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新人教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
知道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
4.会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透镜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老花镜,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让学生动手在阳光下找凸透镜的焦点,并量出凸透镜的焦距,理解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鼓励学生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障碍、艰辛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学准备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
教学设计
4。
认识主光轴和光心
教师讲解主光轴和光心:
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做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
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
2。
演示:利用光具座演示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
3.练习:用光路判断透镜的类型
播放动画
(三)焦点和焦距
用多媒体课件模拟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光路图,并讲述焦点和焦距。
看用怎样的方法表示
透镜对光的作用更合
适。
学生根据画面内
容分析光路,确定光线
经过透镜是被会聚还
是发散,从而确定通
过的透镜是凸透镜还
是凹透镜.
观察、理解.
明确方法步骤,
分组实验、操作,并
分析原理。
学会用物理模型
来反映实验现象.
使学生对会
聚作用和发散作
用有更深地理解.
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及应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
光线发散,它没有实焦点。
但通
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
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
透镜的虚焦点。
播放课件:凹透镜的焦点和
焦距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拿一两个凸透镜试一
试,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
距。
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
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
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
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
到凸透镜的距离.
方法(2):在光具座上,
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上,
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到光屏上很
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
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2。
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
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
会聚作用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
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
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三、检测与小结
(一)检测
检测卷或投影。
(二)小结
组织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
内容进行小结.
完成检测题。
讨论、归纳出本
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结
构图。
对教学目标
的检测.
四、布置作业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
第1节透镜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3。
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焦点和焦距
1。
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2。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