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商品的包装并不陌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
验,但孩子们却很少从数学的角度予以关注,更谈不上从节省的角度去探究包装的学问。

因此,可以说本课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一节带有浓郁生活色彩的数学课。

二、教材分析
《包装的学问》是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数学好玩”中的一节综合实践课。

教材创设了“包装”的情境,其主要意图是通过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
小的最优策略。

培养了学生的节省意识,渗透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三、教学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知识,探究多个相同的长方体叠放最节
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最节省包装纸的道理,探究最优的包装策略。

六、教具准备:课件、四个相同的长方体。

七、学具准备:两个相同的长方体。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时间: 2 分钟)
师:陪伴我们学习与成长的好伙伴淘气马上要过生日了,孙老师给他准备了一盒糖果,如果这样送给他,我觉得不好看,我想把这个糖果包装一下,那同学们帮老师想一下,包装这盒糖果用多大的包装纸,也就是求什么呢?
生回答:也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们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了,你们还记得不?谁来说一说?
生回答。

老师接受你们的建议,包好后把这盒糖果送给了淘气,淘气吃过后觉得味道特别的好,刚好想买两盒寄给台湾的好朋友,那么孙老师想问一下,这两盒糖果还是一盒一盒包吗?
生:两盒包在一起。

师追问:为什么两盒包在一起?
生:把两盒包在一起节约包装纸。

看来包装还是有学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包装与物体表面积的关系,揭示本节课所探究的数学问题是物体的表面积。

同时复习旧知,为后面探究包装的学问做好准备。

(一)探究新知。

(时间:15 分钟)
活动一:包糖果
(1)刚才我们已经说了把两盒包到一起,那么包到一起都可以怎么包呢?同桌两人互相讨论,摆一摆,说一说。

生汇报。

指名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摆一摆说一说,通过摆一摆发现有三种不同的方案。

师追问:你们觉得哪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呢?
生回答:第一种。

(2)那么,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到底是不是第一种最节约包装纸。

现在小组内分工完成这三种计算方法。

反馈汇报: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组计算的结果。

(3)质疑:除了用计算的方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判断哪种包装方案最节约包装纸呢?
学生小组交流,寻找问题答案,反馈汇报。

预设:生1: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

生2:我发现三种方案在拼的过程中,拼成后长方体的表面积都比原来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两个面,那
么减少的面的面积越大,拼成的图形的表面积就越小,所以
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能节省包装纸。

……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思考和动手操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训练了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来解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二:包磁带(时间:20 分钟)
两盒糖果你们会包了,磁带呢?我这里有4盒磁带,将4盒磁带包成一包,你能想出几种包装方法,拿出学习单,用草图把你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

课件出示课本第81页四盒磁带情境图。

1.引导:先想一想,再用草图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交流:在小组里选出画得较好的草图,全班展示。

汇报,引导学生回答:一共有六种包装方法。

2.课件展示六种包装方法。

通过观察会发现其中有两种方法比较浪费包装纸,所以不用去计算。

3.那么现在就剩下四种方法,四人小组,每人选取其中一种,并计算它的表面积,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学习单上的表格。

课件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算一算,填一填”。

(1)反馈汇报
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表格填写结果。

(2)分析比较:根据表格中所填写的数据,分析一下,选用哪种方法更节省包装纸?生回答。

(3)师:如果不借助表格,你还有什么方法判断哪种包装最节约包装纸呢?(课件演示)
4.交流体会。

(时间:2 分钟)
(1)提问: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

(2)师小结:一般情况下,把最大的面重叠在一起,最节省包装纸。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包装方案的基础上,过渡迁移到学习四个相同的长方体包装的方案,让学生感受到长方体数量不同,包装方案也不同,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全课总结:(时间:1 分钟)
包装虽然是个小问题,可是学问真不少,实际生活中、在包装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些其他因素,比如说要留出接头处、有时还要考虑美观、便于携带等,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

九、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能节省包装纸。

十、教学反思
《包装的学问》是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数学好玩”中的一节综合实践课。

我在教材中创设了“包装”的情境,其主要意图是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
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反思整个课堂,我使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我创设了给淘气送生日礼物以及淘气给好朋友寄礼物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从包装一个长方体引入旧知,揭示课题;到包装2个、4个相同的长方体,让学生由浅到深的学习新知,从而知道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省包装纸。

各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层次递进。

3.学生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性,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引导利用学生画图的方法,从中找到不同的包装方法,培养了学生多元化解决问题。

5.整堂课思路清晰,仪表大方,教态自然,充分的受到学生的信任。

当然本节我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如:激励性评价语言单一等,有待今后继续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不断地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