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之《永远的校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字词积累
安谧mì 喧嚣 xuān xiāo 过滤 葳蕤 wēi ruí 强悍hàn 摇曳yè 馥郁 fù yù 怅惘 刹那chà 甬道yǒng 氛围fēn 嫉妒 jídù 萧瑟 弥漫 浩渺 hào miǎo 葱茏 cōng long
多音字 沓tà 纷至沓来 一沓dá
给 送给gěi
给予jǐ
词语解释
• 19、①题目是“我”与学生的一次谈话的 话题,从看月亮这件平凡的事切入 ,能 引发学生的审美联想 ②引起读者对作者 写作意图和文章内容的思考。
如果说青春是一条河,那么,这条河流 淌过的树木芬芳、草丛湿润的两岸,应该 大部分属于校园。
• 比喻;把青春比作河,形象生动的 写出了校园对于一个人青春的重要 性;抒发了作者对青春的珍惜和对 校园的热爱。
到处是年轻学生青春洋溢的脸, 到处是南方特有的高大葳蕤的树, 到处是亚热带的奇异芬芳的花。
• 排比;三个“到处” 充分写出了 满园的青春学子与满园的花草树木 相互映衬的美好景象,给人生机勃 勃之感;抒发了作者对这所校园的 喜爱和羡慕之情。
校园“永远”在何处?
1、表现了作者对校园永远的记忆和热爱、眷恋、向 往、珍惜及对校园永远的祝福、对青年学子的殷切的 劝勉——永远珍惜校园,珍惜青春。
2、校园对于一个人的青春和生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 用,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永远的。
3、即使我们不在了,校园会承载着岁月和历史的痕 迹,承载着青春的梦想,永远地存在下去。
3、留恋:指心存依恋 而不忍舍弃或离开。对象通 常是指故乡、母校、亲人等 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 的人、事、物等。
4、流连:指受吸引而 不愿返回。词义运用范围比 较狭窄,对象仅限于自然景 色、名胜佳境等。
三、文本解读
1、作者展开回忆的线索是什么? (校园) 2、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对校 园的回忆的?(青春) 3、作者对校园怀有怎样的情感? (热爱、眷恋、向往、珍惜、 祝福) 4、本文提到了哪些学校,作者 与这些学校有什么关系? 中央戏剧学院 —— 两次求学; 厦门大学——顺便参观; 天津大学——小说录音; 北京大学——送保送表; 汇文中学——父子共同的母校
• “嫉妒”本是贬义,这里表现了作 者对儿子能进北大的羡慕
• 两个词都表现作者对校园的向往、 热爱之情。
校园异常安静,百年历史的老钟还在, 教学楼巍峨的身影依然,儿子像小鹿一 样蹦蹦跳跳地跑下楼来……
• “还在”“依然” 明写校园的景
物没有变化,暗写时光流逝,校园
永在;“像小鹿”用比喻写出了儿
子的青春气息和活力,与校园的古 老安静形成对比;暗示了校园的 “永远”就在于这一代代的年轻学 子。
一、作者简介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
祖籍河北沧县,曾到北大荒 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 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 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 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
主要作品:小说《我们曾
经相爱》《青春梦幻曲》 《早恋》等;散文集《音乐 笔记》《蓝调城南》;报告 文学集《多梦时节---肖复兴 报告文学选》《国际大师和 他的妻子》。
• 12、树绿、花香、空气湿润、气氛宁静、 气息清新,没有外面世界的喧嚣和纷扰, 到处是年轻学子青春洋溢的脸。
• 13、寄寓了作者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青 年学生的希望。
• 14、作者所关照的视角始终落在校园中那 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充满青春气息的环 境和氛围上,在羡慕与祝福中透露着作者 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感慨,对校园的无限珍 惜和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劝勉。
馥郁:形容香气浓郁。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葳蕤:形容枝叶繁盛。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适得其所:正好处在适合的地方。
偌大:这么大,那么大。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近义词辨析
1、绿树成荫:指树木 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2、绿草如茵:指绿油 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毯子。
文章主旨
• 《永远的校园》是一篇具有浓郁抒情意味 的回忆性散文。它以校园为线索,按时间 顺序,紧紧围绕“青春”这个主题展开回 忆。作者通过对刻印在生命里的五所校园 的回忆,揭示了校园对于一个人青春和生 命的意义,抒发了对校园的热爱、眷恋和 珍惜之情,并劝勉每一个在校的青年学子 要珍惜校园、珍惜青春。
三、课外阅读
• 15、①引出文章的主题:教育应具备审美品格 ②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叙述教育应具备审美品格 的具体时间 ③引发读者思考
• 16、教育应具备审美品格。 • 17、借代、比拟。形象地表明了校园中的一切都
应该(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的作用。
• 18、①对学生心灵的抚育和引导 ②校园 的物质设施 ③学校的庄严典仪
跟踪练习精讲
• 一、夯实基础 • 1、D 2、B 3、B 4、A 5、C 6、A • 7、C 8、B 9、A • 10、当 我们曾经相爱 早恋 青春梦幻
曲 音乐笔记Leabharlann 蓝调城南二、课内阅读• 11、排比。三个“到处”充分展现了校 园的青春学子与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的美 好景象,正是这个所见,引发了作者的 万千感慨,把对校园的眷恋与爱慕之情 融于清新的排比之中,读来亲切自然、 含蓄蕴藉。
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留校教了 3年的书,而后自以为是要闯荡更广 阔的生活,那样毅然离开校园的。
• “自以为是” 写出了作者当初的 盲目自信;“毅然”写出了他离
开校园的轻率;两个词都表现作者 的自责和后悔之情。
想想儿子就要在这样美好的校园里读 书,心里漾起祝福,也隐隐有些嫉妒。
• “漾起” 写出了祝福之情自然产生 并充盈作者内心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