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学案.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材解读
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的能力。
通过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石蜡的性质,初步学会对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准确描述。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石蜡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有关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
动。
2.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
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初步了解观察实验的基本
要领。
2.基本掌握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报告的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及表述能力等。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
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透过现彖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案例一导学设汁案例
探究点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情景展示1]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
2.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
[问题探究]通过对点燃前蜡烛的探究,你能归纳出石蜡的哪些性质?
I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石蜡是白色半透明状固体,有轻微的气味,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1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 后取出
3.分别取一个干冷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 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问题探究]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由此可得到关于石蜡性质的哪些结论?蜡烛 火焰的哪层温度最高,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蜡烛燃烧前先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蜡烛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会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通过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炭化变黑,可判 断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彖:
[问题探究]熄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是水蒸气还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蜡芯),发现白 烟燃烧继而将蜡烛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总结提升]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 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 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实验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焰焰
心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情景展示]在人员密集的相对密闭的场所,人会感到气闷,说明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
[问题探究]如何探究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1.作出猜想: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
2 •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1)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即为空
气),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
空气无色空气是无色的气体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正放在桌而上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集气瓶
内充满气体,气体无色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
水,呼出的气体是无色的
(3)向一个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
灰水»振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澄清的无
明显现象,盛有呼出气体的集
气瓶屮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呼出的气体屮二氧化碳的含
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与石
灰水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
色沉淀碳酸钙
(4)将两根相同的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
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
瓶中持续燃烧了一会儿才熄
灭;而在盛有呼岀气体的集气
瓶内燃烧的时间要短些
人呼出的气体屮含有较少的氧
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5)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水蒸气的情况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
玻璃片比较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变化,
哈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的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中水蒸
气的含量
[继续探究]上述实验(3)(4)(5)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
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环节?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实验(3)(4)(5)在设计中都用到了对比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需要控制变量。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这八个步骤。
实验设计应围绕“猜想与假设”进行,所做的一切都
是为了验证或推翻猜想。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点]
1 •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
2•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是否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 •本课涉及实验的操作、现象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4・实验操作屮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点是否讲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