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 第一节《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第一节《人人享有人格尊
严权》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知道人格尊严权的内容。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

3.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导入新课: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

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的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

”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

”说完他辞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

看完上述材料,“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这种行为说明什么道理?
一、预习导学:(通过自学完成有关知识点的练习)
阅读教材35页完成预习题(1-4)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这一权利表现为与两个方面。

具体表为:、、、。

2.宪法第38条规定:。

3.人格尊严不可辱,侮辱者必将受到,承担相应的。

4.人的名誉是:。

5.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益处?①
②③(P36)
6.维护名誉是我们的,名誉集中体现了;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7.侵害名誉的行为的危害:不仅,而且、、、。

(P36)
阅读教材第38-39页完成预习题(8-13)
8.我们法律规定,公民享有。

(P38)
民法通则第101规定:。

9..什么是名誉权:。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和。

10.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①


11.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

12.侵犯名誉权的危害:既是
又是。

13.侵犯名誉权应该承担的后果:。

二、合作探究:
情景材料一:阅读教材34页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假如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情景材料二:阅读教材35页材料,回答: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益处?举例说明。

情景材料三:请看教材P36-37《大江的委屈》。

讨论:(1)、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2)、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应该怎么办?
(3)、小明侵害大江名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
(4)、你对同学们的议论有什么看法?
课堂小结: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人格尊严权。

一旦有人侵害我们的名誉,我们有权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名誉,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做到尊重他人,绝不做有损他人名誉的事。

当堂训练:
1、有些同学,利用他人的缺陷给他人起外号,这种行为实际上侵犯了他人()
A荣誉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生命健康权
2、某中学为了方便管理,规定交费多的同学与交费少的同学穿着不同颜色的校服,以区分“贫富”学生。

对于学校的这一做法,你认为这一规定()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B.体现了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属于正当的学校保护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3、某人到公司去应聘被拒绝,因为在他的档案中有一次考试作弊的记录。

这件事告诉我们()
A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B肖像权对我们很重要
C姓名权不能乱用D要珍惜自己的名誉
4、某校初二学生张某和李某星期天去乒乓球馆打乒乓球,玩了三个小时后,他们付了钱,交回乒乓球拍后准备回家。

但是出门时被报案人员拦住,以两副昂贵的乒乓球拍丢失为理由,强行将二人脱去外衣,对其身体和背包进行搜查。

你认为两位中学生应该()
A.忍气吞声 B.纠集朋友到乒乓球馆大吵大闹,使其无法正常营业
C.对报案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使其付出代价
D.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