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反思
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反思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反思
在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已经开始探索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也不断推进。

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工程,信息技术与各门课程的整合,已经日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我校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学校,承担了省“现代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已经实现了班班通电脑,具备了进行网络教学的条件。

学校在去年成立了课题实施的相关领导机构和协作小组。

我作为研究小组的成员,分担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整合的研讨工作,启发很大。

以下是我进行实践的情况和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初步尝试
去年12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以后,感受很多,在新学年开学以后,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以中国历史第四册的《长征》为题,上一堂网络探究课。

以下是我的《长征》一课的: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在问题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个体能够更好的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
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解释新事物、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即对原有结构进行修正和补充。

在《长征》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齐读小学时就已经学过的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激发其好奇心,然后准备一组红军长征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对这一事件产生感性认识,进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2、确定角色、分配任务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将学生随机分成5人一组,每组安排组长一名,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如下:
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回忆在长征途中的最难忘的一段艰苦历程。

随军记者:对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进行报道,并说明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长征中的摄影师:将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些重大情景拍摄下来,并制成幻灯片演示。

历史学专家:阐明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长征参与者、起止时间、路线图、长征途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地理学专家:根据所学习的各方面知识,考察当年长征路线及沿途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气候情况。

同时要求每个小组最后推选出一名优秀成员,在全班交流自己
的学习成果。

3、搜集资料、自主探索
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以后,学生就可以对所要调研的问题上网进行资料搜集。

为防止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信息迷航”和“认知超载”,我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参考的网络资源,将“长征”的多媒体放在网上同相关的网页和网站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