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精品】高三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图示和图标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的稀释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当心火灾D.禁止吸烟
2.下列试剂的存放正确的是( )
A.钾、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应放在水中
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用玻璃塞塞紧,不能用橡皮塞
C.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D.以上方法都不正确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
D .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ol 羟基与lmol 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数均为9N A
B .3H 2(g)+N 2(g)
2NH 3(g) ΔH=-92 kJ/mol,放出热量9.2kJ 时,转移电子0.6 N A C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g N 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 g 某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为p ,则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A .A 22.4ap bN
B .A 22.4ab pN
C .A 22.4N b a
D .A
22.4pb aN 6.有下列实验:①过滤、②蒸发结晶、③固体溶解、④取用液体、⑤取用固体,其中都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①④
D .①③⑤ 7.某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 -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
A .石蕊溶液
B .四氯化碳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8.下列物质,不.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 ①甘油 ②油脂 ③纤维素 ④淀粉 ⑤有机玻璃 ⑥蛋白质 ⑦蔗糖 ⑧天然橡胶 ⑨2,4,6-三硝基甲苯 ⑩涤纶
A .①④⑦
B .①②⑦⑨
C .③⑤⑥⑩
D .②③⑦⑧
9.由CO 2、CO 、H 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CO 的体积比可为( )
A.13∶8∶29 B.22∶1∶14
C.29∶8∶13 D.13∶16∶57
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3:4:3 11.已知:异氰酸(HCNO)结构式为H—N=C=O,其中氮元素为-3价.HCN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HCNO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在反应中,NO2是氧化剂,HCNO是还原剂
C.在反应中,NO2与HC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每生成1 mol CO2有4 mol电子转移
1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有机玻璃是由有机物X加聚制得的热塑性塑料,为透明如玻璃状的无色固体,可用以制造航空窗玻璃、仪表盘、外科照明灯、装饰品和生活用品等.其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X不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和氢气加成②使溴水褪色③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
(3)有机物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2个甲基、且属于羧酸类的有机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14.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上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向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
(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15.现有含NaCl、MgCl2和Na2SO4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提取纯净的NaCl 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沉淀Ⅰ和沉淀Ⅱ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沉淀Ⅰ:________、沉淀Ⅱ: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在操作Ⅰ和Ⅱ中均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Ⅲ中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氨水代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在溶液a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溶液的pH,为什么?________;为此,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AlCl3晶体的性质,在得到AlCl3溶液后,如何得到AlCl3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某小组同学要配制100 mL 0.100mol•L﹣1Na2CO3溶液。
下图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操作。
A. B. C.
D. E. F.
(1)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A~F填写)_______。
(2)配制过程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
(3)用Na2CO3•10H2O来配制溶液,若晶体已经部分失去结晶水,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会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4)步骤A通常称为洗涤,如果没有步骤A,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将__(填“偏高”、“偏低”、“不变”);步骤F称为___,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得溶液的浓度将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5)在步骤B之后,需_____才进行下一步操作。
(Na2CO3•10H2O溶于水放热)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A项,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因此稀释浓硫酸要遵循“酸入水、棒搅拌”原则;
B项,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在液面以下,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项,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
D项,由图标可知是禁止烟火标志。
【详解】
A项,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故A项错误;
B项,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在液面以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项正确;
C项,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C项错误;
D项,由图标可知是禁止烟火标志,而不是禁止吸烟标志,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C
【分析】
A.钾、钠能与氧气、水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
B.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
C.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低温保存;
D.选项C正确。
【详解】
A.钾、钠能与氧气、水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A正确;
B.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
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B 错误;
C. 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C 正确;
D.选项C 是正确的,D 错误;
正确选项C 。
3.C
【详解】
A .该操作是过滤,可分离固液混合物,A 不符合题意;
B .该操作是蒸馏,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 不符合题意;
C .该操作是配制溶液,不能用于物质分离,C 符合题意;
D .该操作是萃取分液,可用于物质分离,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
4.D
【解析】
A. 羟基与氢氧根离子都有9个质子,所以1mol 羟基与1mol 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数均为9N A ,A 正确;
B. 3H 2(g)+N 2(g) 2NH 3(g) ΔH=-92 kJ/mol ,放出热量9.2kJ 时,有0.1molN 2
转化为氨气,所以转移电子0.6 N A ,B 正确;
C.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由NH 4+中N 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4mol N 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5 N A ,所以生成28g N 2(物质的量为1mol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C 正确;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后恰好能生成2mol NO 2,由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平衡2NO 2N 2O 4可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 ,D 不正确。
本题选D 。
5.D
【详解】
a g 某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为p ,则
b g 该气体分子数为p bg ag ⨯=bp a
,则b 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A bp mol a
N ÷=A bp a N mol ,则标况下b g 该气体的体积是A bp a N mol ⨯22. 4L/mol=A 22.4pb a N L ,故答案选D 。
6.A
【详解】
①过滤用玻璃棒引流;
②蒸发结晶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
③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迅速溶解;
④取用液体用量筒称量;
⑤取用固体用药匙或镊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用到玻璃棒的操作有①②③;
答案为A。
7.D
【解析】
检验氯离子常用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现象是产生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答案选D。
8.B
【分析】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大多数高分子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聚合而成。
【详解】
①甘油分子式为C3H8O3,相对分子质量为9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②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③纤维素与④淀粉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葡萄糖单元,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⑤有机玻璃化学名称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⑥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⑦蔗糖属于二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⑧天然橡胶是聚异戊二烯,由异戊二烯加聚形成的,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⑨2,4,6-三硝基甲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⑩涤纶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故也称聚酯纤维,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①②⑦⑨。
正确选项B 。
【点睛】
高分子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天然高分子主要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天然橡胶;合成高分子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9.A
【分析】
根据M =m /n ,V =nV m 进行计算。
【详解】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m
M ρ=V 知,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与氮气摩尔质量相等,M (N 2)=M (CO )=28g /mol ,所以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与CO 多少无关,则CO 2、H 2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8g /mol ,设CO 2、H 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 、ymol ,平均摩尔质量44x+2y M=g/mol=28g/mol x+y
,解得:x :y =13:8,根据V =nV m 知,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三种气体的体积之比可以是13:8:29;答案选A 。
【点睛】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m
M ρ=V 知,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其密度之比,这是学生们的易忘点。
本题根据由CO 2、CO 、H 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
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得出CO 2、
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与氮气摩尔质量相等,这是本题的突破口。
10.D
【详解】
设三种溶液的浓度都为c ,则NaCl 、
MgCl 2、AlCl 3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2c 、3c ,根据n=cV 可知,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 ×3):(2c ×2):(3c ×1)=3:4:3,故D 正确,
故选D 。
11.B
【解析】
异氰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所以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而N元素的化合价则从-3价升高到0价。
而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因此NO2是氧化剂,HCNO是还原剂。
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控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4,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8HCNO+6NO2=7N2+8CO2+4H2O。
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CO2有3 mol电子转移,所以答案选B。
12.B
【解析】
A. 溴蒸气和NO2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汽,A 正确;
B.用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说明有Fe3+生成,不能证明:H2O2氧化性比Fe3+强,因为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也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B不正确;
C.在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说明有C生成,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证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C正确;
D. 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测定稀醋酸和稀NaOH 的中和热数据,数值小于57.3kJ/mol,证明醋酸的电离吸热,D 正确。
本题选B。
13.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与性质。
(1)X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它的结构简式:;
(2)①X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和氢气加成;②X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使溴水褪色;③X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④X含有酯基,所以可以发生水解反应;⑤X不含有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OH和—COOH,所以不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故选⑤。
(3)有机物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2个甲基且属于羧酸类的有机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点睛:含有多个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一般看作这些官能团性质的加合。
14.CuSO4、CaCO3、Na2CO3Na2SO4、MgCl2KNO3、NaCl、KCl
【详解】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可以排除CuSO4、CaCO3的存在;②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上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含硫酸根离子;另一份中加入NaOH 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MgCl2,排除Na2CO3的存在;溶液中的KNO3、NaCl、KCl三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CuSO4、CaCO3、Na2CO3;
(2)原混合物中肯定有Na2SO4、MgCl2;
(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O3、NaCl、KCl。
15.Mg(OH)2、BaSO4BaCO3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液体没有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酒精灯
【分析】
(1)含NaCl、MgCl2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分别与硫酸根、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溶液中含有大量钡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加入过量碳酸钠,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2)溶液Ⅱ含有的离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3)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为了防止液体外流,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漏斗中;
(4)提取纯净的NaCl晶体,操作Ⅲ为蒸发结晶,根据蒸发结晶实验选择合适的仪器。
【详解】
(1)含NaCl、MgCl2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分别与硫酸根、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沉淀Ⅰ为硫酸钡、氢氧化镁沉淀混合物;过滤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钡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加入过量碳酸钠,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沉淀Ⅱ为碳酸钡沉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Mg(OH)2、BaSO4;BaCO3。
(2)溶液Ⅱ含有的离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要得到纯净的NaCl,应加入盐酸调节pH约为5(或加至不再有气泡冒出),使碳酸根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氢氧根离子转化为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
(3)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时为了防止液体外流,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漏斗中,该图中的错误之处是: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并且未用玻璃棒来引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液体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4)提取纯净的NaCl晶体,操作Ⅲ为蒸发结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酒精灯、玻璃棒。
16.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
+2H2O 不能,因为Al(OH)3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不能将Al(OH)3与Mg(OH)2分开
K+、Cl-、Na+、AlO2-、OH-因为Al(OH)3能溶于强酸,所以需控制pH,防止部分
Al(OH)3溶解在a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在酸性气氛中对AlCl3溶液进行蒸发结
晶
【分析】
(1)氢氧化镁不溶于过量的强碱,而氢氧化铝能够溶于过量的强碱,而不溶于过量的弱碱(如氨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1)操作后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偏铝酸盐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是盐酸过量,沉淀溶解,因此要控制溶液的pH,最好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的弱酸,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氯化铝能够水解,只有在酸性环境下,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铝固体。
【详解】
(1)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Mg2+可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Al3+与少量OH-反应
生成Al(OH)3沉淀,Al(OH)3与足量的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
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氨水代替,因为在Al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后,Al(OH)3不能与氨水继续反应,从而不能将Al(OH)3与Mg(OH)2分开;正确答案:Mg2++2OH-===Mg(OH)2↓;Al3++3OH-===Al(OH)3↓ ; Al(OH)3+OH-===AlO+2H2O ;不能,因为Al(OH)3不能溶
于过量的氨水中,不能将Al(OH)3与Mg(OH)2分开。
(2)根据(1)中的分析可知,生成的沉淀为Mg(OH)2,滤液中的离子为:K+、Cl-、Na +、AlO2-、OH-;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除去了Mg2+,但又引入了Na+,同时Al3+转化成了AlO ;因为氢氧化铝能与强酸反应,所以在加入盐酸沉淀时需要控制溶液的pH,以防止部分Al(OH)3溶解;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因此可以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制备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答案:K+、Cl-、Na+、AlO2-、OH-;因为Al(OH)3能溶于强酸,所以需控制pH,防止部分Al(OH)3溶解;在a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3)直接加热蒸发AlCl3溶液会因为AlCl3水解而得不到AlCl3晶体,为此可在酸性气氛下进行蒸发结晶;正确答案:在酸性气氛中对AlCl3溶液进行蒸发结晶。
【点睛】
氢氧化铝为白色絮状物沉淀,能够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而不与弱酸或弱碱发生反应,因此氢氧化铝的制备最好采用Al3+与氨水反应或AlO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备。
17.DBCAFE100mL容量瓶偏高偏低定容偏高冷却至室温
【解析】
【详解】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顺序为DBCAFE;
(2)100mL0.100mol•L﹣1Na2CO3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100mL容量瓶;
(3)用Na2CO3•10H2O来配制溶液,若晶体已经部分失去结晶水,称量的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偏大,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会偏高;
(4)配制过程中必须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否则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步骤F为定容,定容时眼睛应该平视容量瓶刻度线,否则会影响配制结果,若俯视定容,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5)碳酸钠晶体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温度会影响溶液的体积,所以必须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会影响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