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油泵上设有限压阀,当润滑油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限压阀打开,多余的润滑油经限压阀流回油底壳或机油泵的进油口。
机油细滤器上设有进油限压阀,当润滑油的压力较低时,进油限压阀关闭,润滑油全部进入主油道,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
机油粗滤器上设有旁通阀,当粗滤器滤芯堵塞时,润滑油压使旁通阀开启,润滑油不经过滤而直接进入主油道,保证发动机的润滑。
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将一定压力的润滑油连续不断地压送到各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压力润滑主要用于承受载荷大、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摩擦表面,如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和摇臂轴等与各自对应的轴承(或座孔)之间的润滑。
2.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利用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和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飞溅润滑主要适用于外露表面、承受载荷较小的工作表面,如气缸壁、活塞销、挺柱、气门杆、凸轮、偏心轮等的润滑。
1.润滑作用 在两个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避免它们直接接触,实现液体摩擦,使摩擦系数大大减小,从而减少零件磨损和发动机的功率损失。
2.冷却作用 循环流动的润滑油不断地吸收并带走摩擦表面的热量,保持零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3.清洗作用 具有一定压力和粘度的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循环流动时,带走摩擦面间的金属磨屑、积碳和沙粒等。
总结:
1、润滑系的作用有哪些?
2、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几种?
3、润滑系的组成有哪些?
4、润滑系的油路走向如何走?
作业:
分组查找润滑剂相关资料,下次课讲述。
板书设计: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
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
二、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2)飞溅润滑3)润滑脂润滑
三、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设疑法导入新课
育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擅长用润滑剂来润滑一下我们的关系,进而消除摩擦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通过铁杵磨成针,让大家联想到处于高速摩擦状态的柱状活塞会不会磨成针。
育人:一件事情,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
可类比我们用喷壶给自己家的花浇水,便于学生的理解。
联系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它的几个功用。
图5—2所示为东风EQ153型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示意图。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将润滑油从油底壳吸出,经集滤器过滤并经机油泵加压后输出。从机油泵输出的润滑油分成两路,大多数(85%)润滑油经机油粗滤器滤除较大颗粒的杂质后进入主油道,经曲轴箱的前、后端及隔板和气缸盖上的油道,分别到达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摇臂轴轴颈、正时齿轮表面和空气压缩机内进行压力润滑;飞溅的润滑油对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气缸壁、气门杆、推杆和凸轮表面等进行飞溅润滑。少量的(15%)润滑油经限压阀进入与主油道并联的机油细滤器,滤去较细小的杂质和胶质后流回油底壳。由于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可周期性地通过细滤器滤清,因此保证了润滑油的质量。如果润滑油温度高于设定值,部分润滑油进入散热器,冷却后流回油底壳。主油道上安装的机油压力传感器,可感应润滑系的润滑油压力。
课堂讲述:(50min)
一、润滑系统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在很小的配合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由于零件接触表面呈凹凸不平状,如果零件的金属表面之间直接摩擦,将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摩擦产生的热量还可能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为了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连续不断地将足够数量、温度适宜、清洁的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其主要作用有:
3.润滑脂润滑
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三、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的布置方案及润滑油的流动路线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一些具体结构不同而有所区别。
教学小结:
使学员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成和用途。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对排除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有所提高。
润滑系中设有机油压力传感器和最低油压报警开关,以监控润滑系的油压。
图5—3所示为帕萨特轿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示意图。机油泵为转子式,由中间轴驱动,其吸油口连接固定式集滤器,出油口与气缸体上的输油道连接。润滑系只有一个全流式整体旋装的机油滤清器,纸质滤芯一次使用,无需保养,外壳与滤芯一起更换。
课堂总结及作业:(5min)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课程教案
课次
2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
第二章第二节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教学手段:
1、板书、PPT多媒体动画讲述。
2、利用类比、归纳总结讲述。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课堂导入:(2min)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如何应对呢?每台发动机都具有润滑系统,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4.密封作用 附着在气缸壁、活塞和活塞环等零件上的油膜,填充了相互间的间隙,减少了漏气,提高了零件的密封效果。
5.防锈作用 零件接触表面间的油膜可以防止水、空气和酸性气体对零件表面的氧化和腐蚀。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所承受的载荷大小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所要求的润滑强度也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润滑方式。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
机油细滤器上设有进油限压阀,当润滑油的压力较低时,进油限压阀关闭,润滑油全部进入主油道,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
机油粗滤器上设有旁通阀,当粗滤器滤芯堵塞时,润滑油压使旁通阀开启,润滑油不经过滤而直接进入主油道,保证发动机的润滑。
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将一定压力的润滑油连续不断地压送到各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压力润滑主要用于承受载荷大、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摩擦表面,如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和摇臂轴等与各自对应的轴承(或座孔)之间的润滑。
2.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利用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和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飞溅润滑主要适用于外露表面、承受载荷较小的工作表面,如气缸壁、活塞销、挺柱、气门杆、凸轮、偏心轮等的润滑。
1.润滑作用 在两个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避免它们直接接触,实现液体摩擦,使摩擦系数大大减小,从而减少零件磨损和发动机的功率损失。
2.冷却作用 循环流动的润滑油不断地吸收并带走摩擦表面的热量,保持零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3.清洗作用 具有一定压力和粘度的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循环流动时,带走摩擦面间的金属磨屑、积碳和沙粒等。
总结:
1、润滑系的作用有哪些?
2、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几种?
3、润滑系的组成有哪些?
4、润滑系的油路走向如何走?
作业:
分组查找润滑剂相关资料,下次课讲述。
板书设计: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
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
二、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2)飞溅润滑3)润滑脂润滑
三、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设疑法导入新课
育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擅长用润滑剂来润滑一下我们的关系,进而消除摩擦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通过铁杵磨成针,让大家联想到处于高速摩擦状态的柱状活塞会不会磨成针。
育人:一件事情,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
可类比我们用喷壶给自己家的花浇水,便于学生的理解。
联系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它的几个功用。
图5—2所示为东风EQ153型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示意图。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将润滑油从油底壳吸出,经集滤器过滤并经机油泵加压后输出。从机油泵输出的润滑油分成两路,大多数(85%)润滑油经机油粗滤器滤除较大颗粒的杂质后进入主油道,经曲轴箱的前、后端及隔板和气缸盖上的油道,分别到达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摇臂轴轴颈、正时齿轮表面和空气压缩机内进行压力润滑;飞溅的润滑油对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气缸壁、气门杆、推杆和凸轮表面等进行飞溅润滑。少量的(15%)润滑油经限压阀进入与主油道并联的机油细滤器,滤去较细小的杂质和胶质后流回油底壳。由于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可周期性地通过细滤器滤清,因此保证了润滑油的质量。如果润滑油温度高于设定值,部分润滑油进入散热器,冷却后流回油底壳。主油道上安装的机油压力传感器,可感应润滑系的润滑油压力。
课堂讲述:(50min)
一、润滑系统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在很小的配合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由于零件接触表面呈凹凸不平状,如果零件的金属表面之间直接摩擦,将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摩擦产生的热量还可能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为了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连续不断地将足够数量、温度适宜、清洁的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其主要作用有:
3.润滑脂润滑
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三、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的布置方案及润滑油的流动路线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一些具体结构不同而有所区别。
教学小结:
使学员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成和用途。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对排除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有所提高。
润滑系中设有机油压力传感器和最低油压报警开关,以监控润滑系的油压。
图5—3所示为帕萨特轿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示意图。机油泵为转子式,由中间轴驱动,其吸油口连接固定式集滤器,出油口与气缸体上的输油道连接。润滑系只有一个全流式整体旋装的机油滤清器,纸质滤芯一次使用,无需保养,外壳与滤芯一起更换。
课堂总结及作业:(5min)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课程教案
课次
2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
第二章第二节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教学手段:
1、板书、PPT多媒体动画讲述。
2、利用类比、归纳总结讲述。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课堂导入:(2min)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如何应对呢?每台发动机都具有润滑系统,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4.密封作用 附着在气缸壁、活塞和活塞环等零件上的油膜,填充了相互间的间隙,减少了漏气,提高了零件的密封效果。
5.防锈作用 零件接触表面间的油膜可以防止水、空气和酸性气体对零件表面的氧化和腐蚀。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所承受的载荷大小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所要求的润滑强度也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润滑方式。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