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文化创新》同步导学
班级____姓名____号数____
一、学习目标
1、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2、难点:四个错误倾向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
1、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2、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三、知识框架
四、课堂训练(一)选择题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因为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③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新的成果服务;④文化创新的动力和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在当代中国,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做到
①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②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漫画在现代中国的报刊中比比皆是,然而漫画并非“原产”于中国,而是向西方画界学习得来的。
目前漫画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回答3—4题。
3、漫画之“漫”,就在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笔触对某些行为或人进行批评或讽刺,以警示世人。
由此可见
A、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B、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C、文化创新是文化魅力之所在
D、文学艺术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4、漫画是中国人向西方学来的,现在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
A、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C、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D、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5、下列对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③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④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原始的爱尔兰人的踢踏舞并未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但《大河之舞》对踢踏舞作了艺术性的改编,并把大量的非爱尔兰元素融入其中,为《大河之舞》走上国际市场作了一个豪华大剧作,结果风靡全球。
《大河之舞》风靡全球的原因有
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推陈出新;②面向市场,“适应广大消费者的文化需要”;③体现了时代精神;④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融入了西方画派的营养;但是中国画毕竟是中国画,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这说明
A、实现文化的发展就必须毫无保留的继承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优秀的文化
C、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D、借鉴西方文化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8、近年来,江苏省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精神的讨论。
如南京的“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苏州的“崇文、融合、创新、致远”;常州的“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从这些城市精神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②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吸收一切中外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9、近年来,韩剧在东南亚文化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立足民族,洋为韩用,是韩剧成功的关键因素。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文化创新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④民族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实现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响,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沙家浜》等剧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
2008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课《文化创新》同步导学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C D B D A 6-9 D C D A
非选择题10、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文化创新要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京剧进课堂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