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奖创优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颁布令
为了使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条理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合同要求,在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创“结构长城杯”的要求和北京市建委及公司下发的一系列法规、文件的基础上,制订本项目的《创优计划》,落实质量管理的责任人,立下质量管理的规矩,作为项目在技术工作管理、质量控制、文件与资料管理工作中所遵循的准则,现予以发布。
本计划自项目经理签字发布之日起施行,望项目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项目经理:
二零零五年五月一日
三里河12#地危旧房改造创优计划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三区12#地,北侧紧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院;
南临三里河南街;东临三里河南四巷。
本工程是由中央国家机关三里河联建办公室牵头,分别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机械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测绘局招待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七家单位联合出资兴建。
功能集机关办公、商务写字楼、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国家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机关招待所为一体地智能化综合体。
整个建筑在地下室及车库连为一体,共有1#、2#、3#、4#楼组成,地下三层,地上八层,在地下一层和首层之间设有一隔震层,该工程总建筑面积90992㎡,其中1#楼总建筑面积为23401.7㎡(地下建筑面积8552.2㎡,地上建筑面积14849.5㎡);2#、3#、4#楼总建筑面积为67590.3㎡,(地下建筑面积21984.6㎡,
地上建筑面积45605.7㎡)。
工程情况见表1。
表1
业主对于质量方面的要求是达到“优良”标准。
本工程质量方针:周密策划、精心建造、优质高效、实现承诺。
本工程质量目标:A、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合格率100%,优良率不低于95%。
B、主体结构确保“结构长城杯”金奖;竣工确保“北京市建筑长
城杯”金奖(竣工),争创“鲁班奖”。
本工程各分部工程有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电梯安装工程等十个分部工程。
为保证本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其中“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分部工程必须保证优良,并保证评定得分在90分以上。
二、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严格按照公司《质量手册》及《ISO-9002程序文件》和项目《质量计划》要求执行,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
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成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手段和管理体系及组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小组组长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切以质量为中心,全方位参与管理质量管理模式。
●建立“技术工作质量保证体系”,从图纸会审到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到技术
交底、材料试验、技术资料管理等实施全过程控制。
●建立“材料、构件质量保证体系”,从材料计划、审核审批到采购供应、验收到
发料、反馈,执行公司ISO9002质量标准和程序文件。
公司根据ISO-9002标准包含的19个要素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和20项程序文件,及一些相关的支持性文件等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并每年进行两次内审以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创优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徐茂义
副组长:总工程师姜大力
工程经理姚玉友
组员: 水暖专业技术负责人湛雄
电气专业技术负责人倪晓东
模板工种负责人杨威、常付杰
钢筋工种负责人田福
砼工种负责人齐帅
质检负责人王永泉
专职资料员郑娓
专职试验员杨超
测量负责人苗玉浩
详见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技术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图》、《材料、构件质量保证体系图》。
三、技术工作保证措施及责任人
技术管理是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的总称。
其主要目的为;
a、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施工按正常工序进行。
b、通过加强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水平和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问题,最终达到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c、充分发挥施工中人员、材料、设备的潜力,针对工程特点和技术难题,开展合理
化建议和技术攻关活动。
d、通过技术管理,积极开发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施工技术现代化。
1、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姜大力负责)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可视为现场施工的法规,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组织本项目技术人员编写,经公司技术部审核后,报公司总工审批,最后报甲方、监理审批。
1.2分项施工方案由项目专业工程师制定,项目总工审核;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吊装工程、雨季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等重要或技术复杂的分项工程报技术部审批。
1.3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规划包括: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划分施工区段;选择施工机械;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的选择;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季节施工措施。
1.4编制施工方案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符合国家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1.5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项目总工组织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作。
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和各专业主管工程师参加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会议。
针对主要问题,向项目员工做详细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下发至各科室主任。
1.6设计出现重大变更或项目施工中出现重大问题,影响施组的执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施组进行修订,并报公司审批。
2、图纸会审管理(姜大力负责)
图纸会审的目的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和审核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做法和质量要求,为质量控制和规划施工生产提供依据。
通过审查图纸,提出修改和洽商意见,避免产生技术事故或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2.1图纸会审工作由项目总工主持,在条件允许时,应在基础、结构工程开工前和装修工程开工前各进行一次图纸会审。
2.2图纸会审的程序:由各专业技术人员自行审查图纸,发现本专业施工图存在的问题,及时做以记录;各专业施工图放在一起核对,检查尺寸、细部做法、预留预埋、管线排布等方面是否有相互冲突之处,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2.3项目总工主持项目内部的图纸会审会议,将各专业和专业配合中会出现的问题汇
总,并组织大家进行分析,提出设计变更的建议。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由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会议,与会人员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会后由项目专业工程师及时同设计单位和业主办理工程洽商。
2.4项目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坚持日常的图纸审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总工汇报或及时与监理、设计院沟通,重大问题由项目总工向公司技术部和总工程师汇报,同设计单位和业主协商解决。
2.5坚持做到施工前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完毕,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如果施工中出现本应该发现的问题,并影响了经济、进度,追究当事人一定的责任。
3、技术交底管理(杨威、田福、齐帅、常付杰负责)
技术交底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施工对象从设计情况、建筑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到施工工艺等方面有较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合理地安排工序,避免发生施工操作错误。
3.1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的一次技术性的交待与说明。
包括设计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施工交底、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
3.2设计交底:通过向施工人员说明工程主要部位、特殊部位及关键部位的作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建筑及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3.3施工组织设计交底:项目总工组织项目各专业管理人员召开施组设计交底会,通过介绍施组的主要内容,使项目人员掌握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质量要求、进度要求、主要工种搭接关系、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及各种管理措施。
3.3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专业工程师及时将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的主要原因、部位及具体变更做法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交待清楚,以免施工时漏掉或仍按原图施工。
3.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对非常规工序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重点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要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着重交待,把住关键部位的质量技术关。
3.5技术交底内容要和规范、施组、施工方案吻合,不发生矛盾。
4、材料、设备进场检验管理(葛正祥、各专业负责人负责)
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
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要把好进货质量检验关。
4.1做好进货接收时的联检工作。
在材料、半成品及加工订货进场时,应由建设、监理单位汇同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对进场物资进行检查验收,填写《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表C4-1)。
主要检验内容包括:物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数量、规格、外观质量和型号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4.2做好材料进场复试工作。
对于钢材、水泥、砂石料、砼、防水材料等须复试的产品,由项目试验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对原材料进行取样,送实验室试验。
同时做好监理参加的见证取样工作,材料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3对于设备的进场验证,由项目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
专业工程师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调试,并填写相关记录。
4.4在进行材料、设备的检验工作完成后,相关的内业工作(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等要按北京市建委京建科[2002]371号文件要求归档的材质证明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应及时做到位。
4.5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设备原则上应做退货处理,并进行记录,按“外埠进入不合格品”进行处臵,报项目总工审批。
如可进行降级使用或改做它用,由项目总工签署处理意见。
4.6材料室做好材料的标识工作,进货检验后要全部入库,及时点验,库管员要做好发放记录。
5、施工资料管理(郑娓负责)
施工资料是根据北京市建委京建科[2002]371号文件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图纸、表格、文字等技术文件的总称。
施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施工管理资料、施工技术资料、施工测量记录、施工物资资料、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橡胶隔震支座安装资料包括以下内容:隔震层部件供货企业的合法性证明;隔震层部件出厂合格证书;隔震层部件的产品性能出厂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预埋件及隔震层部件的施工安装记录;隔震结构施工全过程中隔震支座竖向变形观测记录;隔震结构施工安装记录;含上部结构与周围固定物脱开距离的检查记录。
为加强本工程施工资料管理,使资料规范化,能够真实、具体地反映工程情况,为创建“结构长城杯”提出以下要求:
总体要求:
本工程的工程名称统一填写为:三里河三区12#地危旧房改造;施工队名称统一填写为:中铁建设队;资料统一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不得涂改;复写纸统一用黑色单面复写纸;所有资料要签字齐全,不允许代签、仿签。
施工部位必须填清楚到某层某轴,不能笼统概括。
资料员有权拒绝接受不合格的资料并责成相关人员改正。
5.1施工物资资料
5.1.1、水泥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
水泥生产单位应在水泥出厂7天内提供28
天强度意外的各项试验结构,28天强度结果应在水泥发出日起32天内补报。
用于承重结构的水泥;使用部位有强度等级要求的水泥;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和进口水泥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有试验报告。
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用水泥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泥检测报告硬有有害物含量检测内容。
如果由于资料不齐,无法做复试而影响施工的,给予责任人200元/次的处罚,影响严重的,由项目会议讨论处罚措施,如果连续三次出现相同问题的,将劝其离开本项目部;试验员现场取样做复试应详细注明水泥使用部位,具体到某层某轴,不能笼统概括。
如果资料齐全,由于试验员未及时做复试而影响施工的,给予试验员100-200元/次的处罚,对于连续出现上述情况的,将劝其离开本项目部。
5.1.2、钢筋钢筋(材)及相关材料(如钢筋连接用机械连接套筒)必须有质量证
明文件。
钢材进场2天内,材料室将其提供给资料室。
其它要求同水泥。
5.1.3、防水材料应有防水施工队资质、防水施工人员上岗证。
分包单位在开始施
工前,向总包提供出厂合格证、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
5.1.4、砖和砌块、保温材料、焊条、焊剂等进场3天内,材料室必须及时向资料室提
供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每进一批提供一份合格证。
5.1.5、装饰装修物资材料室提供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和质量保证书,若为有特殊
要求的物资,应有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
5.1.6、预拌砼资料包括配合比通知单(表C6-10)、预拌混凝土运输单(表C-9)、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32天内提供)(表C4-8)、混凝土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
上述资料由商砼联系人负责。
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除向施工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应保证以下资料的可追溯性:试配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检)验报告、砂和碎
(卵)石试验报告、轻集料试(检)验报告、外加剂和掺合料产品合格证和试(检)验报告、开盘鉴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出厂检验混凝土强度值应填入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抗渗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应填入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搅拌站测试记录)和原材料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
5.2施工试验记录
5.2.1不允许空项、涂改。
5.2.2钢筋焊接人员需有上岗证,岗位证书应由权威单位核发。
5.2.3施工现场的试验批量按有关要求执行。
5.2.4在工程开工前,有关专业人员必须编制相关的试验计划,由试验员参照计划实
施。
5.2.5试验员应做好见证取样的配合工作。
5.2.6预算室在每层施工前10天供给资料室该层各种型号钢筋、各种标号混凝土、砖
和砌块、砂石的用量。
5.2.7技术室提供给资料室和试验室详细的施工分区图。
5.3施工测量记录
5.3.1严格审核图纸尺寸,按图放线,明确树立高度负责感,确保工程施工放线的准
确性。
5.3.2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的工作
程序。
严格审核依据点的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
5.3.3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轴线及标高控制线的放线自检合格后,由
专业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放线工复测验线,确保线位正确无误。
工程定位放线由项目总工进行验线后,组织甲方、监理进行验线。
5.3.4按月份对测量员进行考核,和奖金挂钩。
5.4施工记录
5.4.1预检记录
5.4.1.1总体要求:
●检查意见一栏填写符合的规范号、图纸号。
●资料不能千篇一律,如检查有问题,要把检查出来的问题、整改措施写在检查意
见一栏,通过整改复验后,填写经整改后全部合格。
5.4.1.2基槽验线:要有平面、剖面示意图,图上注明轴线、标高、放坡边线、坡度、
断面尺寸等。
5.4.1.3模板:预检内容说明一栏填写:模板几何尺寸、轴线、标高、预埋件及预留
孔位臵、模板牢固性、清扫口留臵位臵、模内清理、截面尺寸、垂直偏差、支撑情况、脱膜剂的涂抹、止水要求等。
5.4.1.4钢筋:预检内容说明一栏填写:梯子筋具体使用部位、钢筋型号、具体尺寸
以及加工要求并要有大样图;箍筋的使用部位、钢筋型号,加工要求及平直段长度要求;马凳的使用部位、钢筋型号并要求有大样图;顶模撑钢筋型号、加工要求等。
要求分层分项填写。
5.4.1.5楼层放线:应有平面图,注明各层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臵线和皮数
杆,注明实测尺寸与设计尺寸,二者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5.4.1.6设备基础:包括设备基础位臵、标高、几何尺寸、预留孔、预埋件等。
5.4.1.7混凝土工程结构施工缝留臵方法、位臵和接槎处理等。
5.4.2隐检记录
5.4.2.1总体要求同预检。
5.4.2.2地基验槽:包括土质情况、标高、地基处理等。
5.4.2.3钢筋绑扎:检查内容一栏填写:主要受力钢筋的型号、种类、尺寸、间距、
连接形式、搭接和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原材试验编号、胡子筋的处理,涉及到钢筋代用变更的要注明洽商日期及主要内容。
5.4.2.4钢筋机械连接:包括连接形式、连接种类、接头位臵、数量。
涉及到变更洽
商的要注明日期及主要内容。
5.4.2.5屋面、厕浴间防水层下各层做法、构造节点,地下室施工缝、变形缝、止水
带、过墙管(套管)做法,外墙板立缝、平缝、十字缝接头,阳台、雨罩和外墙板的交缝等。
5.4.2.6装修工程室外隐检包括:室内外保温板安装、保温构造节点、阳台栏板、干
挂石材、玻璃幕墙、门窗框安装等。
5.4.2.7装修工程室内隐检包括:隔墙板(预制板、石膏板、轻钢龙骨)安装、吊顶
安装、室内干挂石材、楼梯栏杆等。
5.4.3施工日志
填写必须详细具体,填写规范,与预检、隐检、质量评定等日期、内容交圈一致,施工队进出场要有记录,如发生影响工期的情况,应详细记录。
5.4.4设计变更
若用文字无法叙述清楚时应附图说明,另外要分专业办理并注明修改图纸的图号。
5.4.5技术交底
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名称栏目应按下表所列名称规范化填写,技术交底内容要具体,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每页均要签字齐全。
表2
5.5.1 要详细填写,与原材、试验报告、隐检、预检交圈一致,不能笼统概括。
5.5.2分项评定次数必须和主导分项一致,例:主体结构以混凝土为主,钢筋、模板
项数与混凝土项数相符。
5.6施工资料执行项目总工领导下的工长、专业工程师负责制度。
各专业工长、工程师负责本专业内业资料的填写、收集工作。
项目总工定期对各专业工长、工程师的内业工作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内业资料定期移交项目资料员处归档整理、保存。
5.7对施工试验记录、材料试验记录及施工记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向项目总工汇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5.8施工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资料的管理必须严肃认真,如有任意涂改、伪造、丢毁或随意抽撤,造成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四、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b、编制并组织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c、认真进行质量检查。
贯彻操作人员自检和专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施工队进行自检活动,做好自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工作;专职质检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工作,做好预检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d、项目总工组织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工作。
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设计图纸,对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e、配合公司质量部做好工程质量的保修服务及回访工作,及时收集质量信息,对于施工不善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要认真进行处理。
1、质量责任制管理(相关人员负责)
1.1项目经理质量责任:
负责对项目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贯彻国家和企业颁发的工程质量的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并检查落实;正确处理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对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负直接责任;掌握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
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针对主要问题,亲自组织攻关。
1.2项目总工质量责任:
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颁发的各项技术规范、规程、质量管理措施和质量奖罚条例,并在施工中严格检查督促落实,严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组织召开工程项目质量事故分析会,提出质量事故的技术处理方案;对技术问题、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开展创优工程活动,对竣工工程的质量好坏负有直接技术责任;及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对质量好的先进典型要及时推广,违反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的现象有权随时制止,严重时责令其停工;主持工程项目每月一次的质量检查,组织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评定;主持开展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隐预检及结构验收工作;检查监督工程样板制落实情况。
1.3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质量责任:
负责向施工队、班组作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交底,并在实施过程中认真检查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对违反操作规程的班组和个人有权纠正和制止;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轴线定位、水准基点及高程控制及时进行复核,并负直接技术责任;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经有关人员(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等)认定全部符合技术质量要求后方可办理签证;检查督促自检、互检、交接检及样板制落实情况,对没有先做样板的工序或未按样板操作的工序必须及时制止施工;及时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零配件的质量情况,
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意见,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1.4项目质检员质量责任: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颁发的各项技术规程、技术规范。
检查监控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情况;对施工项目进行隐预检及主体结构验收并签证 ,参加样板工程的鉴定;参加施工项目内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施工中间检查以及工序间的交接检查,督促检查“三检制”落实情况;检查工程材料质量,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督促当事单位上报质量事故报告;月底验工计价时,质检员进行质量核定,制定奖罚措施,报项目总工审批。
1.5工程经理(工长)质量责任:
组织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并签证。
参加工程隐预检,严把质量关,制止使用不合格的工程材料。
对不合格的工程转交给下道工序负直接责任。
对本栋号、本工段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负直接责任。
对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
具体实施样板制。
1.6队长或班组长质量责任:
认真贯彻项目的质量标准、技术规定和质量管理制度。
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本单位所施分项工程的实物质量负责。
严把材料使用关,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关。
拒绝和制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做到上道工序不交,下道工序不接。
接受质检人员、技术人员的检查指导,随时纠正违章操作现象。
按时填写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分析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实行对策管理。
对本单位工人施工产生的不合格工序,应主动组织返修重做,直到合格为止。
参加工程项目负责人组织的质量检查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自觉接受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检查指导,及时纠正违章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爱护和保护工程施工成品。
2、质量目标管理(姜大力负责)
根据本工程质量目标争创结构“长城杯”,项目经理组织各业务部门主管人员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层层分解到各分部和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
本工程各分部工程有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