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维新,生生不息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旧维新,生生不息
在“新”层出不穷的时代中,对“新”的追求似乎已压倒了“旧”的保留,人们于是往往倾向于“新比旧好”。
“新”与“旧”,似乎是一对完全对立的概念,所谓“新”,本身便是相对于“旧”而言的。
它既可以是科研路上的客观求知之突破,创造新的知识体系以推翻旧有的错误认知,如天文学的新知识消弭了“天狗食日”的旧认识;也可以是思想嬗变过程中的演进,从集体主义到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崭新的主观价值体系。
不可否定的是,“新”相对于“旧”,往往是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演进与个人对“超越性”的实现。
“新”中既有对“旧”之精华的继承,亦有对“旧”糟粕的摒弃,是事物于发展过程中不断臻于完善的规律之体现。
于个人而言,“新”常常是脱离了固有思维后作出的创新性尝试,不论是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突破学术惯常,直指人口问题之隐忧,抑或哲学家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宣告祛魅时代的到来,“新”常常是个体试图打破茧房界限,探索真理的体现。
于社会而言,处于鲍曼所称“流动的时代”中,旧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新”的诞生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正如发明了泰勒工作制的泰勒曾称:“我并非是发明了新的工作制度,而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
”
然而,“新总是比旧好”的论断未免失之理性,忽略了“新”在发展过程中有异化变体的可能性。
诚然,现在快节奏的“新”生活适应了时代高速发展的需求,按照新社会的标准来确立人的心理状态,
然而,摒弃了旧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后,人们却被困入了如韦伯所说“现代性的铁笼”。
当“新人类”亦步亦趋,汲汲于“996”的时间暴政,个体的生存空间遭窄化,时间遭“解耦”之时,又怎能不忆起旧时“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安适呢?由此可见,“新”的变化即使适应时代需求,却也可能忽略宏大幕布下的渺小个体。
毕竟,“一切福音都是诅咒”,“新”的出现,自然也待人去审度,慎思,细析其中的利弊。
进一步而言,新与旧果真是水火不容吗?非也。
其实,新与旧本身在时间的流变中存在相对的动态平衡之关系。
现下看来的旧亦可是过去的新。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于旧中汲取养分,立足根基,而旧亦在新中获得改造的动力,源源向前。
令人不免警醒的不是对“新”的认可接纳,而是一味“弃旧扬新”。
如龙应台所言“传统就是在你像氢气球般飞往高处时系紧你的绳子”。
即便处于竞争世界的现代社会,在持续变化的世界中寻求丝毫确定与安生立命的立足点,正在于对旧有经验的加以继承,纵使千年前的儒家大同理想,仍是当下竞争新世界的指路明灯。
叶芝在诗中写道,“我们在时间掌中,青嫩垂死却又带链歌唱,犹如海波。
”新旧本交替,不妨以旧维新,接续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