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8月24日京师同文馆成立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2年8月24日,京师同文馆成立,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
京师同文馆,是清朝末年自强运动时期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的官办教育机构,亦为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

恭亲王奕?1862年8月24日,京师同文馆于北京正式成立,同文馆是在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桂良和文祥的奏请下才得以成立的,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应对《天津条约》中未来条约需要以英法外语为正本的规定,故迫切需要培育足够的外语人才来应对外交事务。

同文馆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奕?在时任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威妥玛的帮助下,聘请英籍传教士包尔腾出任总教习。

初设英文馆(相当于现在院校的系部),后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格致(清末西学用做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总称)、化学等馆,1866年增设天文及算学等课程。

学制分五年、八年两种。

八年制又分前馆、后馆。

后馆学有成效者升入前馆。

学员兼学天文、算学、格物、化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

同文馆管理大臣孙家鼐同文馆设管理大臣,孙家鼐(nài)为最后一任,并设总教习、副教习等职。

先后在馆任职的教习有数学家李善兰、物理学家徐寿等。

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丁韪(wěi)良。

同文馆除了教授西方语言之外,亦供西方人学习汉语。

1867年徐继畬被任命为专官大臣,使同文馆的发展较步上轨道。

其后于1864年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1869年他被聘为同文馆总教习,对同文馆的影响很大。

此外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则对于该校的经费来源有所助益。

丁韪良与同文馆其他教员合影(约1900年)同文馆的课堂在丁韪良的主持下,规划了较完整的课程,同文馆八年的学制里,前三年专读语言,后五年则学习各个学科及个人专攻领域。

在1879年时,学生有163名。

其中以专攻英语、法语、算学较多。

但同文馆不被传统中国的精英所认可,很少人愿意送子弟来就读,许多学生都是因其较好的补贴才进入同文馆。

同文馆除了作为教育机构外,其教习也从事翻译工作,1873年开设了一所印书处,可说是中国最早大学出版社的雏型,该处共出版了各领域的译著17部。

同文馆于1900年因庚子事变被迫停办,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而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