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范文500字(精选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作文
清明节作文范文500字(精选1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作文范文500字(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节作文1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
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
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
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
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
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
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
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
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特别是外公离去后,这感觉更加强烈了。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特别的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
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
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
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
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
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
的更加强烈。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他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清明节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间过得飞快,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有到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
今年清明这一天,天气特别好,可不像诗句上说的那样。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去扫太爷爷的坟。
刚出门时,感觉心情特别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刚出笼的小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上山扫墓。
可从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没我这么高兴,也许是去扫墓的原因吧。
在山脚下,我觉得与别的上没什么两样,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样了。
那里杂草丛生,杂草高出了我一个头。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太爷爷的坟墓前,在坟墓的周围到处是一些树枝与杂草,它们仿佛懂得扫墓人的心情似的没有生机。
我们先把坟墓的周围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坟墓上用些小泥块压上黄纸,摆上供品,点上香,我们轮流给太爷爷磕头。
爷爷在坟前念念有词,报告着这一年来家里的大事,还请太爷爷保佑全家大小平安。
我想:在此长眠的太爷爷一定听到了我们的话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最后,我们在坟墓前的空地上把纸钱烧了,等烧完了还用带来的水灭了火星。
因为太爷爷坟前有一座凉亭,我们就坐在凉亭里吃东西。
爷爷还把吃完的蛋壳撒在坟墓上,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呢?”爷爷说:“表示祖先与我们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这嘛,怎么会和我们在一起呢?也许他活在爷爷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最后爸爸再检查了一遍,我们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心情非常轻松。
回来时我想:原
来清明节是表示对先人的怀念日,也是家庭团聚,也是踏青赏春的好机会。
今年的`清明节我过得特别有意义,明年我一定再来扫墓。
清明节作文3
不知不觉间清明已到来。
天,忽然放晴了。
抬看清明的阳光,有些莫名的暖。
这个城市,总让人摸不清季节的来去。
在想,今天,是否也应该牵挂着某些人?
记忆里,有他,就总有那株木棉,他就像是那株木棉,守护着只属于他的春天。
恍惚间,他已经离开我们十年有多。
细想他留下的就只剩下那副瘦弱的面容,若非看会从前的照片,还真难用散落的记忆碎片拼砌会他的轮廓。
非常久没想起他了,好像已习惯了他的不存在。
每当看到他的照片,已觉得相中人不再是当年熟悉,亲切的他了。
往日的点滴渐渐泛起涟漪……他非常严格,总是用这套准则来要求我,但他也非常宠我,几乎都顺着我的心意。
有时候他非常固执,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动干戈,但有时候他也非常开明,别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他可以坦然面对。
还记得他走的那天,我看到的是他剩下一个躯壳的身体被推进熊熊焰火时安详的面容,那种旁人难以理解的宁静,大概是我们人生终点站的专属品吧?!
那都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现在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我们的愉悦,他无法分享,我们的悲伤,他无法分担。
只有一个被夕阳拉得长长的影子流连在我们身旁。
“那些山真美!”妹妹兴奋地说。
我扭过头看看,车窗外是一片葱葱郁郁的绿,颇让人心旷神怡。
重重叠叠的叶子像一道翡翠,为天空的尽头镶上了一道绿边,幽深的山林像是呢喃着密语,让人倍感窥意。
蓦然,一树木棉映入眼帘,殷红的星星点点桠杈于伟岸的树干中。
“我们来看你了!”
清明节作文4
云遮艳阳雨绵绵,湿红落英惹人怜。
往年的清明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渲染着迷蒙黯然的气氛,勾起人们的忧愁跟悲伤。
幸运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终于肯放了一点晴,我们一路人,出发准备去扫墓,但更多的是兴冲冲地去寻觅春天的芳踪。
车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将我们包围其间,田野里的油菜花衬着天空的光辉,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堂皇,没有玫瑰那样绚丽。
没有工笔雕琢的刻意,也没有浓墨重彩的痕迹,只轻轻几笔,就勾画出春的律动。
多想驻足,漫步到那无际的花海中去啊。
但是还有任务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来沿途会遇见更多的春景。
下了车,一棵桃树,终于来到我的眼前,粉红的花儿,已经被昨日的雨浇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个个含羞娇美的女子,纷纷投来盈盈的笑意。
走在记忆中的崎岖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个山陵,两旁仍是一年四季清丽的草儿,还有点点细细羞羞的小小野花。
淡淡的紫色花朵,黄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丛丛,散落在草儿之中,交相辉映,一片繁盛景色。
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路边有一些棉菜,说是可以做清明团子的东西。
在绿叶外面好似是裹了一层绒毛,这样看上去好似是银白色的,绿叶之间的花呢就似米粒一般大小,是黄色的。
我弯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软,那么娇嫩。
我们埋头摘棉菜,虽说不是满载而归却也已是收获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似一把大交椅。
经历了一年的风吹日晒,这里布满了杂草跟一些蜘蛛网。
大家都动起手来清理,我看自己帮不上什么忙,罢了,还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
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软的泥土上,一种不知名的花儿映入眼帘,是白色长条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后来知道说这种花是可以止血的。
祭奠过后,我们就带着一路春色准备启程回家了。
远远地,挥手再见,春色明年我们再来。
清明节作文5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爷爷从家中出发了。
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太太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
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太太有关的事迹。
她长什么样子?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
我问妈妈:“妈妈,我见过太太吗?待我好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我也没见过,应该很早就去世了吧。
所以这……”
漫长的20分钟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上林湖,顿时天空中飘下了似花针的雨。
停好车,拿好工具,准备上山。
向远处望去,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条过道都挤满了,一点空隙也没有。
随着人群,我们缓缓移动着。
我发现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带着爆竹,香烛,纸钱等。
万一发生什么不测,那可这么办呢?
我们再次随人群而上,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上了阶梯,我们找到了太太的坟,跟往常一样。
这次我给经历了一个春秋风吹雨打的字上色。
我写着这一个个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还活着,那么该多好啊!这下我肯定与太太快乐的聊天……想到这我的欣慰的笑了。
妈妈与爷爷拿着镰刀,在坟旁边把杂草杂花清理掉。
我拾起坟沿边的杜鹃花,静静地将花插在太太的碑后,望去,犹如太太头上的装饰品。
这时妈妈爷爷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个坟边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点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祷,给予我们的祝福。
我转过身子,放眼望向蓝色的湖,上面还有一个个的涟漪,湖面上行驶着一条条的游船,它带着人们的祝福,带着人们的祈求,带着人们的希望……驶向远方。
清明节作文6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
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
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
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仅是白天放的,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
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
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
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
插柳。
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
射柳。
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
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
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采茶。
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
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
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非常多非常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清明节作文7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
又是一年清明节到来,清明节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有各种习俗,这一天大家都在进行各种活动。
我来到外公家,外婆正在制作清明果,看着就叫人眼馋。
我和妈妈去洗完手后,也就参与进去了。
前部分由于我笨手笨脚的,也不会做,就在旁边记着做法:先准备各种味道的清明果馅;再把艾叶用热水焯,压出苦汁,后又放入凉水冲洗,反复两遍;然后加一点调料,将艾叶在锅里煮烂。
然后我便可以动手制作了,将艾叶连汁一起和糯米粉反复搅拌、揉匀。
之后再将其搓成条,分成很多小块,将馅填入,最后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捏成各种形状了:外公外婆都将其捏成饺子形状,我不断尝试,总算有一些饺子的形状了,到后来,一个比一个好。
外公外婆
也都夸我聪明,我都不好意思了。
之后我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我在网络上查询的关于清明果由来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农民帮他化装成农民模样。
没有抓到陈太平的清兵在村里添兵设岗,检查每一个出村人,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食物。
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便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身上都染上了绿颜色。
他顿时计上心头,采了些艾草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青溜溜的米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
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也就形成了现在吃清明果的习俗。
没多长时间,清明果便蒸好了,我挑了最喜欢的芝麻味,也许是自己做的吧,特别好吃,特别香,心里也特别高兴。
清明节作文8
今年又逢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我、弟弟、爸爸与妈妈还有奶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太公、太婆与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
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
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与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与小爷爷的合墓前。
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与花篮上。
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与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
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
”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太公、太婆与小爷爷你们“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与绿树繁茂的山林。
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心里想:以后,我每年都来!
清明节作文9
今年的清明节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人多车多。
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非常繁忙,大街小巷,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把一个本来不大的小山城堵个水泄不通,上山的路上竟然到处都堵车。
扫墓、上坟,这是人们怀念故人、传递爱心的传统文化习俗。
但清明节好象超过春节的热闹程度,不得不让人有点想法了。
清明节上坟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上坟的人哭着脸的少,面带恬淡微笑的人多。
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是说上坟的人心情是悲痛和沉重的。
但现在上坟的人流中有大部分以上的人是面带微笑的,这与早晚上下班的人流紧张与疲惫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墓地上也有哭泣的,但那都是些刚刚失去亲人没多久的,哭泣大多都是很短暂的,也许这就是现代人的观念。
毕竟“人死如灯灭”,生生死死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已经把死亡看的很淡、很淡,所以即便是在墓地,也不觉得这就是悲伤之地。
在上坟祭祖扫墓的人流中,一群群一对对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他们或是微笑着打着招呼,或是微笑着边走边交谈,全然没有为地下之人悲伤的心情,他们更多的是互相问候着家常里短、人情世故、过去未来……总之,愉悦的表情伴随着扫墓人,全然没有诗人杜牧描述“欲断魂”的神色。
人们真的把祭祖扫墓看成了放松心情的日子。
人生有苦有乐,活着的人的确不需再为死去的人悲伤,而应该为死去的人高兴,因为他
们终于脱离了人生的种种苦难了!——不知这样理解对吗?不知道清明节去扫墓的人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感想呢?
清明节作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放假既是休息也是怀抱沉重的心去祭祀。
我们家的习俗是:低于18岁的儿童是不能去祭祀,但是在清明的一天也不能太过开心了。
我只去过一回祭祀的地方,也只有那仅仅的一回。
妈妈她们怕我害怕。
之后,便不让我去了。
我只记得那天,路上到处都是人拿着纸钱,那时候是8点到8点半的时候。
小卖店都已经是热闹翻天,在里面的人并非全部都是买小吃的人。
自然也有买纸钱的人。
买纸钱的人占据70%买小吃的占据30%。
所以这一天无论是哪个大人都会去祭祀。
这种情景真对应《清明》诗里的一句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的人虽不像诗里的人那样夸张。
只是拎着许多东西在马路上走,但也并非高兴。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
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为了身边的,离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你身边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千万不要等到人没了才想起后悔。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既是念故人也可以笑对明天,今天沉痛,明天笑对会依然更好。
每个清明节心一定会有疼痛,这种痛不曾消失过,只会在无人时更显得真切。
清明里总会有一些花开,这些意象世界里清醇而多愁的花儿,一睁开眼睛和关闭视野都要流泪;也许这雨正是我无尽的伤悲的一场宣泄。
宣泄后,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