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水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淳安县枫树岭镇位于千岛湖南部山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枫树岭镇1996年开始种植中草药材,
1997年快速发展,1998年,为进一步加快中草药产
业化进程,镇人民政府组建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成立市农业龙头企业--镇中药材生产合作社和杭州天然特产有限公司,形成与农户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公司加农户合作经营体制。
2006年建立了133.333hm 2薄荷无公害生产基地,333.33hm 2栀子基地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
整体注册了“千岛时珍”商标,制定了黄栀子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和薄荷杭州市级农业地方标准。
中药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产品供不应求,直接出口日本、美国、东欧等国家。
该镇现有10个专业村、4600农户从事中药材生产,药材品种涵盖草本、木本、菌类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
2013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933.33hm 2,实现中药材产值超千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之镇。
本镇因山多田少,为克服良田面积紧张制约薄荷发展的矛盾。
我们在水田采取薄荷———水稻种植新模式,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同时,做大做强薄荷产业,提高农田利用率,通过几年的实践该高产高效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别名野薄荷、夜息香。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60cm ,下部数节具
纤细的须根及水平匍匐根状茎,锐四稜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仅沿稜上被微柔毛,多分枝。
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轮伞花序腋生,轮廓球形,花时径约18mm ,具梗或无梗。
薄荷对温度适应能力较强,其根茎宿存越冬,能耐-15℃低温,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
30℃,气温低于15℃时生长缓慢,高于20℃时生长加
快,在20℃~30℃时,只要水肥适宜,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薄荷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在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以砂质壤土、冲积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pH 值为6~7.5为宜。
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
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大量食用薄荷可导致失眠,但小剂量食用却有助于睡眠。
1
薄荷栽培技术要点
1.1
品种
薄荷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形成许多栽培品
种,如紫茎紫脉种、青茎圆叶种、紫茎白脉种、青
“薄荷-水稻”种植模式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简介:洪春庚(1979-),男,浙江淳安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洪春庚1
汪诗华2
胡丹青3
(1.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淳安311717;2.浙江省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淳安311700;
3.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淳安311722)摘要:本模式旨在总结出一套“薄荷-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种植模式,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同时,做大做强薄荷产业,提高农田利用率,通过几年的实践该高产高效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薄荷;水稻;种植模式;栽培技术241--
茎尖叶种、青茎小叶种、68-3薄荷、73-8薄荷、龙脑薄荷等。
目前江苏、浙江等省栽培的薄荷主要是以下两种。
1.1.1紫茎紫脉幼苗期茎为紫色,中后期茎秆中下部为紫色或者淡紫色,上部茎为青色。
幼苗期叶为椭圆形,中后期为长椭圆形。
叶脉幼苗期为紫色,中后期中下部叶片的叶脉呈现明显紫色,上部叶片叶脉呈淡绿色。
幼苗期叶片为暗绿色或微紫色,叶缘锯齿浅而稀且呈紫色,中后期叶片为绿色。
花冠为淡紫色,雄蕊不露,大部分品种结实率低,生长势和分枝能力较弱,地下茎及须根入土浅,暴露在地面的匍匐茎较多,抗逆性差,挥发油产量不稳定,但质量好,油中含薄荷脑量高。
产量比青茎圆叶种低,但油的含脑量可比其高出2%~5%。
1.1.2青茎幼苗期茎基部紫色,上部绿色,中后期茎基部淡紫色,中上部绿色。
叶脉淡紫色或者青白色,略下陷。
幼苗期叶为圆形或卵圆形,中后期为椭圆形。
幼苗期叶片为绿色,中后期叶片呈现深绿色。
花冠为白色微蓝,雌雄蕊俱全,大部分品种结实率高,地下茎和须根入土深,暴露在地表的匍匐茎较少,分枝能力和抗逆性强,挥发油产量较稳定,但油的质量不如紫茎类型,薄荷油脑含量可达80%。
适于在肥沃土壤种植,产量较高。
1.2栽培技术
1.2.1选地整地对土壤要求不严,除了过酸和过碱的土壤外都能栽培。
薄荷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以平坦向阳、肥沃、近水源、排灌良好、pH值5.5~6.5的微酸性砂壤土栽培最好,在光照不足、易旱、易渍水的水田则生长不良。
薄荷不宜连作,一般栽后休闲3年才能再种植,因地下残留根影响产量。
整地时深翻地,施腐熟的堆肥、土杂肥和过磷酸钙、骨粉等作基肥,每亩2500~3000kg,耙细,浅锄一遍,把肥料翻入土中,碎土;或亩施基肥15kg(复合肥)进行翻耕,整地做畦1.5m宽。
1.2.2品种繁殖用根茎种植薄荷,时间长久易发生退化现象,为了保持优良品种的特征,应用种子繁殖法选留良种,以便及时更新根茎种栽。
留种方法以原地留种或移栽留种较为常用,因为它可以集中地块,便于加强管理,保证种子质量。
1.2.2.1原地留种在生产田中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种子繁殖用。
可在薄荷苗高15cm左右时或8月下旬二刀薄荷长至15cm高时,在植株上系上红布条作标记,然后到秋季收获种子。
1.2.2.2移栽留种另准备一块种子田,在整地、施肥等方面都应更精细。
4月下旬在生产田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特征明显的植株,移栽至种子田。
其株行距等同生产田。
收获的种子,选择籽粒饱满的留作新的种子田用种,其他的可作为生产田种子繁殖时使用,从而永远保持优良的种子。
1.2.3育苗
1.2.3.1根茎繁殖培育种根于4月下旬或8月下旬进行。
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按株行距20cm×10cm种植。
在初冬收割地上茎叶后,根茎留在原地作为种株。
1.2.3.2分株繁殖薄荷幼苗高15cm左右,应间苗、补苗。
利用间出的幼苗分株移栽。
1.2.3.3扦插繁殖5~6月份,将地上茎枝切成10cm 长的插条,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7cm×3cm进行扦插育苗,待生根、发芽后移植到大田培育。
[5] 1.2.4移栽
1.2.4.1移栽于12月上旬薄荷尚未萌发之前移栽,早栽早发芽,生长期长,产量高,品种采用薄荷“687”,选用白色、新鲜、粗壮、节短、无病害的根茎作种根,清除老根、黑根,截成7~10cm长的小段,开沟条植,沟深为6~10cm,种植密度分别为行距35~40cm,进行以单行不间断摆根种植,亩用种苗50kg,种苗亩株数达25000株。
种茎要随挖随栽、栽后马上覆土、踩实、浇水。
以防止失水干枯,提高成活率。
1.2.4.2摘心打顶5月份当植株旺盛生长时,要及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茎叶生长,有利增产。
1.2.5田间管理
1.2.5.1查苗补栽田间基本全苗后,应及时查苗,对缺苗或苗稀的点、片要进行补栽。
1.2.5.2中耕除草全苗后,行间中耕除草,株间人工除草,以保墒、增(地)温、消灭杂草、促苗生长。
封行前中耕除草2~3次。
收割前拔净田间杂草,以防其它杂草的气味影响薄荷油的质量。
1.2.5.3合理追肥看苗施肥,在苗高10~15cm时开沟追肥,每亩施尿素10kg,封行后亩喷施5ml喷施宝+磷酸二氢钾150g+尿素150g两次,最高亩施复合肥不超过20kg,防止施肥过多生长过剩,以防
242 --
采收前倒伏。
每次中耕后及时追肥,苗期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促早生快发;分枝期增加施肥量,氮、磷、钾搭配,提高枝叶产量;后期增施磷、钾肥改善品质。
1.2.5.4科学浇水干旱季节适时灌水防旱,雨季加强排水防渍,维持土壤的湿润,是实现薄荷优质高产的关键。
薄荷前中期需水较多,特别是生长初期,根系尚未形成,需水较多,一般15天左右浇一次水,从出苗到收割要浇4~5次水。
封行后应适量轻浇,以免茎叶疯长,发生倒伏,造成下部叶片脱落,降低产量。
收割前20~25天停水。
收割时以地面“发白”为宜。
1.2.6病虫防治
1.2.6.1病害防治薄荷主要病害是黑胫病,发生于苗期,症状是茎基部收缩凹陷,变黑、腐烂,植株倒伏、枯萎。
防治上可在发病期间亩用70%的百菌清或40%多菌灵100~150g,对水喷洒。
薄荷锈病,5~7月易发,用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叶片喷雾。
斑枯病,5~10月发生,发病初期喷施65%的代森锌500倍液,每周一次即可控制。
1.2.6.2虫害防治薄荷主要害虫有“造桥虫”,危害期在6月中旬左右、8月下旬左右。
一般虫口密度达10头/m2,每亩可用敌杀死15~20ml,喷洒1~2次,或用80%敌敌畏1000倍喷洒。
1.2.7适时收割6月底,当薄荷主茎10%~30%花蕾盛开时,抢晴天上午10:00至下午3:00收割。
收割时要齐地将上部茎叶割下,及时晒干即可,但在干燥过程中,要防止雨露与堆沤,以免霉烂变质。
薄荷收割过早会降低出油率,收割过晚,薄荷里呋喃含量增加,影响油的品质。
晒蔫的薄荷及时扎捆,待蒸馏炼油用。
晒到7~8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至全干。
以身干满叶,叶色深绿,茎紫棕色或淡绿色,香气浓郁者为佳。
1.3药材加工
1.3.1薄荷油的加工方法农村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蒸馏提取设备有蒸馏器、冷凝管、油水分离器。
薄荷收割回来后要先晒至半干,将茎叶装入蒸馏器中,再加1/3的水,盖紧密封后加热,最后从油水分离器中得到薄荷油。
一般100kg薄荷茎叶可出油1kg左右。
为了提高出油率,提取薄荷油的茎叶以现蕾盛期时收割为好,因为此是时薄荷叶中含油率最高。
1.3.2薄荷脑的加工将薄荷油放入铁桶中,埋入冰块(系由含1%食盐的水制成),薄荷油便可结晶成薄荷脑,再经干燥即可得薄荷脑粗品。
一般薄荷油中含薄荷脑80%左右。
2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1适时播种、整地
为了保证粮食丰收,须另择田块于5月底6月初进行塑盘育秧,水稻采用高产优质品种粤优938,每亩用种量为0.8kg、亩用壮秧剂1.5kg。
薄荷采收后及时进行灌水翻耕。
施足基肥,秧龄控制在35天以内。
2.2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应合理密植,种足基本苗,争取足够的有效穗。
种植规格20cm×30cm,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2万丛。
施肥坚持前促中稳后控,控氮增磷钾的施肥原则,一般亩施纯氮11~13kg,N∶P∶K= 1∶0.5∶0.7。
施足基肥,亩施碳铵25kg、过磷酸钙25kg;早施分蘖肥,水稻移栽后一周内施分蘖肥。
一般亩施国产复合肥25kg;第二次追肥(在水稻第一次花蕊分裂期)亩施尿素10kg、进口氯化钾10kg;巧施穗粒肥及根外追肥,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在增粒重的同时要控制后期的氮肥的施用,以免稻曲病的严重发生。
2.3水浆管理
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搁田,控制最高苗,提高成穗率。
每亩茎蘖数达20万时开始放水搁田,搁田视苗情宜重不宜轻,以增强后期的抗倒性,最高茎蘖数控制在每亩30万以内,扬花灌浆后,以浅水层湿润灌溉为好,收割前7天断水,切忌过早断水,以免影响二次灌浆。
2.4防治病虫
病虫害防治一般按杂交稻进行,重点做好稻曲病、稻瘟病、螟虫的防治,确保丰收。
在剑叶抽出至展开这段时间内,用井冈霉素常规用药量的加倍量防治1次(兼治后期纹枯病),在破口期结合防治螟虫,用井冈霉素加倍量再防治1次。
因为粤优938抽穗期拉得较长,所以对三化螟也必须进行2次防治,除破口期结合防治稻曲病防治1次外,过4~5天再防治1次。
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