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九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语段,完成1——2题:
鼎湖山泠泠cóngcóng的泉声,令人qiè意的林中小溪,弛名中外的黄山风光,漓江cuán聚的怪石奇峰,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自然,并从中感悟,从中提升;古代雇农陈胜的鸿hú之志,虚幻迷离的桃花源,让我们认识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

语文真是多资多彩,语文真是魅力无穷。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前两个相同的拼音只写1个汉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 2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或成语:( 2分)
①消失了鸣叫声,隐藏起形迹。

()
②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
③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

()
④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陈涉世家》的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本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B.《林中小溪》是一篇诗体随笔,作者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本文选自《林中水滴》。

C.《飞红滴翠记黄山》是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的解说词,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柯蓝。

D.《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汉文学家陶渊明,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经过,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2分)
A.黄山的怪石、云雾、古松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令人陶醉。

C.亭亭玉立
....的大兴安岭绵亘在祖国的东北部,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D.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主题,学生耳濡目染
....,对这种话题不会陌生。

6、请仿照示例,再写一个句子:(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温暖的阳光;
,。

7、背诵积累(8分):
二、阅读理解 (34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8——13题。

(1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度.已失期()②为天下唱.()
③陈胜佐.之()④或.以为死()
11.翻译下列句子。

(1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2.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

(2分)
13.结合选文,说说陈胜具有哪些方面的才能?(2分)
(二)阅读[乙]文,完成14——16题(6分)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斜眼看。

14、解释加点词:(2分)
使公即恒楚将.()徇.下县()
15、翻译句子: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2分)
16、读了文段,你觉得项梁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 三) 阅读《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文,完成17—21题(9分)
在青山绿水之间
①久居都市,过惯了紧张的生活,呼吸着三级污染的空气,整个人好像也成了灰色的。

就像鱼儿需要水,我渴望拥抱大自然的青山绿水。

②一个假日,我们驱车来到城郊。

一下车,一阵清新的晚风和.着淡淡的花香扑在脸上,柔柔的像缎子滑过肌肤。

我精神一振,贪婪地吸吮着清香的空气,情不自禁地沿着小路走了下去。

③这里三面环山,剩下的一面是水。

远眺,溪水从西北的山林里钻出来,在乱石嶙峋的山谷里蜿蜒,穿过山岩,趟过草地,流过郁郁葱葱的芦苇滩,一直汇入茫茫的湖中。

突兀的山岩从山腰里探出来;松柏从岩石的缝隙里挤出来,伸展开腰身,像饱经沧桑的老人迎候着我们。

苍翠的青山掩映着波光粼粼的湖水,美得像垂首梳妆的妙龄少女,而修在山脚下的公路恰似少女那条白亮亮的裙子的花边。

山是一望无际的绿,与天相接的地方,绿映着蓝,蓝衬着绿,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④我一路走下去,不觉到了溪边。

溪水好清,淙淙地穿过乱石,像光芒四溢的水晶。

我高兴地追逐着溪水,偶尔掬.一捧水扑在脸上,那种感觉——好清新,像一串美妙的音符淌过耳畔。

有人说:“水是山的魂魄。

”不错,有水的地方总有那么一种灵气,让人不由自主地爱它,亲近它。

可是,水又何止是山的魂魄呢?它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生命。

看,远远的,几只牛羊在芦苇滩上漫步;湖面上,隐隐现出一群水鸟,激起片片的水花,有几只也许受了惊,扑棱棱直冲向青山,融入那一片赏心悦目的绿色中。

⑤溪水在山脚下曲曲折折,渐渐离开了山影树影的遮蔽。

我沿溪而下,眼前顿时开阔了:好大的一片湖水啊!夕阳西下,波光摇曳着红彤彤的晚霞,金光闪闪的湖水荡漾在风儿的欢唱里。

浪花轻轻拍打着我脚下的碎石,溅起一串串雪白的“珠花”。

芦苇轻轻摇摆着,与浪花的每一次起伏应和出一段轻柔的舞曲。

⑥这时不由得记起一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眼前是一条小溪,汇入的也只是平静的湖,自没有长江雄浑的气势;我也自知不及周公瑾,没有羽扇纶巾和雄姿英发,我有的只是一颗追求自然、追求清新、追求青山绿水的心。

⑦坐在岩石上,任手中的芦苇一根根顺水漂去。

一抹夕阳把湖水辉映得像撒金的织锦;青山倒映在湖面上,起起伏伏,映出一片挥之不去的绿……
17、请为文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1分)
晚风和.着淡淡的花香()掬.一捧水()
18、根据文章内容,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2分)
驱车来到城郊,沿着小路走了下去→→→坐在岩石上
19、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分)
20、有人说:“水是山的魂魄。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分)
21、读完此文,你觉得作者向往的是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还是山青水秀的乡间生活?为什么?(2分)
(四)阅读《“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一文,完成22—26题(9分)
“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
①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负氧离子。

②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微粒。

早在一百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

空气之所以带电,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负氧离子。

那么,负氧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大气中时常发生高压放电现象——闪电,就在闪电发生的瞬间,其周围的空气即被电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负氧离子。

③研究表明,树木、花卉释放出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

此外,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喷花的淋浴头也都会产生负氧离子。

这就是原野、海边、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格外多的原因。

④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不会无限增多,也不会长期停留,而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

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

负氧离子惧怕灰尘、细菌、病毒,一旦碰到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灰尘和细菌的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它们时便降至地面。

这就是负氧离子多的地方有毒颗粒少、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

⑤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

它不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

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正因如此,人们才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

⑥据最新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报道,世界上三个有名的“长寿村”——巴基斯坦东部的芬扎、厄瓜多尔南部的毕路卡其巴以及前苏联高加索的一个村庄,仅百岁以上的寿星就有数百人。

这三个长寿村皆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负氧离子浓度很高。

⑦懂得了负氧离子的有关知识,我们就要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到郊外、森林、海边去放松放松,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 节选自《知识文库》)
2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文章是按照顺序进行说明的。

(2分)
23、本文从负氧离子的、消亡、三个方面来介绍负氧离子的知识(1分)
24.第③段划线句子中“研究表明”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5、本文举三个“长寿村”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26、假如你是学校的管理者,要增加校园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你打算采取哪些措施? (不少于两条)(2分)
三、综合性学习:(6分)
27、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两个和气象物候有关的成语:、(1分)
(2)写出一个和气象物候有关的谚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1分)
谚语:
意思:
(3)用所学知识分析下面诗句反映了怎样的气象特点?(2分)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4)学了这个专题,你觉得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2分)
四、写作(40分)
28、任选其一写作文:
(1)题目:如果我能
要求:①题目中横线上可填“飞翔、成为作家、回到童年……”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2)可能你曾留连于桂林的奇山异水,可能你还沉醉在鼎湖山的灵山秀水中,可能……喧嚣的尘世,使人们更加钟情于自然界的山水,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和山水有关的某个感人故事。

也许你会纵情山水,也许你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许……
请以“山水”为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九年级9月语文答案
15、(2分)我听说(在战争中)率先行动就可以控制别人(的行动),行动落后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23、(1分) 产生作用
24. (2分)不能删去,因为“研究表明”一词说明“树木、花卉释放出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是经过研究证明了的,如果删去,就不能说明这一点。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所以不能删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