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
1. (2分)下列四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孽根祸胎讳莫如深熏陶渐染三缄其口
B . 囤积居奇推陈出新退避三社亦步亦趋
C . 风调雨顺感恩带德再接再厉户枢不蠹
D . 哗众取宠凤毛鳞角甘之如饴黄粱美梦
2. (4分) (2020高一下·延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卑的人经常为自己辩解,辩解通常显得___△____。
因为他们并没有一定之规,没有坚定的信念,所以语气常常是犹豫不决,决定常常会在压力下____△_____。
他们通常活力不足而显得疲惫困倦,叫苦连天更是家常便饭。
自卑的人,难以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人说“不”。
说“不”这个能力,说难很难,有的人一辈子也说不出来,他们的一生,就是不独立自主的一生,选择被形形色色的潮流所___△___,行为被____△____的人所控制,时间被莫名其妙的事所分割,连感情也是禁锢混乱的。
();他们的手脚,不过是别人意志的复印机。
他们一生都在讨好别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肯定和承认,却不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机构,负责评判我们的生命。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除了迎合别人,就是表现出什么都不需要的麻木状态,远在生理的生命消亡之前,心理的生命已经被扼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苍白化更改束缚七嘴八舌
B . 懦弱化改变左右乱七八糟
C . 苍白化更改左右七嘴八舌
D . 懦弱化改变束缚乱七八糟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样的人,他们的头脑,不过是他人思维的跑马场,到了临死的那一天,也许才会猝然发现
B . 到了临死的那一天,这样的人,也许才会猝然发现,他们的头脑,不过是他人思维的跑马场
C . 他们的头脑,不过是他人思维的跑马场。
这样的人,到了临死的那一天,也许才会猝然发现
D . 这样的人,到了临死的那一天,也许才会猝然发现,他们的头脑,不过是他人思维的跑马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他们一生都在讨好别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承认和肯定,却不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机构,负责批判我们的生命。
B . 他们不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机构,负责评判我们的生命,他们一生都在讨好别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承认和肯定。
C . 他们一生都在讨好别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承认和肯定,却不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机构,负责评判我们的生命。
D . 他们一生都在讨好别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肯定和承认,却不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机构,负责评判我们的生命。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 .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 . 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利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D . 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09年江苏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职业供求状况》显示,专业技术类、服务类和办公室行政类岗位成为三大热门岗位。
4.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项中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席位常以左为尊,职位常以右为尊,如“归国,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B . 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
C . 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如“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D . 在古籍文献中,农历每月的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三十日叫“晦”。
5. (2分)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乐景写哀情”的一项是()
A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C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7高三下·襄阳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果说传统纸媒文学是小众的,①________;传统文学是厚重的,网络文学是轻逸的;传统文学是“烧脑”的,网络文学是悦人的;传统文学是作者的文学,②________。
类型化的网络文学更接近通俗文学,与大多数通俗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7. (4分) (2017高二下·蚌埠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已过.但粽子包装过度的现象仍可一说。
这很容易让人从中看见月饼包装的影子,其原因自然是利益驱使。
首先,这是粽子所扮演角色发生变化后的结果。
近年来,棕子渐成了一种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既然是礼品,就得讲究包装,你总不能把粽子放进塑料袋,然后提着走亲访友吧?其次,至少到目前为止,端午节只有粽子这一种时令食品。
而且年复一年,在形式上、口味上并无多大变化.商家们也只能在包装上下功夫了。
当然,不管端午节粽子走什么路线,最重要的还是质量要过关。
面对让人眼花的“贵族粽子”,很多市民并不领情.绝大部分人还是钟情于“平民粽子”,认为粽子吃的是口味,包装是次要的,千万不要走月饼的老路。
青岛香港中路一超市的销售人员说.买高档粽子的顾客大部分是送人的。
传统节日市场消费的主角还是平民百姓,一厢情愿的奢华与市场越来越远,这粽子的“味道”能好吗?国家三令五申限制过度包装.今天出现了“贵族粽子”,明天又会冒出个“贵族
××”来掏消费者的腰包,成为新的“包装污染”源。
过度包装几时休?青岛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则介绍说,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严厉查处在月饼、粽子、酒、保健品和营养品等商品中存在的过度包装、价格不符和搭售其他商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
还是从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包括月饼在内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并作出了强制性规定。
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上花架子式的包装将会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的简单包装更受人欢迎。
今年5月22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国家粽子行业标准,该标准对粽子的产品分类、卫生指标、标签包装以及运输、储存和销售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据了解,“标准粽子”除了对外包装需有标“SB/T10377”标签外,还对粽子的含义作了明确界定,规定水、糯米等17类粽子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据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该《标准》并不是国家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执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节选自《半岛都市报》)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粽子“奢华”原因的一项是()
A . 食品厂、零售商等利益的驱使影响粽子的包装。
B . 棕子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既然是礼品,就得讲究包装。
C . 粽子在形式上、口味上并无多大变化.商家们也只能在包装上下功夫了。
D . 许多厂家在保证粽子质量过关的基础上,为增加销量开始讲究包装。
(2)以下叙述不属于“限制‘贵族粽子’这一现象继续发展”的一项是()
A . 国家工商总局要求严厉查处在月饼、粽子、酒、保健品和营养品等商品中存在的过度包装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B . 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国家粽子行业标准,对粽子的产品分类、卫生指标、标签包装以及运输、储存和销售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C .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上花架子式的包装将会逐渐减少。
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的简单包装更受人欢迎。
D . 有关部门规定了“标准粽子”的外包装需有标“SB/T10377”标签,并规定水、糯米等17类粽子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3)下列对报道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篇报道“一事一议“:一事指警惕奢华粽子出现;一议指各部门应加以重视,不能让它泛滥。
B . “贵族粽子”的现象已经出现,如不及时加以限制,就会重蹈“豪华月饼”的覆辙。
C . 面对让人眼花的“贵族粽子”,绝大部分人还是钟情于“平民粽子”,是因为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D . 业内专家认为: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的简单包装将会更受人欢迎。
8. (20分) (2019高三上·泸县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丽乡村
芦芙荭
那天早上,他刚一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
这些年,电视台和他有很多合作,他和总导演都合作成朋友了。
他一看到总导演,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又要我找赞助?我都成了你们电视台的钱袋子了。
总导演接过他递过来的烟,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说,你说说,你除了钱,还能育什么?开过玩笑,总导演才言归正传,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
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这一次,不要你出钱,但你得给我们帮帮别的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
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
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
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
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
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你要我做什么?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的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
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
你的老家你知道。
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
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成了空村。
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
他说这我知道。
总导演说,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你想想,一个有人声有狗叫又有炊烟的村子出现在电视里该是多么美的画面呀。
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
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这事还真是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
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
他答应所有人、回村拍电视那几天生意上的所有损失都由他来承担。
事情总算定了下来。
今天还有一个意外之喜。
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
假。
为了还原生活,他还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
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
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
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
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
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
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呢。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
昨天晚上他已想好,和大伙儿商量一下,这个春节就在村子里过吧。
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
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
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
他们是在准备回城了。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
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
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小见大,通过人们回村拍纪录片的故事,反映了当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引人深思。
B . “这事还真是个事”,借人物心理反映进城人员“回乡难”的社会现实,也说明“他”的能力和威望不够。
C . 离乡的人们又回到村中,“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说明人们骨子里还是有着对于乡村的热爱与眷恋。
D . 小说中的“他”与受邀回多的人们一样,都是长期在外的羁旅客,但是对故多的情结却又有差别。
(2)如何理解题目“美丽乡村”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虽简短但耐人寻味,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9. (16分) (2020高三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恤民亭记
(明)杨守陈①
输林院之堂之西南隅有亭焉,益前入所建以备游燕之娱者。
近岁院政久敞,垣宇多隳。
余既视篆② ,稍稍缮茸,惟亭尚完,未之及也。
俄而吴民之输廪米者麇至,余为之虑之。
盖恒岁输者,奴侩胥隶率附势而邀其贿,以米昼暴之衢途,为舆马所践,或雨潦漂之;夕敛之门庑,复为奴隶所窃无算,朝夕忧劳,累月不克入廪。
其苦甚矣,而莫之恤也。
于是余揭榜禁奴侩胥隶严甚,莫敢犯。
暴米于亭前之小庭与院后之大庭,夕覆以苇席而不敛,晨卷席而又暴之,栖民于庭后之斋庑,闬闳深严,舆马、奴隶莫敢至。
又幸无雨潦,不逾月而廪完,民苦乃小纾焉。
嗟乎!民之苦不可胜道也。
余家本农,备谙民苦,姑举其田赋一事略言之。
搀青刈禾,未及一饱,而催租之吏已至。
叫嚣隳突,摧窗败扉,为之献酒肴,奉钱帛,获少宽假。
后至者益悍,遂詈棰执缚以见官。
官又棰之流血,或见骨,必罄赀破产以输之。
岁凶则虽鬻子女,犹不能给。
其纳税之苦若是。
若夫输税于京者,则买舟越江淮、逾河泗以抵潞,远数千里,帆风雨统,月星晨夕不得宁。
闸阻滩胶,进寸退尺,势豪者又鞭挞驱逐而先之。
或被盗劫其赀,或罹风恶水险,而臭厥载,计虽破家莫能偿,徒号啼于川澨,甚或遂葬之鱼腹。
其水漕之苦若是。
及川路既穷,又赁自郊而奔城,丑兴亥息,驰数百里,枕土饭沙,冒尘坌风雨,面黧骨柴,虽故旧莫能识。
或为盗所劫,或驴仆车翻,委米于泥涂不可拾。
其陆挽之苦若是。
幸而入城,宜可庆矣,而输廪之苦,又有如前之所云者。
鸣呼!天树君而建官,惟以为民也。
今官荷君恩幸,不与民偕苦,而坐享饱暖之乐。
其所饱粒米莫非民之膏脂也胡不少怜其民而稍恤之且纵侩胥隶隶椎剥之何其忍耶民易虐天难欺吾未知其终免否也。
鸣呼!民乎民乎,可无恤乎?官乎官乎,可自娱乎?余欲以前所虑而行者为常法也,故名亭曰“恤民”,而为记以自省,且以告后之人。
(选自黄宗羲《明文海》,有删节)
[注]①杨守陈(1425-1489),字维新,宁波府鄞县人。
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
②视篆;掌印视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余为之虑之虑:考虑。
B . 累月不克入廪克:能够。
C . 或被盗劫其赀货:通“资”,钱财。
D . 且纵奴胥隶椎剥之椎剥:残酷搜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盖前人所建以备游燕之娱者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 . 夕覆以苇席而不敛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 . 天树君而建官缇骑按剑而前
D . 且以告后之人且何谓阁子也
(3)作者为何将亭子取名为“恤民亭”?请简要分析。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其所饱粒米莫非民之膏脂也胡不少怜其民而稍恤之且纵奴侩胥隶椎剥之何其忍耶民易虐天难欺吾未知其终免否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家本农,备谛民苦,姑举其田赋一事略言之。
②或为盗所劫,或驴仆车翻,委米于泥涂不可拾。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0. (6分) (2019高二下·舒城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水伤稼
(唐)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残霞成绮月悬弓”一句将霞比罗绮,月比弯弓,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薄暮画面。
B . 三四句写夜间秋风大作,水灾骤至,“浮天水”三字写出了江村顿成泽国的境况。
C . 第五,六两句描述的内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情感也很相近。
D . 全诗从登楼四望落笔,由所见写至所思,情感起伏跌宕,委婉曲折,却脉络清晰。
(2)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11. (6分)(2016·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故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1)第一则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基本原则:________。
(2)简述你对法家“刑过不避大臣”和儒家“刑不上大夫”两个观点的理解。
七、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12. (4分) (2018高三上·南宁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宮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琵琶行》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3)《春望》中杜甫感叹兵荒马乱之时书信难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20高三下·临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庚子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神州大地横行肆虐,是大自然对中华民族发起的挑战,也是对全人类进行的严峻考验。
停学在家,停工守家,停行归家,当“停”成为人们这段特别岁月的主旋律,
那“不停止”的思考便显得弥足珍贵。
以“抗击疫情,我思我想”为主题,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0分)答案:6-1、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考点:
解析: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答案:9-5、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七、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考点:
解析: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