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5. C 6. D 7. B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近50年来,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先减少后增多,由于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导致春季径流量也呈减少趋势,A错;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总体变化不大,说明夏季径流总体变化不显著,B错;秋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可知秋季径流量呈减少趋势,C对。冬季径流量先略增后略减,总体略增,可知冬季径流量有所增加,而不是一直增加,D错。故选C。
【点睛】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村落的卫星俯瞰图,在村落中间有些区域有成片的树木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图中村落中间成片树木分布区的规划用地类型是( )
A.耕地B.林地C.住宅用地D.公共设施用地
4.村落中间成片树木出现的原因是( )
A.美化居住环境B.增加乘凉环境C.外出打工,种树增收D.无人居住,农宅废弃
【答案】3. C 4. D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村落中间树木分布于住宅之间,形状、大小与住宅相同,应为住宅用地,C正确;耕地分布于村庄外围,A错误;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为林地,B错误;公共设施用地是各种设施用地,D错误。所以选C。
【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村落中间出现的林地为住宅用地,为无人居住的住宅废弃之后,人们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种植的树木形成的,D正确;美化居住环境、增加乘凉环境、外出打工都不是导致村中住宅用地树木出现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公共建设用地,是与常住人口规模相对应,为居民服务和使用而修建的,是各种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及其院落的占地面积、绿地和停车场等。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海拉尔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附近,降水是该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流域冻土退化严重。近50年来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冬季径流量有所增加。下图示意近50年来各季节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近50年来该流域内各季节径流量变化的特点是( )
A.春季径流量先减少后增多B.夏季径流量先增多后减少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天气、海拔等,天气晴朗,云层较薄,太阳辐射越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辐射也越强。反之阴雨天气和海拔较低的地区太阳辐射弱。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烈。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全球占比37.8%.稀土产业链由原矿采选(上游)、冶炼分离(中游)和加工应用(下游)3个环节构成,我国在上中游环节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万吨。左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状况,右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形成“带食日出”景象密切相关的是( )
①地球的自转②地球的公转③月球的自转④月球的公转
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仅考虑天文因素,与北京某地(116°E,40°N)相比,天文爱好者在潍坊某地(119°E,36°N)看到“带食日出”景象时的( )
A.时刻较早,方位偏北B.时刻较晚,方位偏南
【6题详解】
读图可知:春季径流比重1990年后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是由于夏、秋径流比重迅速下降,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是夏秋季节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降水减少是夏秋季节河流径流减少的主要形式,D对;春季径流量总体减少,A错;春季气温异常升高,蒸发量大,会使春季年径流比重下降,B错;冬季降雪量增多,到了春季径流量会增大,与春季径流量减少矛盾,C错。故选D。
泰加林即寒温带针叶林,冷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着大片泰加林,主要树种是高大的兴安落叶松。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冬季风③地形④河流
【7题详解】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流域冻土退化严重。大量的地表水下渗变为地下水,冬季河流水位低,地下水补给河流,导致冬季河流径流量显著增加,B对。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不会影响冬季河流径流,A错;东北地区无冰川,C错;海拉尔河流冬季气温低、降水少,且图文信息并没有反应冬季降雪量增加,D错,故选B。
C.秋季径流量呈减少趋势D.冬季径流量一直增多
6.该流域春季径流比重1990年后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降水量增多B.春季气温异常升高C.冬季降雪量增多D.夏秋季节降水减少
7.推测近年来该流域冬季径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B.地下水补给增多C.高山冰雪融水增多D.冬季降水量增多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月6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看到了“带食日出”。“带食日出”是日偏食的一种景象,初升的红日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就缺了一块儿。下图示意某天文爱好者在北京某地拍摄的“带食日出”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13题详解】
加大稀土开采力度,不利于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A错;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一方面出口稀土初级产品比工业制成品价格低,一方面不利于国家战略储备,B、D错;加大技术投入,促进稀土产业升级,可以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增加稀土附加值,C对。故选C。
【点睛】对非可再生资源: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其依赖程度;④加强勘探,增加可采储量;⑤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⑥建立储备体系。
C.时刻较早,方位偏南D.时刻较晚,方位偏北
【答案】1. B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带食日出”与地球的自转有关,①对,②错;“带食日出”是日偏食的一种景象,而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发生的,③错,④对,B①④对,故选B。
【2题详解】
1月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潍坊较北京昼长,且相对位置偏东,所以日出早,B、D错;潍坊纬度较北京纬度低,该日潍坊较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所以潍坊较北京日出位置偏北,A对、C错。故选A。
C.在迎风海岸发育显著D.碎屑物质堆积较多
9.珊瑚礁槽沟底部无珊瑚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较弱B.水温偏低C.浮游生物少D.水流磨蚀强
【答案】8. C 9. D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珊瑚虫的生长需要浮游生物等作为食物,而浮游生物等需借助风浪搅动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珊瑚体在迎风海岸,营养物质丰富,珊瑚礁生物生长速度快,因此珊瑚礁坡脊在迎风海岸发育显著,C正确;珊瑚礁坡脊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属于生物沉积,不是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A错误;由图可知,珊瑚礁坡脊延伸方向与海岸大致垂直,B错误;由“珊瑚礁脊槽地貌由相互平行、活珊瑚密集生长的线状的脊与其间碎屑物质堆积的槽共同组成”可知,槽沟碎屑物质堆积较多,坡脊碎屑物质堆积较少,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珊瑚礁脊槽地貌多发育在浅水区的波浪高能带,珊瑚礁槽沟底部坡度较大,在风浪影响下,受水流磨蚀强,生存环境不稳定,因此无珊瑚生存,D正确;该区域光照、水温、浮游生物差异较小,不是珊瑚礁槽沟底部无珊瑚生存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点睛】珊瑚虫的生长往往受水温、盐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入海口可能改变盐度和光照条件,从而影响珊瑚的生长。河流入海口淡水注入量大,海水盐度偏低,可能不适宜珊瑚生长繁殖;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泥沙,海水比较混浊,海水光照条件差,可能影响珊瑚生长繁殖。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计划采用的地方太阳能保证率高,表明当地太阳辐射强烈且太阳照射时间较长,冬季严寒漫长的地方,日照时间短,故A错;当地太阳能保证率高,表明当地太阳辐射较强,太阳照射时间较长,则晴天多,降雪天不多,云层少,因此日温差大,B正确、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供暖季为150天,表明当地冬季并不温和,故D错。故选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稀土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我国虽拥有大量的稀土资源,但消费量、出口量大,导致稀土储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实现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A对;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并没有采取改善环境的措施,B错;材料中“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说明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生产量大,所以实行开采总量的控制不是因为开采难度大,C错;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导致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D选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D错。故选A。
12.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
13.我国稀土产业应( )
A.加大稀土开采力度B.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
C.促进稀土产业升级D.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
【答案】12. A 13. C
【点睛】气候变暖会导致冻土退化,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下降,加剧草场退化,导致冬季河流径流量增加。
珊瑚礁脊槽地貌由相互平行、活珊瑚密集生长的线状的脊与其间碎屑物质堆积的槽共同组成,多发育在浅水区的波浪高能带。下图示意西沙珊瑚礁脊槽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珊瑚礁坡脊( )
A.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B.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北部有些地方的泰加林树木出现自然倒伏现象,这些地方很可能( )
A.永久冻土层埋藏深B.气温升高趋势明显
C.降雪过多使树冠积雪多D.雨水或河水浸泡时间长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大兴安岭东侧泰加林分布纬度高于西部。由材料可知,冷湿是泰加林生长的必要条件。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对冬季西北风形成阻挡,东部较西部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因此泰加林分布区的纬度较西坡高;大兴安岭以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风携带暖湿气流被大兴安岭阻挡后,沿山坡爬升,在东坡形成地形雨,利于泰加林的生长。综上所述,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和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A.保证供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B.采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
C.储存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备用D.降低供暖系统的安装成本
11.计划采用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该地冬季( )
A.严寒漫长B.日温差大C.降雪天多D.温和少雨
【答案】10. A 11. B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阅读材料,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主要依靠的是太阳辐射,但是太阳辐射能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的,可能受到天气或地球公转的影响导致其无法使用,因此配套燃气壁挂炉,保证能供暖的持续使用和稳定性,故A正确;采集太阳辐射热量主要靠的是集热板,不需要燃气壁挂炉,故B错;燃气壁挂炉不能储存热量,故C错;供暖系统安装燃气壁挂炉,是增加了系统组件,同时增加了成本,故D错。故选A。
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下图)是对太阳能的新型利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给室内供暖,通常该系统还包括燃气壁挂炉。我国某地太阳能保证率(指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热量占系统总热负荷的百分率)为60%,供暖季为150天,计划采用该系统进行室内供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通常离不开燃气壁挂炉的主要原因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