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分析
汪龙;朱玲娜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为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药的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用药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销售金额前三位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和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DDDs前三位是阿卡波糖、格列吡嗪和吡格列酮;销售金额排序
/DDDs排序为1的药物有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和罗格列酮.结论:某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期刊名称】《淮海医药》
【年(卷),期】2016(034)004
【总页数】2页(P465-466)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同步性;用药分析
【作者】汪龙;朱玲娜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的分泌代谢疾病,其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1],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近有5.5亿糖尿病患者[2],其中我国将突破1.3亿[3]。
在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中,约90%为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主要由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人体对其敏感性降低等原因所致,治疗Ⅱ型糖尿病主要以口服降糖药为主[4]。
本文对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抑制位于小肠的各种α-葡萄糖苷酶,进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长期服用还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够减轻胰岛素抵抗[5]。
目前作为Ⅱ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
单独应用,也可与胰岛素、磺酰脲类或双胍类药物合用,尤其在老年患者使用此类药品时,无需调整服药剂量与次数,也不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并且可安全、可靠地控制餐后血糖,同时对心血管并发症还有防治作用,因而尤其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情况较为常见老年糖尿病患者[6]。
阿卡波糖作为最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该院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均位居首位,并且其B/A值为1,说明此药已
成为该院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并且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性好。
调查发现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另由表2可知,阿卡波糖的DDC值为1.7元/d,说明使用此药的患者的经济负担较轻,所以阿卡波糖在该院销售金额最多在情理之中。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可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是目前控制
Ⅱ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
由表1可知,此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位居第二,说明磺酰脲类降糖药在该院的应用比较广泛。
其中格列吡嗪用药频度最高,其口服吸收快、作用强,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故被临床广泛应用;另外格列美脲作为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能通过抑制葡萄糖合成和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提高外周葡萄糖的利用率,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且由于其半衰期长,1 d只需服药1次,患者依从性较好[7],由表3可知,此药在该院的B/A值为1,
说明此药的价格和患者的接受程度相一致,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DDDs值排序第三的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其肾脏排泄率低于5%,尤其适用于肾功能减退的糖尿病患者,但其可增加发生骨折和心力衰竭的风险[8],故在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具有多重机制,如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异生作用等,其在该院B/A值为1.40,说明此药价
格便宜且患者易于接受。
新型降糖药物西格列汀为高度选择性的DPP-4酶抑制剂,其不直接作用于葡萄糖的合成与吸收过程,故不引起低血糖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在治疗方面优于传统的降糖药物[9],但此药不属于医保可报销药品,患者使用其
经济负担较重,故在该院的用药频度很小。
综上分析,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
促胰岛素分泌药和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为主,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糖尿病患者,医师在参照Ⅱ型糖尿病口服药治疗指南的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药理作用确切,价格合理的口服降糖药物,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为广大患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