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语文课件 :记叙文答题技巧(共50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答题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0ee20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76.png)
综合练习
一生的欠条
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求亲告友,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蛮体面的工作,我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决定到外面闯一闯。那晚 ,我和父亲深谈,描绘自己的理想抱负。父亲说我心比天高,母亲则在一旁抹眼泪,都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我却冥顽不化,非要“走 出去”。
父亲终于问:“你决定去哪里呢?” 我思虑半天,摇摇头。 父亲抽着劣质烟,良久,才一字一顿地说:“儿大不由爹呀,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以后的路怎么走自己看着办吧。” 父亲同意了!那一刻,我为父亲无奈的妥协和“支持”而感激涕零,默默发誓,一定不让父母失望!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好简单的行囊,踌躇再三,还是硬着头皮向父亲索要路费。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里,我不知向父亲伸手 要了多少次钱,但总觉得都是天经地义的,唯有这一次,我心里特别发虚。我劝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向父亲伸手要钱! 于是,我怯怯地去找父亲,不想屋里屋外到处找都找不到。正在做早饭的母亲戚然地说:“你父亲一早就到集镇上给你寻钱去了。 出门在外,人地两生,没钱咋行。可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为了给你找工作,家底已掏空了。”母亲说着,皲裂的双手仍在冰凉的水盆 里搓洗着红薯,眼圈红红的,有些浮肿。我不知道该如何抚慰母亲,只能木然地站着,心如刀绞。 父亲回来时已是半晌,身后还跟着一个人,原来是个粮贩。父亲要卖家中的麦子。那几年丰产不丰收,粮食贱得要命,父亲一直舍 不得卖。可是那天,父亲一下子卖了几千斤,装了整整一三轮车。
找出具有外貌性质的词语)外貌描写,细致传神地写出了···
一般包括: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托静)
表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答题思路:
①首运用了......手法 (一般包括: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
②具体表现为.....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写好记叙文六妙招 (共48张PPT)(优质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写好记叙文六妙招 (共48张PPT)(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664b41a32d7375a41780ba.png)
自撒开!”这些人,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显露火暴,
即使鲁莽也各不相同。
4、用叙述的方法写语言
• 这种间接手法笔墨经济,省却烦 琐对话,用精炼语言突出人物特征。 如鲁迅《祝福》中:“一见面是寒暄, 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 之后即大骂其新党。”朱自清《背 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 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 应我。”也变对话为直接叙述。
茶,他坐起身子,差一点就要下床,他向拖鞋望
了几眼,甚至从床上伸下一只脚去,中是立刻又
把脚缩了回来……”令人发笑的懒汉形象就这样定
格似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4、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谓写得有声有色,却
死,实难从命。”吴用:“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
人皆所伏。兄长右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的心。”
李逵:“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
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会让来让去,做甚鸟!
我便样将起来,各自散伙!”武松:“哥哥手下许
多军官,受朝庭诰命的,也只是让哥哥,如何肯从
别人?”鲁智深:“若还兄长推让别人,酒家们各
(三)举手投足见性情
•
一部《水浒传》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典型的人
物形象被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誉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文学
史上的“六大才子书”之一,与《史记》、《离骚》等并列。
倘若没有类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极富魅力的支伤描
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
不再了。可见,行为描写与肖象、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
•
1、只言片语勾轮廓
•
有时塑造人物只选其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他的
性格特征,袒露他的内心世界。如司马迁《史记·陈涉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a9be6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08.png)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修辞手法的作用
解题方法:文中关键的语句常常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语句,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
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 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记叙顺序作用:
01
法则:
02
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找。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模仿创新
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
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明白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 二是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别是要明确题目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 三是要整合要求,明悟情感 理清思路:线索,结构 (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 ) 揣摩字句:写法探究。
解题技巧: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小提示
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知识记答题技巧课件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知识记答题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d1af7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6.png)
详略:详写最能直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略写同 表现中心有些联系而不能不写也不必详写的内容。详略得当,使文 章错落有致,引起读者兴趣;内容充实,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笔法富 于变化,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
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对照: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事物特点, 使形象鲜明。 讽刺:加强深刻性和批评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情、思想、感情。利 用反差对照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情, 集中地揭示主旨。 托物言志:含蓄而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特殊的美 感享受。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 借景抒情:使抒情方式更为含蓄,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渲染:以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增加气氛,加强艺术效果,深化 主题。
反复、反问、设问、引用等。
写作手法及作用
结构手法常见的有过渡、照应、详略、悬念、铺垫、伏笔、 线索等。
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类比、烘托、 衬托、对照、抑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讽刺、托物言志、直 抒胸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开篇点题、用典、卒章显志、借 景抒情、以小见大等。
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 转换场景;思路清楚,转换自然;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使文章结构紧凑,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 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楚,体现文章主题思想。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1fb28190c69ec3d4bb7523.png)
各类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一般句式:
a、本文通过记叙……表达了(赞颂了) ……精神(品质)(批判了……)。〔 写人、记事类〕
b、本文通过描写……抒发了(表达了) ……思想感情。〔写景、状物类〕
c、本文通过讲述……故事,说明(告诉) 了……道理。〔寓言、童话类〕
(四)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 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5.文章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面对面149页
(一)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 件为线索展开故事 情节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 按描写角度来分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按描写宏观、微观来分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 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 人物形象。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 生动性。
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技巧课件
![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b345c6a76e58fafbb00326.png)
3、 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例:《驿路梨花》的结尾句:\"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里运用了引用辞格,联系全文,分析引用诗 句的作用,可推知其象征义是表明了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 的深意。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 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驿 路梨花》,以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设置悬念 和巧妙穿插,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其中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属于插叙部分。
★记叙文的线索分类
总结 :[解题方法]: 文中关键的语句常常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 论抒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语句,有助于我们 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
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首先要从本句入手,注意修饰限制成分;其次要 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这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第三,结 合段意理解句子,准确性更高。总之,要注意句子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做“作用类”题目时,思路和上面差不多,所不同只是比上面 的解要简单一些,只需考虑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及,首先应做的是找到该代词在
文章中的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及其主题,在该代词之前找出答 案。此类题型一般较简单,但在做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读清题意,二是确定好代词位置,三是找好指代的具体内容, 这也是做此类题的重点所在,一定要找准,不要多写也不要少写。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指导 PPT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指导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3eda75be1e650e52ea9977.png)
8、记叙文中的描写方法:
自 •(1)、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 主 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学 •(2)、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 习 描写。其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
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 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3)、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二具体的典 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 形象,使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 写景则如临其境。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指导
自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 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学•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
习 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
•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 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自主•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 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
•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
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
莅临指导
请在心里大声对自己说: 今天 我一定行
我是最棒的 我要好好展现自己
记叙文阅读答题指导
——我与父亲抬担子
楚雄市吕合中学 罗正琴
•1、复习记叙文相关知识点,明确近 年考点及题型。
•2、掌握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方法。
一.近年记叙文阅读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1.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下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ef22f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72.png)
中考语⽂总复习---记叙⽂阅读答题技巧课件正式开始答题。
⾸先“定点”,即找出每⼀题的出题点,将题⼲和⽂章对应起来。
找到了出题点,就进⼊“扫描”阶段。
以出题点为中⼼上下“扫描”,寻找答题点。
⼀般地说,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在上⽂,⽐喻句所说明的事物也在它的上⽂;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所说明的观点要看它前⾯的议论句;散⽂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议论性语句中。
找到了答题点,还要注意答题⽅式。
多数情况下,可直接摘引原⽂中的语句作答。
如果题⽬要求你“概括”“归纳”,则必须通观全段甚⾄全⽂,将要点整合,⽤流畅的个⼈语⾔来表达。
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道题由浅⼊深,题与题之间既彼此独⽴⼜互相联系。
⼀般地说,应从第⼀题⼊⼿,循序渐进地答题。
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从题⽬之间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从⽽更快捷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
审题是做现代⽂阅读理解中⾄关重要的⼀个环节,许多考⽣平时的训练不注意审题、弄清题意,在满⾜于⼀知半解的基础上盲⽬答题,导致惨重失分,那么,从哪些⽅⾯审题呢?1.看配分⼀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如何答题的⼀个重要的暗⽰。
⽐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即可;若要求⽤原⽂来作答,则是在原⽂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每答对⼀处给1分),这叫做对位配分法。
还有⼀种叫错位配分法,即"答对⼀个不给分,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满分"的配分法。
如是4分题,则是要求考⽣利⽤概括精练的语句从两个⽅⾯来作答,⼀般来说在题⽬的设置上,出卷⼈在作答处已标明了"(1)(2)"序号,如是出卷⼈未标明序号,4分题也暗⽰了考⽣应如何作答,只是在答题时,考⽣要标明序号,如此可体现⼀个考⽣的答题素质和修养,4分题配分法在许多阅读理解题⽬中均有涉及。
如是6分题,分值重,能⼒性强,有两种暗⽰可能:⼀是要求考⽣依据原⽂含义,凭靠主观想像答题,只答出两个⽅⾯的内容即可;⼆是要求考⽣着眼于全⽂,根据⽂章的潜在认知,寻找答案(稍加压缩),只答出三⽅⾯或任意三⽅⾯的内容即可,此类题⽬,出卷⼈⼀般都标明了序号。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课件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4d27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b.png)
总结词
比较不同作品的的语言特色,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详细描述
不同作品的的语言特色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比较不同作品 的语言特色,可以拓展我们的语言视野和欣赏能力。
03
答题技巧
信息筛选与整合
总结词
反思与总结
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反思和 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 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通过回顾历年真题,让学生熟悉记叙文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加深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方法应用
总结词:实践操作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答题方法与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培养解题思维和应试能力。
答案解析与反思
总结词:查漏补缺
详细描述:对练习或测试的答案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如何进行有针对性 的复习和提升。
05
备考建议
强化基础,积累素材
01
02
03
词汇和语法
掌握记叙文常用的词汇和 语法结构,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
素材积累
多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 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提 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练习写作
定期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不断磨练自己的写作技 巧。
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01
02
03
04
分析题目
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把 握文章主题和要点。
表达方式与效果分析
总结词
分析表达方式的特点和效果,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等。考生需要分析这些表达方式的特点 和效果,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同时 ,要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对于文章整体效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 描写指对日、
月、星辰、天气、自然 风光等的描写。
作用
1、能烘托气氛 2、表现人物的心情 3、表现人物的品质 4、突出人物身份地位 5、推动情节的发展起 衬 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社会环境 描写指对人
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 情、社会背景、 历史背景的描写。
作用
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 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A、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通过**描写,突出表现了对象的**特点。
B、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交待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渲染…… 的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感情);烘托人物…… 的形象,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主 题 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
学 习 目 标
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 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 主要表达方式,通 过记人、叙事来表 达中心思想的一种 文体。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 3.常见的叙述顺序 :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顺叙、倒叙、插叙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5.文章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对 比、衬托、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具 : 体事物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 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 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 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 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 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 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 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 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 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记叙文考查要点
1、标题 2、词语的表达效果 3、句子含义 4、关键句段的作用 5、语言赏析 6、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8、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9、文章的表现手法 10、记叙的详略 11、文本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 归纳中心思想 分析人物 12、开放性试题
提示:一个题目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需全面分析
二、词语的表达效果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朱自清《春》 解答:动词“钻”是“长出、冒出”的意思, 这个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例2: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 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2011河北中考 解答:运用拟人(或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花草炫耀风姿的情景。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 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 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 代背景综合考虑。
如何赏析课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 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3 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 触觉)。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 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进而或丰富文 章内容,突出主题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 事情节或为下文做铺垫等,情节上有波澜。
一、对于题目的考查 常考题型: 1、题目的含义 2、题理解)
例子:记叙文阅读《阳光地带》 参考答案:阳光地带既指阳光充足的地 方,又写出了母爱的温暖。
题目的含义答题规律:表层意思+深层含义
2、题目的作用: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线索作用 揭示中心 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 一语双关
中考攻略
我们的困惑
1 明明对阅读内容很感兴趣,心里也 翻江倒海有感触,就是写不到卷子上。 2 答题时找不到关键点,拿不到分数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 “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 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 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 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表达方式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直接抒情 抒情 间接抒情 语言、动作、心理 人物描写 按内容来分 描写 外貌(肖像)、神态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按描写角度来分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按描写宏观、微观来分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
C、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揭示 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等
D、正面描写作用:给人以直接、真实、具
体的感受。 E、侧面描写作用:侧面烘托,使形象更加 鲜明突出,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F、细节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丰满,丰富作 品内涵,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等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 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 ××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 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 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 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