应用技术[J].河南农业科
学,1997(5):18-19.
[2]刘辰华,杨春燕,贠清峰,等.棉田除草剂种类及其使用技术[J].中国
棉花,2010(2):4-6.
[3]高孝华,李凤云,曲耀训.棉田除草剂应用新技术———播种盖膜后喷
药[J].中国棉花,2010(1):33.
[4]孙友庆.隔年超薄型除草地膜可用于棉田除草[J].中国农学通报, 1997,13(2):41.
(上接第201页)
非必要地面覆盖物,以减少马陆栖身所。
5结语
通过大面积积极防治马陆试验,本着安全为重,高效、经济、环保的原则,选用物理机械防治方法,不仅达到了防治目的,而且有效地保护了人畜安全。
在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上,以阶梯式隔离为主,不仅降低了防治成本,而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马陆防除。
同时,选择残效性、渗透性混合药剂对同一田块以不同时段重复喷药等,马陆密度已明显降低,防效显著。
6参考文献
[1]陈昭君,张学文.台湾奇马陆科(倍足纲)的分类研究[D].高雄:国立中
山大学,1992.
[2]张崇洲,张福祥.蜈蚣和马陆[J].生物学通报,1983(6):6.
[3]张乃光,张崇洲.滇带马陆属及其一新种(倍足纲:奇带马陆科)[J].动
物分类学报,1989,14(4):415-418.
[4]陈建秀,孟文新.雕马陆属一新种记述(倍足纲:异蛩目:仿角囊马陆
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1,16(4):394-397.
5节节麦、多花黑麦草、日本看麦娘、早熟禾、蜡烛草等禾本科麦田杂草化除技术
近年来,禾本科杂草在小麦上的危害逐年加重。
节节麦、多花黑麦草、蜡烛草等已成为麦田难以防除的恶性禾本科杂草。
对这类麦田杂草的防除,可在小麦冬前期或小麦返青期,对以节节麦、日本看麦娘、蜡烛草为主的麦田可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375~450mL/hm2+助剂或70%氯唑磺隆水分散粒剂60~75g/hm2+助剂,对水450~600kg均匀喷
雾。
以多花黑麦草等为主的麦田可用3.6%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300g/hm2,或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450~600g/hm2,对水450~675kg茎叶喷雾,可以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甲基二磺隆对小麦安全性较差,施药过晚、施药不匀、施药量过大易发生药害。
6野燕麦与阔叶杂草混合发生麦田杂草化除技术对这类麦田可在冬前小麦三至五叶期,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87.5g/hm2,对水450~600kg喷雾,对野燕麦及阔叶杂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也可用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450~750mL/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300 g/hm2,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875~3.000kg/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300g/hm2,对水450~675kg均匀喷雾。
异丙隆的最佳施药适期为杂草出苗前至三叶期以前,施药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并保证均匀施药,做到不重喷、漏喷,以免发生药害[4]。
7参考文献
[1]马钟玉,段晓红.小麦田杂草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2010(9): 45.
[2]张志铭,黄绍敏,叶永忠,等.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
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6):67-70. [3]胡久义,翟华伟,王亮,等.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策略[J].种业导刊, 2007(12):31-32.
[4]车俊义,樊民周.陕西麦田杂草识别与防除[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5.
冯渊博等:不同类型混生麦田杂草化除技术
20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