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物质溶解的量
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认识饱和溶液何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能够对典型物质的溶液进行相互转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归纳出相应的概念,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难点:从微观上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两液的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回答、分析并适时补充)
1.溶液的定义
2.空气是一种溶液吗?合金呢?
3.一定温度下,把10g氯化钠加入到1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6.7g氯化钠沉于杯底,此时溶液质量为
多少?
二、情景导入
有人说他把一麻袋白糖,融入一杯水中,所得溶液能甜死你?你相信吗?(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出在前面的学习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溶液。

一杯水能无限制溶解某种溶质吗?我们来观察几个实验。

三、演示[实验7-1]
让我们仔细阅读教材、理解饱和溶液概念、完成“检查站”和课后习题。

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参与交流,收集信息
两液的转化方法:指导学生实验。

让我们看有关溶液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各组交流)
板书设计:
课外拓展:查阅资料,了解过饱和溶液;让学生交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应用。

教学反思
1.本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并联系所学内容理解饱和溶液何不饱和溶液,但往往学生只注重“溶”或“不溶”,而忽略前提条件及落款的这种,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暴露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纠错、改错训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今后质量分数的计算打下初步基础。

2.两液的转化问题为中考必出题型,所以从正反两方面多加练习,尤其对于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物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记住。

3.如何证明某物质为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原理上进行分析,而不是泛泛讨论结果,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使学生做题思路“产业化”,积累经验,查找不足
课堂巩固练习
1.饱和溶液指的是
不饱和溶液指的是
2.在一定温度下,把10g硝酸钾放在50g水里,充分溶解,在这种溶液里再加入10g硝酸钾,只有5g硝酸钾溶解了,所得溶液(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是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中,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水
C.升高温度
D.冷却降温
4.一杯不饱和石灰水,经下列操作可能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降温
B.加入饱和石灰水
C.加入熟石灰固体
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5.要确定t℃时溶有某固体溶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溶液
B.把溶液冷却
C.加入一些固体
D.倒出一些溶液
6.“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