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临床路径干预在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第08期 科学养生
182
论 著
探究临床路径干预在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徐霄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路径干预在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手术患者90例,按照手术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45例,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结果 分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临床路径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医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临床路径干预;脑动脉瘤手术;临床效果;并发症;住院时间[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A
动脉瘤属于高发性颅内血管疾病的一种,临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若不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得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

临床路径干预是一种能够提前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制订科学护理计划的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预后和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笔者特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部分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上述时期90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9.30±4.72)岁。

对照组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0.78±4.11)岁。

本次研究患者均符合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标准,排除存在其他器官疾病者。

两组患者在临床疾病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为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谨遵医嘱用药、病房环境定时清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干预护理,主要措施为:①组建护理小组。

由主治医师为小组组长,选择护理技能优秀、工作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组建临床路径护理小组,小组定期开展护理技能培训和患者病情发展研讨会,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②术前护理。

由责任护士负责带领患者进行术前相关检查,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工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发展情况和手术注意事项,并向其分享以往治疗成功案例,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提高治疗依从性[2];③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积极配合主刀医师工作,还需注意患者隐私保护和保暖护理,做好患者输液工作;④术后护理。

手术后在患者尚未清醒时,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患者清醒后需及时帮助其进行体位调整,获取舒适的体位,做好饮食计划干预,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以免发生营养不良;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以免形成压疮或静脉血栓;为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能够自主咳痰患者鼓励其主动排痰,对于无法自主排痰患者可为其提供吸痰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根据其身体素质制订简单的康复训练计划,如散步、太极拳等,并根据病情发展和身体康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消费比较。

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住院时间、消费进行统计并作出分析;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护理过程中,准确记录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切口感染、穿刺部位出血、肢体麻木等并发症,并作出比较。

并发数发生率=并发症例数/n×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 <0.05表示。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使用(x ±s )和(%)表示,分别使用t 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消费情况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消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n ,x ±s ]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消费观察组4515.47±4.31①25347.55±842.66①对照组
45
28.44±5.09
40548.44±745.19
注: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
分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2(4.44%)例,对照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9(20%)例,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
组别例数头痛切口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肢体麻木发生率观察组451(2.22)0(0.00)0(0.00)1(2.22)2(4.44)对照组453(6.67)1(2.22)1(2.22)4(8.89)9(20.00)注: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出现瘤状突出,造成脑动脉壁局限性异常扩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动脉硬化、伤口感染、高血压等,患者发病后病死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有效地护理措施已经成为脑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一部分,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能够确保护理和治疗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围术期干预,以此达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3]。

朱聿莲等[4-6]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脑动脉瘤手术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的患者(P <0.05)。

此次研究笔者发现,临床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消费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

本次研究结果与朱聿莲等学者的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干预护理应用于脑动脉瘤手术治疗过程中,可明显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翠梅.临床路径护理在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45-246.
[2]喻蓉艳,张超,范仉金,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动脉瘤介入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5):82-83.
[3]马静,马蕊,杨权.临床路径在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209-210.
[4]朱聿莲.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18):101-102.
[5]周菊芳. 临床路径护理在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1):158-158.
[6]孙勇. 颅内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探究[J]. 今日健康, 2016, 15(6):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