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作用的药物常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其主要原因是()A.让药物在胶囊中慢慢渗出,减轻对胃的刺激
B.为了服药方便,便于吞咽
C.胃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可以顺利经胃进入小肠
D.以上几点都是
2.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成分输血。
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
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血小板、全血、血浆、红细胞
3.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B.鱼肉蛋奶C.新鲜蔬菜、水果D.钙片
4.在四支试管中注入等量的植物油,然后分别滴加下列几组消化液,振荡并静置于37℃温水中,观察发现植物油最先消失的是()
A.胆汁、唾液、胃液B.胆汁、唾液、肠液
C.胃液、肠液、胰液D.胆汁、胰液、肠液
5.三组血细胞中,都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
C.红细胞和血小板D.上述三组都无胞核
6.一个A型血病人需要输血,他应该输()
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
7.如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
叙述错误的是()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若④受损,则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D.若②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8.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应你的反应速度,下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A.1cm B.3cm C.4cm D.5cm
9.下列神经活动中,为人类所特有的是
A.吃到酸梅分泌唾液B.谈到酸梅分泌唾液
C.闻到酸梅味道分泌唾液D.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10.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成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这样排列的作用是()
A.防止被太阳晒黑B.使皮肤更具有弹性
C.防止细菌入侵D.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分散失
11.人体呼气时,呼吸肌的活动状态是
A.肋间外肌和膈肌都舒张B.肋间外肌和膈肌都收缩
C.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D.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12.外界空气由鼻腔进入到肺泡,依次要通过
A.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B.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C.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D.口→咽→气管→支气管→肺泡
13.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的是A.维生素B.脂肪C.糖类D.水
14.下面是某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的一张化验单的部分内容,请分析后判断()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3.0×1012/L(4.0~5.5)×1012/L
WBC(白细胞)13×109/L(4~10)×109/L
HGB(血红蛋白)80 g/L120~160g/L
PLT(血小板)246×109/L(100~300)×109/L
A.该人既有贫血又有炎症B.该人只有贫血
C.该人只有炎症D.该人既无贫血又无炎症
15.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毛细血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
16.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有()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7.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是()
空气呼吸道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A.①
B.②
C.③
D.④
18.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是 (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9.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小肠绒毛,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吸收面积
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人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组织中的:()①上皮组织②肌肉组织③神经组织④结缔组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1.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4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
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食物
糖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甲507134000
乙453100545
丙183632300
丁90181016
A.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甲
B.有利于防治夜盲症的食物是乙
C.有利于儿童预防佝偻病的食物是丙
D.提供能量最多的食物是丁
22.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呼吸时胸廓体积、肺内压均会发生节律性变化。
请仔细观察下图,分析B点所处位置的特点()
A.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B.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等于大气压C.吸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D.呼气结束瞬间,肺内压大于大气压23.下列关于肺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最细的支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C.在呼吸过程中,肺泡里总是氧气最多
D.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4.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C.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
D.大肠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25.以下关于肺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泡很小,仅由一个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增多D.肺泡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26.“测量胸围差”可以使你获得对生命现象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下列关于测量胸围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时,软尺的位置会影响“胸围”的准确度
B.测量时,三次测量的位置可以不同
C.三次测量可以是三个人的胸围差,然后取平均值
D.实验数据处理时,要对三次测量的数据取平均值
27.入冬以来,雾霾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弥漫,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实施煤改气工程,减少废气排放B.提倡秸秆焚烧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28.下列关于“食物中水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B.能为生命活动适当提供能量
C.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D.可以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
29.将少许小麦种子充分燃烧,最后剩下的灰烬是()
A.无机盐B.淀粉
C.蛋白质D.细胞液
30.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盘曲于腹腔内,如图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3]是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每种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C.小肠的起始部分为十二指肠
D.小肠内表面有[1]皱襞、[2]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胃液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初步消化,而不能消化淀粉。
【详解】
胃液内的胃蛋白酶只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将对胃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放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胶囊会完好的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胃和肠的结构特点。
2.B
解析: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分析.
【详解】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皮肤受损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
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的主要成因.
3.C
解析:C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A.米饭、馒头主要含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鱼肉蛋奶主要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应该注意补充新鲜的蔬菜,故C符合题意。
D.钙片主要是为人体补钙,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C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难度较小,注重基础。
4.D
解析:D
【详解】
试题分析:A: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胃蛋白酶,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植物油不会消失;B: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消化液较少,故植物油不会最先消失;C:少了胆汁的乳化作用,植物油得不到彻底的消化,故植物油不会最先消失;D:既有胆汁的乳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还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植物油最先消失。
故D正确。
考点:消化酶。
5.C
解析:C
【分析】
明确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主要特点为: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血小板无核。
据此回答。
【详解】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
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普通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6.B
解析:B
【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
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所以A型血病人应给他输A型血。
故选:B。
【点睛】
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7.D
解析:D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详解】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就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①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脊髓(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大腿肌肉(效应器)。
属于简单反射,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将冲动传导至效应器,因此不能发生膝跳反射,②传入神经不能将冲动传入脊髓,因此没有感觉和反应,因此A、B、C正确,D错误。
【点睛】
掌握反射及反射弧。
8.C
解析:C
【解析】
应该比较手指上相同位置移动的距离,如拇指移动的距离,这样就能准确读取尺子上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是4厘米。
9.B
解析:B
【分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的类型和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
【详解】
非条件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人类不但
能够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射,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也能建立条件反射,因为人类具有语言中枢,这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
A、B、C、D都是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都属于条件反射。
而谈到酸梅二字,分泌唾液,是有语言中枢的参与,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可见B符合题意。
【点睛】
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
10.D
解析:D
【分析】
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表皮位于皮肤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结缔组织构成,据此解答.
【详解】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宜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
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皮肤的颜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
由于身体各部分的触觉感受器的分布不同,因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指尖处的感觉神经末梢最多,因而对外界的敏感性最强。
故选D。
【点睛】
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A
解析:A
【分析】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引起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详解】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因此人体呼气时,呼吸肌的活动状态是肋间外肌和膈肌都舒张,A正确,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呼气和吸气时呼吸肌的状态,注意理解并掌握。
12.B
解析:B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很多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详解】
AD.口腔属于消化系统,不属于呼吸系统,AD错误。
B.外界的空气进入肺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B正确。
C.外界的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是先通过咽,再经过喉,C错误。
故选B。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
13.A
解析:A
【分析】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详解】
A.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A正确。
B.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B错误。
C.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星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星供应量的70%,C错误。
D.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能供能。
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以及功能。
14.A
解析:A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就会使组织细胞缺氧,造成贫血;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具有保护和防御作用,白细胞数目过多说明有炎症;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过少会出现出血时血流不止。
据某人的血常规检查化验单可知,该人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说明患有贫血,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说明体内有炎症,所以该人既有贫血又有炎症。
故选A。
【点睛】
熟知血液中各组成成分的功能以及会分析血常规检查化验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C
解析:C
【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
【详解】
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正确。
B.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四肢静脉血管内具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动脉血管内无瓣膜,C错误。
D.毛细血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利于物质交换,D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6.C
解析:C
【分析】
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
【详解】
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
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故选C。
【点睛】
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辅以激素调节。
17.D
解析:D
【分析】
①是呼吸道与外界的通气,②是呼吸道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是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④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详解】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的氧气通过呼吸道,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
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和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从而呼出体外。
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④、③、②、①,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8.C
解析:C
【分析】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人体主要由八个系统组成,它们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详解】
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如下: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生殖系统:生殖。
因此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中其主导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
19.B
解析:B
【分析】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据此解答。
【详解】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
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选项中: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而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④小肠的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都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系的。
故选B。
【点睛】
对小肠适于吸收和消化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要进行正确的区分,明白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0.B
解析: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详解】
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
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
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流出了血,并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故选B。
【点睛】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应注意掌握。
21.D
解析: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A.食物丙中含有的维生素C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坏血病,A错误。
B.食物甲中含有的维生素A最丰富,有利于防治夜盲症,B错误。
C.食物乙中含有的维生素D最丰富,有利于防治佝偻病,C错误。
D.食物丁中糖的含量最多,因此能提供的能量最多,D正确。
故选D。
【点睛】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22.B
解析:B
【分析】
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