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冰和防冰大纲培训复训课件2016【大东航放行考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培训提纲
1 前言介绍 2 差异内容(如有) 3 关键点/要点解释性说明 4 案例
10
污染物类型介绍
• 冻雾 、雾淞 、冰淞 、冻雨和冰冻细雨、霜 、燃油霜 、活 性霜 、薄白霜 、半融雪 、雪、冰雹、冰丸 、小冻雨 、中 度和重度冰冻雨、雨夹雪 、雪粒、雪丸
污染物类型介绍
• 冻雾:由过冷水滴形成的雾,通常是地球表面的水平能见度 低于1千米(5/8英里),在与暴露的物体接触时冻结形成一层 结晶/透明冰
36
除防冰液的使用
4.2.5 表4-1 “AEA I型混合液使用指南” 最小稀释浓度为外界大气温度的函数(稀释浓度用%体积表示)
外界大气温度(OAT)
一步法除冰/防冰
第一步:除冰
两步法除冰/防冰 第二步:防冰1),2)
30°C(2732°F)和以上 30°C(2732°F)以下至LOUT
喷嘴处液体和水的混合液应加热至少 60°C(140°F),并且该混合液的冰点至 少低于外界大气温度10°C(18°F)
版本
00-00
1学时
编写/修订日期 2016年09月12日
笔试 口试 不考试
见提纲
除冰和防冰大纲 第六版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员了解如下内容:
1、除防冰的意义 2、除防冰政策、规定、各类人员的职责 3、防冰的相关术语 4、除防冰液的分类、特点、配比方法及其它相关事项。 5、飞机除防冰程序 6、除防冰相关注意事项 7、除防冰过程中的联络方法和记录填写
7
培训提纲
1 前言介绍 2 差异内容 3 关键点/要点解释性说明 4 案例
8
2 差异内容
东航2016年《除冰和防冰大纲》与机务系统相关主要 修订内容
1)6.1.3 除冰/防冰检查人员中条款1“具有两年(含)以上除冰/ 防冰工作经历(与东航另有协议的人员除外)”的描述
将条款1修改为“除防冰检查人员具有两年(含)以上的维修 授权,除防冰操作人员应当接受至少三次OJT带教”
透明冰
关键表面
• 关键表面通常包括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发动机 装于后部的航空器的机身上表面、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或航空 器的任何其他稳定性表面。
典型表面
典型表面定义:指在白天或夜间运行时能够被飞行机组容易 并清楚地观察到,且适用于判断关键表面是否被污染的飞 机表面。在对航空器除冰和防冰时,最后一次喷洒液体时 必须首先处理典型表面。在不要求进行触摸检查时,对一 个或多个典型表面的检查可用作起飞前污染物检查。本公 司定义的典型表面为靠近机身的1/3 机翼上表面和前缘。
5
1 前言介绍
制定目的 1) 落实 CCAR-121 部第 121.649 条规定以及 AC121-50 等中国民用 航空规章、咨询通告的相关规定。 2) 满足 AEA 和 FAA 等国际标准的相关要求。 3) 为东航在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管理和控制提 供标准、方法和程序, 确保在本大纲的控制之下 , 东航任何飞机不带冰、 雪、 霜起飞。
• 空气动力性能影响 • 对飞机操纵面平衡的影响 • 对横侧和俯仰操纵的影响 • 对飞机设备的影响
地面结冰条件
地面结冰条件:一般情况下地面结冰是指外界大气温度 在 5°C 以下,存在可见的潮气(如雨、雪、雨夹雪、冰晶、 有雾且能见度低于1.5 公里等)或者在跑道上出现积水、雪 水、冰或雪的气象条件;或者外界大气温度在10°C 以下,外 界温度达到或者低于露点的气象条件。
确 选择除冰液。 2) 第二步:使用防冰液完成防冰工作,应当根据防冰液的保持时间
、外界大气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选择防冰液。 3) 在第一步操作过程中喷洒的除冰液结冰之前应当完成第二步的防
冰工作(当喷洒到复合材料的表面时,会更快发生结冰)。为满足 这一要求,必要时可分区域进行除冰/防冰操作。 4) 在完成第二步防冰操作后,如果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飞机重要部 位又发生结冰,必须重复完成第一步的除冰和第二步的防冰操 作。
2)6.3.3 操作实践培训中条款2“除冰/防冰液的配制、检查、储 存人员以及除冰车驾驶员等地面人员,除完成地面理论课外,还 必须完成相应除冰/防冰设备的实际操作培训。”的描述
修订条款2为“除冰/防冰液的配制、检查、取样人员以及除冰 车驾驶员等地面人员,除完成地面理论课外,还必须完成相应除 冰/防冰设备的实际操作培训。
被污染
特殊机型除防冰检查要求
1)对于CRJ200、EMB145 飞机必须对机 翼前缘和上表面进行触摸检查。
2)根据CRJ-200 和EMB-145 飞机的运行 情况,公司规定:CRJ-200 和EMB-145 飞机起飞前机翼下表面不允许有霜。
除冰液的种类
1.热水。 2.加热的Ⅰ型除冰液或加热的水与Ⅰ型除冰液的混合液 。 3.加热的Ⅱ型防冰液或加热的水与Ⅱ型防冰液的混合液 。 4.加热的Ⅳ型防冰液或加热的水与Ⅳ型防冰液的混合液 。
3
培训提纲
1 前言介绍 2 差异内容 3 关键点/要点解释性说明 4 案例
4
1 前言介绍
大纲的依据
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 审定规则》 AC-121-50《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AEA 2831th《推荐的航空器地面除冰和防冰》 FAA《通用的FAA保持时间表》 《首都机场航空器地面除冰运行手册》
6
1 前言介绍
大纲的适用对象 1) 东航所有涉及除冰/防冰工作的管理人员、飞行 机组、飞行签派和机务维修人员; 2) 东航所有涉及除冰/防冰工作的地面操作人员、 除冰车驾驶员和除冰/防冰液的混合溶液配制人员 、除冰/防冰液的接收和储存人员。 3) 除另有协议外,所有为东航飞机实施地面除冰/ 防冰工作的委托服务机构和人员。除防冰检查人员 具有两年(含)以上的维修授权,除防冰操作人员 应当接受至少三次OJT带教。
重点检查部位
• 机翼表面(特别是前缘); • 水平尾翼上、下表面; • 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 • 机身; 大气数据探测器; • 静压孔及其附近; • 迎角传感器; • 操纵面铰链附近; • 发动机; • 发动机进气口和出气口; • 起落架和轮舱等。
检查注意事项(一)
• 必须从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关键部件的位置进行检查。 • 必要的情况下,应使用工作梯,手电等辅助工具,确保检查结果正
检查注意事项
CCAR121.649:“在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 机长或者飞行签派员认为在航路或者机场上,预料到或者已经遇到结冰状况严重影响 飞行安全时,任何人不得:
• 签派或者放行飞机; • 继续飞行或着陆
• 当飞机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或者其他重要表面上的附着霜、雪或者 冰,或者不能符合(c)款:
• 任何人不得使飞机起飞
检查注意事项
CCAR121.649:“在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C.在地面结冰条件下,按照地面除冰/防冰大纲的运行 D.在地面结冰条件下,没有地面除冰/防冰大纲的运行: • 起飞前5分钟检查 • 在飞机外部完成 • 满足(B)款的要求
地面实施冰冻污染物的检查
• 维修人员实施检查 • 飞行前实施航线检查任务 • 实施冰冻污染物检查 • 通知机长
防冰液的种类
1.加热的Ⅰ型除冰液; 2.加热的水与Ⅰ型除冰液的混合液; 3.Ⅱ型防冰液或Ⅱ型防冰液与水的混合液; 4.Ⅳ型防冰液或Ⅳ型防冰液与水的混合液 ;
除冰液特点
• 除冰液和防冰液是凝固点抑制剂。 • 除冰液用来除去冻结污染物。 • 防冰液用来防止冻结污染物形成或聚积。 • 除冰/防冰液仅要求在飞机起飞前使用,起飞后飞机机载的除冰/防
使用加热的水或水和液体混合物,喷 嘴处水或混合液的温度至少 60°C(140°F)
加热的混合液冰点低于外界大气温度 (含)不得高于外界大气温度 3°C(5°F)
喷嘴处液体和水的混合物应加热至少 60°C(140°F) , 并 且 该 混 合 液 冰 点 至 少 低于外界大气温度10°C(18°F)
1) 液体只能在外界温度高于该液体的最低操作使用温度(LOUT)时使用。 2) 在第一步除冰液结冰以前使用。
合格的除防冰液
• 外包装检查 • 文件检查 • 实验室检测(冬季前与冬季中) • 使用前检测
除防冰液的使用
一步除冰/防冰法 • 用加热的除冰液除去飞机表面的冰,保持在飞机表面上的液体
将提供有限的防冰能力。应当根据需要的保持时间、外界大气 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地选择除冰液。
除防冰液的使用
二步除冰/防冰法 由两个不同的步骤组成: 1) 第一步:使用热除冰液完成除冰工作,应当根据外界大气温度正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对飞机空气动力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粘附 在这些升力表面上的粘附物造成表面凹 凸不平。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机翼上的可见结冰粘附物能够造成空气动力和控制的严重恶 化。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注意非常小的冰粒,也能产生相同的恶果。
透明冰的形成
• 透明冰会在雪或雪泥的下面形成。在靠近油箱的区域,机翼的上下表面 也会形成大量明显的透明冰。 • 航空器在下面条件下很容易受到透明冰的影响: • a) 当航空器在过站经停时,机翼表面温度低于0℃; • b) 气温在-2℃~15℃之间时; • c) 当航空器在地面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很高或者有降水。 • 透明冰虽然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在机翼下表面有霜或冰会预示机翼上表 面可能会形成透明冰。因此,在怀疑透明冰有可能形成时,为了确保航 空器表面的冻结物被全部除去,建议在起飞前应该进行近距离检查。当 航空器过站经停时,航空器机翼中可能有大量冷的燃油,随后加入的燃 油又不能让机翼的温度升高,这样在机翼上很容易会形成透明冰,应仔 细检查。 • 特定型号的航空器,如CRJ、B737-800系列、DC-9系列、MD80/90系列、 F28-F-100等,当环境温度在冰点以上时,其机翼上表面仍可能出现光滑、 清澈的冰。这是由于机翼油箱内温度低于冰点的燃油流出与上表面的蒙 皮接触,使得金属蒙皮温度降低所致。
• 雪:冰晶形式的降水,多数时呈树枝状、星形或非树枝状晶 体的混物。温度高于-5°C(23°F)时结晶凝聚成雪花。干 雪——在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时;湿雪——在环境温度接近或 高于冰点时。
• 冻雨和冰冻细雨:由过冷水滴构成的(直径小于0.5 毫米 (0.02英寸))雨或细雨,接触任何表面时都会结冰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冰系统将开始工作。
II、III和IV类防冰液特点
• 含有增稠剂,是稠化后的液体,用于防冰以防止污染物的形成或 聚积。
• 与I类除冰液相比,防冰保护时间大大延长。 • 不经加热直接喷洒。
除防冰液残留的成因和影响
1) 当飞机完成防冰后没有马上起飞,防冰液的残留 物可能会在防冰表面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 行除/防冰液残留物的检查,必要时进行清洗。 2) 必须考虑除防冰液产生的副作用。该副作用包括 但不限于干的和/或水溶化的残留物、腐蚀和润滑油 的流失。建议在使用Ⅱ、Ⅳ防冰液期间,根据飞机 维护手册要求检查和清理水合凝胶,通常每月检查 和清理一次
确。如:检查机翼上表面可能形成的明冰(即清洁透明的冰层)时, 应使用足够高的工作梯放在尽可能靠近机翼前缘的地方,并靠近机 身,用手接触油箱的大部分区域进行检查。 • 注意安全,避免撞倒碰伤。
检查注意事项(二)
• 在某些光线较差的情况下,或当你怀疑机翼上有透明冰时,要求进 行触觉检查(检查的人必须用不带手套的手去感知污染的情况)。
除冰和防冰大纲DAP
(东航、上航、云航、中货航 、中联航)
机务培训中心 追求卓越培训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 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课件名称 课程分类
课件编号
规定课时 考核
适用学员 参考资料
除冰和防冰大纲DAP(东航、上航、云航、中货航、中联航) 复训
通用管理类
编写
曹敏
PAX-E0068(东航、 上航、云航、中货航、 中联航)
注意: ·温度上限不应超过除冰液厂商和飞机制造商的推荐值。 ·使用I型液体保持时间指南时,应在除冰表面至少喷洒1升/m2 (2加仑/100平方英尺)的液体。 ·本表用于I型液体保持时间指南,如果无须保持时间,仍有必要将喷嘴处液体加热到60°C(140°F)。 ·对于某种特定的液体,最低操作使用温度(LOUT)是指下列二者中较高值: a) 对于特定型号飞机,能够满足空气动力测试要求的液体的最低温度, b) 液体的实际冰点加上10°C(18°F)的冰点裕度。
培训提纲
1 前言介绍 2 差异内容(如有) 3 关键点/要点解释性说明 4 案例
10
污染物类型介绍
• 冻雾 、雾淞 、冰淞 、冻雨和冰冻细雨、霜 、燃油霜 、活 性霜 、薄白霜 、半融雪 、雪、冰雹、冰丸 、小冻雨 、中 度和重度冰冻雨、雨夹雪 、雪粒、雪丸
污染物类型介绍
• 冻雾:由过冷水滴形成的雾,通常是地球表面的水平能见度 低于1千米(5/8英里),在与暴露的物体接触时冻结形成一层 结晶/透明冰
36
除防冰液的使用
4.2.5 表4-1 “AEA I型混合液使用指南” 最小稀释浓度为外界大气温度的函数(稀释浓度用%体积表示)
外界大气温度(OAT)
一步法除冰/防冰
第一步:除冰
两步法除冰/防冰 第二步:防冰1),2)
30°C(2732°F)和以上 30°C(2732°F)以下至LOUT
喷嘴处液体和水的混合液应加热至少 60°C(140°F),并且该混合液的冰点至 少低于外界大气温度10°C(18°F)
版本
00-00
1学时
编写/修订日期 2016年09月12日
笔试 口试 不考试
见提纲
除冰和防冰大纲 第六版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员了解如下内容:
1、除防冰的意义 2、除防冰政策、规定、各类人员的职责 3、防冰的相关术语 4、除防冰液的分类、特点、配比方法及其它相关事项。 5、飞机除防冰程序 6、除防冰相关注意事项 7、除防冰过程中的联络方法和记录填写
7
培训提纲
1 前言介绍 2 差异内容 3 关键点/要点解释性说明 4 案例
8
2 差异内容
东航2016年《除冰和防冰大纲》与机务系统相关主要 修订内容
1)6.1.3 除冰/防冰检查人员中条款1“具有两年(含)以上除冰/ 防冰工作经历(与东航另有协议的人员除外)”的描述
将条款1修改为“除防冰检查人员具有两年(含)以上的维修 授权,除防冰操作人员应当接受至少三次OJT带教”
透明冰
关键表面
• 关键表面通常包括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发动机 装于后部的航空器的机身上表面、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或航空 器的任何其他稳定性表面。
典型表面
典型表面定义:指在白天或夜间运行时能够被飞行机组容易 并清楚地观察到,且适用于判断关键表面是否被污染的飞 机表面。在对航空器除冰和防冰时,最后一次喷洒液体时 必须首先处理典型表面。在不要求进行触摸检查时,对一 个或多个典型表面的检查可用作起飞前污染物检查。本公 司定义的典型表面为靠近机身的1/3 机翼上表面和前缘。
5
1 前言介绍
制定目的 1) 落实 CCAR-121 部第 121.649 条规定以及 AC121-50 等中国民用 航空规章、咨询通告的相关规定。 2) 满足 AEA 和 FAA 等国际标准的相关要求。 3) 为东航在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管理和控制提 供标准、方法和程序, 确保在本大纲的控制之下 , 东航任何飞机不带冰、 雪、 霜起飞。
• 空气动力性能影响 • 对飞机操纵面平衡的影响 • 对横侧和俯仰操纵的影响 • 对飞机设备的影响
地面结冰条件
地面结冰条件:一般情况下地面结冰是指外界大气温度 在 5°C 以下,存在可见的潮气(如雨、雪、雨夹雪、冰晶、 有雾且能见度低于1.5 公里等)或者在跑道上出现积水、雪 水、冰或雪的气象条件;或者外界大气温度在10°C 以下,外 界温度达到或者低于露点的气象条件。
确 选择除冰液。 2) 第二步:使用防冰液完成防冰工作,应当根据防冰液的保持时间
、外界大气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选择防冰液。 3) 在第一步操作过程中喷洒的除冰液结冰之前应当完成第二步的防
冰工作(当喷洒到复合材料的表面时,会更快发生结冰)。为满足 这一要求,必要时可分区域进行除冰/防冰操作。 4) 在完成第二步防冰操作后,如果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飞机重要部 位又发生结冰,必须重复完成第一步的除冰和第二步的防冰操 作。
2)6.3.3 操作实践培训中条款2“除冰/防冰液的配制、检查、储 存人员以及除冰车驾驶员等地面人员,除完成地面理论课外,还 必须完成相应除冰/防冰设备的实际操作培训。”的描述
修订条款2为“除冰/防冰液的配制、检查、取样人员以及除冰 车驾驶员等地面人员,除完成地面理论课外,还必须完成相应除 冰/防冰设备的实际操作培训。
被污染
特殊机型除防冰检查要求
1)对于CRJ200、EMB145 飞机必须对机 翼前缘和上表面进行触摸检查。
2)根据CRJ-200 和EMB-145 飞机的运行 情况,公司规定:CRJ-200 和EMB-145 飞机起飞前机翼下表面不允许有霜。
除冰液的种类
1.热水。 2.加热的Ⅰ型除冰液或加热的水与Ⅰ型除冰液的混合液 。 3.加热的Ⅱ型防冰液或加热的水与Ⅱ型防冰液的混合液 。 4.加热的Ⅳ型防冰液或加热的水与Ⅳ型防冰液的混合液 。
3
培训提纲
1 前言介绍 2 差异内容 3 关键点/要点解释性说明 4 案例
4
1 前言介绍
大纲的依据
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 审定规则》 AC-121-50《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AEA 2831th《推荐的航空器地面除冰和防冰》 FAA《通用的FAA保持时间表》 《首都机场航空器地面除冰运行手册》
6
1 前言介绍
大纲的适用对象 1) 东航所有涉及除冰/防冰工作的管理人员、飞行 机组、飞行签派和机务维修人员; 2) 东航所有涉及除冰/防冰工作的地面操作人员、 除冰车驾驶员和除冰/防冰液的混合溶液配制人员 、除冰/防冰液的接收和储存人员。 3) 除另有协议外,所有为东航飞机实施地面除冰/ 防冰工作的委托服务机构和人员。除防冰检查人员 具有两年(含)以上的维修授权,除防冰操作人员 应当接受至少三次OJT带教。
重点检查部位
• 机翼表面(特别是前缘); • 水平尾翼上、下表面; • 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 • 机身; 大气数据探测器; • 静压孔及其附近; • 迎角传感器; • 操纵面铰链附近; • 发动机; • 发动机进气口和出气口; • 起落架和轮舱等。
检查注意事项(一)
• 必须从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关键部件的位置进行检查。 • 必要的情况下,应使用工作梯,手电等辅助工具,确保检查结果正
检查注意事项
CCAR121.649:“在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 机长或者飞行签派员认为在航路或者机场上,预料到或者已经遇到结冰状况严重影响 飞行安全时,任何人不得:
• 签派或者放行飞机; • 继续飞行或着陆
• 当飞机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或者其他重要表面上的附着霜、雪或者 冰,或者不能符合(c)款:
• 任何人不得使飞机起飞
检查注意事项
CCAR121.649:“在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C.在地面结冰条件下,按照地面除冰/防冰大纲的运行 D.在地面结冰条件下,没有地面除冰/防冰大纲的运行: • 起飞前5分钟检查 • 在飞机外部完成 • 满足(B)款的要求
地面实施冰冻污染物的检查
• 维修人员实施检查 • 飞行前实施航线检查任务 • 实施冰冻污染物检查 • 通知机长
防冰液的种类
1.加热的Ⅰ型除冰液; 2.加热的水与Ⅰ型除冰液的混合液; 3.Ⅱ型防冰液或Ⅱ型防冰液与水的混合液; 4.Ⅳ型防冰液或Ⅳ型防冰液与水的混合液 ;
除冰液特点
• 除冰液和防冰液是凝固点抑制剂。 • 除冰液用来除去冻结污染物。 • 防冰液用来防止冻结污染物形成或聚积。 • 除冰/防冰液仅要求在飞机起飞前使用,起飞后飞机机载的除冰/防
使用加热的水或水和液体混合物,喷 嘴处水或混合液的温度至少 60°C(140°F)
加热的混合液冰点低于外界大气温度 (含)不得高于外界大气温度 3°C(5°F)
喷嘴处液体和水的混合物应加热至少 60°C(140°F) , 并 且 该 混 合 液 冰 点 至 少 低于外界大气温度10°C(18°F)
1) 液体只能在外界温度高于该液体的最低操作使用温度(LOUT)时使用。 2) 在第一步除冰液结冰以前使用。
合格的除防冰液
• 外包装检查 • 文件检查 • 实验室检测(冬季前与冬季中) • 使用前检测
除防冰液的使用
一步除冰/防冰法 • 用加热的除冰液除去飞机表面的冰,保持在飞机表面上的液体
将提供有限的防冰能力。应当根据需要的保持时间、外界大气 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地选择除冰液。
除防冰液的使用
二步除冰/防冰法 由两个不同的步骤组成: 1) 第一步:使用热除冰液完成除冰工作,应当根据外界大气温度正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对飞机空气动力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粘附 在这些升力表面上的粘附物造成表面凹 凸不平。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机翼上的可见结冰粘附物能够造成空气动力和控制的严重恶 化。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注意非常小的冰粒,也能产生相同的恶果。
透明冰的形成
• 透明冰会在雪或雪泥的下面形成。在靠近油箱的区域,机翼的上下表面 也会形成大量明显的透明冰。 • 航空器在下面条件下很容易受到透明冰的影响: • a) 当航空器在过站经停时,机翼表面温度低于0℃; • b) 气温在-2℃~15℃之间时; • c) 当航空器在地面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很高或者有降水。 • 透明冰虽然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在机翼下表面有霜或冰会预示机翼上表 面可能会形成透明冰。因此,在怀疑透明冰有可能形成时,为了确保航 空器表面的冻结物被全部除去,建议在起飞前应该进行近距离检查。当 航空器过站经停时,航空器机翼中可能有大量冷的燃油,随后加入的燃 油又不能让机翼的温度升高,这样在机翼上很容易会形成透明冰,应仔 细检查。 • 特定型号的航空器,如CRJ、B737-800系列、DC-9系列、MD80/90系列、 F28-F-100等,当环境温度在冰点以上时,其机翼上表面仍可能出现光滑、 清澈的冰。这是由于机翼油箱内温度低于冰点的燃油流出与上表面的蒙 皮接触,使得金属蒙皮温度降低所致。
• 雪:冰晶形式的降水,多数时呈树枝状、星形或非树枝状晶 体的混物。温度高于-5°C(23°F)时结晶凝聚成雪花。干 雪——在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时;湿雪——在环境温度接近或 高于冰点时。
• 冻雨和冰冻细雨:由过冷水滴构成的(直径小于0.5 毫米 (0.02英寸))雨或细雨,接触任何表面时都会结冰
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冰系统将开始工作。
II、III和IV类防冰液特点
• 含有增稠剂,是稠化后的液体,用于防冰以防止污染物的形成或 聚积。
• 与I类除冰液相比,防冰保护时间大大延长。 • 不经加热直接喷洒。
除防冰液残留的成因和影响
1) 当飞机完成防冰后没有马上起飞,防冰液的残留 物可能会在防冰表面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 行除/防冰液残留物的检查,必要时进行清洗。 2) 必须考虑除防冰液产生的副作用。该副作用包括 但不限于干的和/或水溶化的残留物、腐蚀和润滑油 的流失。建议在使用Ⅱ、Ⅳ防冰液期间,根据飞机 维护手册要求检查和清理水合凝胶,通常每月检查 和清理一次
确。如:检查机翼上表面可能形成的明冰(即清洁透明的冰层)时, 应使用足够高的工作梯放在尽可能靠近机翼前缘的地方,并靠近机 身,用手接触油箱的大部分区域进行检查。 • 注意安全,避免撞倒碰伤。
检查注意事项(二)
• 在某些光线较差的情况下,或当你怀疑机翼上有透明冰时,要求进 行触觉检查(检查的人必须用不带手套的手去感知污染的情况)。
除冰和防冰大纲DAP
(东航、上航、云航、中货航 、中联航)
机务培训中心 追求卓越培训
机务培训中心课件 不可作为维修依据
课件名称 课程分类
课件编号
规定课时 考核
适用学员 参考资料
除冰和防冰大纲DAP(东航、上航、云航、中货航、中联航) 复训
通用管理类
编写
曹敏
PAX-E0068(东航、 上航、云航、中货航、 中联航)
注意: ·温度上限不应超过除冰液厂商和飞机制造商的推荐值。 ·使用I型液体保持时间指南时,应在除冰表面至少喷洒1升/m2 (2加仑/100平方英尺)的液体。 ·本表用于I型液体保持时间指南,如果无须保持时间,仍有必要将喷嘴处液体加热到60°C(140°F)。 ·对于某种特定的液体,最低操作使用温度(LOUT)是指下列二者中较高值: a) 对于特定型号飞机,能够满足空气动力测试要求的液体的最低温度, b) 液体的实际冰点加上10°C(18°F)的冰点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