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治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如何进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呢?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的原则
1、课堂教学的提问要精心设计,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要问在知识关键处,突出课堂重点,在一堂课起到统领作用。

在不严谨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有时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使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

2、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

课堂中通过提问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但教师的提问不能盲目,除了构思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外,更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问题的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学生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法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即我们要尊重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

3、课堂教学的提问要保证科学性。

好的提问应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潜心钻研和对学生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

教师必须掌握提问的规律,把问题设置在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上,有效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吃透教材,了解教纲,熟知学生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突出知识的关键,从而吸引学生共同参与。

4、课堂教学的提问要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要追求高效。

提问作为一种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手段,在设计问题时就应作到目的明确,指向清楚,能在最短的时间
内引领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要点。

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模糊点等精心设计问题框架。

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策略
1、注重“双基”。

注重“双基”就是要根据学生特点围绕“双基”正确设计低水平问题和高水平问题。

从问题的水平层次上说有低水平问题和高水平问题。

据研究,一般高中一年级以下的学生大多喜欢直问直答式的低水平问题,高一以上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拐弯儿”式的高水平问题。

无论是低水平问题还是高水平问题都必须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提问应围绕“双基”,根据学生需要,恰当使用低水平问题和高水平问题。

2、双向提问,提问要师生互动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能力”。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问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还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提问。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没有“问题”的课堂,学生个个对答如流,应该不算是真正的好课。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出于种种担心,教师单向对学生提问、学生缺乏提问自主权的现象仍很普遍。

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敢于、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学生提问,为了不耽误课堂有限的时间,一般要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查找资料,列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以是对知识点的不理解,也可以是相关知识点联系实际生活的疑惑等,然后我整理问题。

对普遍性问题在课堂上集中做答;对个别性问题在辅导课或课后单独做答。

可以根据这些疑问对上课内容再做处理,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解决学生的“疑之所在。

”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学生针对某一方面的不理解提出的问题,可以先让其他同学做答,如果学生的知识不足以回答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尽量运用其知识来进行答复。

但碰到有时老师也不能给出完整的满意的答案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需要查询考虑一下。

”“课后再共同探讨。

”这种互动提问既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地提高,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3、在提问及其答问的指导方式上,要争取实现两个转化
(1)提问点名回答到提问举手回答
“点名”变“举手”,其意义在于发生了“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

要实现这个飞跃是不易的,年级越高难度越大。

一旦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和积极主动的学风就将形成。

要实现它,教师除了实践前面所述的提问艺术的各点并受到学生的信赖外,还必须对学生答问作大量的、坚持不懈的组织引导工作。

(2)提问后个别思考回答到提问后讨论回答
讨论,更容易调到学生积极思维,使其认识过程逐步深化。

讨论必有争论。

争论中掌握的知识更容易记牢,经久不忘。

教师提问要学会“煽风点火”,争论中要善于“火上加油”,增大学生大胆设想,质疑问难,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实现这个转化,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及时总结评价
课堂提问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公正地指出其优点或不足。

如有必要,教师可复述正确答案或再做简单讲解,以照顾到中下等程度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请有关同学复述正确答案,以加深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时,一般应从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知识的巩固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性这六个方面综合评价。

教学提问的总结,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与综合、认识的明晰与深化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