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周末作业七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高分突破》周末作业答案

语文九年级《高分突破》周末作业答案

周末作业(一)一、1.(1)人迹板桥霜(2)秋草独寻人去后(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2.(1)妖娆(2)风骚(3)花枝招展(4)咄咄逼人3.D(“证实”指确认、证明,“落实”指确定,决定,第(1)句取前者;第(2)句应当选用解释原因的关联词语;“莅临”多用于领导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光临”则是敬称他人的到来,第(3)句取后者。

)4.B(句式杂糅,应改为“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

)5.(1)重视节气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2)示例:立春过后,大地开始苏醒,百花怒放,鸟儿争鸣。

二、1.(1)有时(2)探求(3)如果没有2.(1)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

(2)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3.D(同在“以民之乐为乐”。

)三、1.B(第④段“PTSD患者中,脑部控制记忆与学习的海马体更小,这也许是患者出现记忆问题的原因。

”)2.A(总分结构。

)3.根据症状,阿明应该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可以引导阿明重新叙述一遍驾驶舱玻璃破裂事件发生的过程,好帮助他克服PTSD的负面症状。

不过注意紧密的监督与引导,避免二次伤害。

可以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可以告知阿明的亲人朋友要对他多包容鼓励。

周末作业(二)一、1.(1)后天下之乐而乐(2)长风破浪会有时(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2.(1)嘶哑(2)腐烂(3)翻来覆去(4)喜出望外3.A(“光临”,敬称他人的来访,敬辞,称宾客来到。

不能用于自身。

)4.B(错在“精神”“品质”与“榜样”的搭配,应该去掉“榜样”。

)5.(1)梦想(圆梦、追梦、逐梦)(2)示例一:趁年轻专心用功争做弄潮儿示例二:学本领专心用功争做弄潮儿二、1.(1)这(2)全(3)尽力2.(1)(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2)不要说相公您很“痴迷”,还有跟相公一样痴迷的人!3.D(文中所展示的是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不是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周末作业(语文)

周末作业(语文)

周末作业(语⽂)本周语⽂作业如下:1.⽂⾔⽂知识单(家长抽背并签字)2.听写四、五、六单元⽣字词,特别注意第五、六单元。

3.复习期末复习本上的内容,特别是红笔批注的内容。

4.试卷批改,完成之后及时更正⾃⼰的答案。

5.病句知识单,打印、⾃学。

6.打印现代⽂阅读答案单,复习⽤。

注意:后⾯的内容直接打印,不改格式家长填写,周⽇返校上交班级:姓名:作业完成与否完成情况(优良差)是否改错家长签字⽂⾔⽂知识单背诵四、五、六单元⽣字词听写期末复习本试卷批改病句知识单(⾃学)备注:病句修改⼀、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1: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语“教导”和谓语中⼼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例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语“参观”和宾语中⼼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例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语“济南”和宾语中⼼语“季节”不搭配。

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词搭配不当例4:他在培育杂交⽔稻⽅⾯花费了很⼤的⼼⾎。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和中⼼词“⼼⾎”不搭配。

将“很⼤”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5:哥哥不但瘦,⽽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与⼀⾯搭配不当例6:能否培养学⽣的思维能⼒,是衡量⼀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与⼀⾯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内容,“成功”只包含了⼀⽅⾯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成分残缺1.缺少主语例7: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更⼤了。

九年级语文全册周末作业7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全册周末作业7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七)一、积累1.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去年初夏,下学回来的夜里,màn漫天星辰,凉风可喜。

遂往屋后山坡散步。

四围静寂,人家灯火已暗。

忽闻群犬争吠,又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完全猝.cù不及防地,眼前转角处竟刹.chà那现身一头大鹿,鹿角巍巍,前蹄腾起,健壮貌美。

似乎有一shùn瞬对视,我惊呆,飞快回身,消失在黑暗山影中,复一片犬吠。

待我回过神,追去两步,早已行迹杳然。

2.在研究家书的发展史时,小海制作了下图的表格,请你帮他一起来完成。

A.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B.《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名篇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

C.“宋四家”是我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

D.莫言,本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充满着“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2019年5月15日至22日,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我国举办。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

大会举办了开幕式、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四大板块共110余场文明交流活动。

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见右图【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七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七
4. 第⑨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试结合全文概括。(5分) ___明__指__老__太__太__画__的__牡__丹__花__;__暗__指__老__太__太__内__心__纯__真__,__如__花__般__美__丽__;__表__达__了_ ___“__我__”__希__望__自__己__将__来__也__有__颗__年__轻__的__、__热__爱__生__活__的__心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7分)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 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 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 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 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 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 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 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 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 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 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 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 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 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
5. 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式,请在横线上再补充出两个恰当的句子。 (4分)

周末作业(七)

周末作业(七)

语文 ⑧那老女人我认识,是邻村的五保户。 ⑨父亲似乎松了口气,反复叮嘱我,这件事永远不能和别人 说。我答应了。 ⑩父亲领着我,又到山上重新拾了一捆柴,下午才背回来。 母亲责备说,那么几步路,耽搁好半天。 ⑪40多年过去了,我们兄弟姐妹8人都已成家立业。大姐大 哥二姐二哥更是孙子都上学了。今年春节,我们8家人又热热 闹闹地聚在父母身边。耄耋之年的父亲,依旧耳聪目明,身子 健朗,和我们喝同样多的酒。
语文
【参考译文】鲁国有一个人自己很会打草鞋,妻子很会织白 绸。两口子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必定会变穷。” 那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做鞋是为了给人穿 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 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着头发,不戴帽子。凭借你们的专长,跑 到用不着你们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
语文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凡事不能斤斤计较,一定要眼光长远,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得 失;家庭中,不要凡事都要争输赢,否则生气伤身,还有可能给自 己和家人带来大麻烦。心胸开阔可以延年益寿,家庭和睦。
谢谢观看
语文 (解析: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语文 5.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 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运用对联常识,将 下面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参观记录】 时间:2018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 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 国自由诗的代表作。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语文
⑮“那捆柴,被她背走了,对我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可要是当 时,我吼一声,她受到惊吓,一紧张崴了脚闪了腰,那怎么办?要 是骂她一顿,把柴抢回来,更严重了。万一她愧疚害羞上了吊 跳了水,那我心上,就会压上一块石头,我还能平平静静地把你 们养成人吗?我当时有的是力气,再去山上找一捆回来,也就像 吃一锅草烟般简单。你算算,怎样划得着?”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周周末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周周末作业(含答案)

勤建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周末作业第(1)周基础专练(60分)拟题:审核:班级:姓名:得分:第一组 2024年广东中考真题(21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2)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李可染在《山水画的意境》中说:“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大漠、长河,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勾勒了莺燕忙碌、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视听结合,渲染了旅人早行清冷孤寂的氛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7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有的像chì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

当然也有与此_____的,那就是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

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蕴含着丰富的yán wài zhī yì,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感的曲折qū zhé回旋,领悟到更多的_______。

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chì rè() (1)yán wài zhī yì() (1)qū zhé()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呼啸天壤之别意愿B.呼啸大相径庭意蕴C.呼唤天壤之别意蕴D.呼唤大相径庭意愿4.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初三语文周末作业

初三语文周末作业

初三语文周末作业1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fēi( ) 红芦huì( ) 不xùn( ) nì( ) 名信诘责( ) 畸形( ) 深恶痛疾( ) 发人深省( ) 2 .解释下列词语, 加点的字另作解释.(1) 深恶痛疾:(2) 油光可鉴:3 .文学常识填空并回答问题.《藤野先生》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 》《________ 》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 》一书4 .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文绉绉z ō u 争执zh í莫如m ò u 忍耐n à iB 穈先生m í侮辱w ū 赌博d ǔ 寡妇ɡ u ǎC 跌股di ē 讨债zh à i 轻薄b ó野蛮m á n D管束s ù活泼p ō 披衣p ī 射倒d ǎ o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他长期住在城市里, 再加上父母的溺爱, 养成了爱虚荣、怕艰苦.B .认真复习是我们能否在毕业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C .在老师的教育下, 我明白自己错了.D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6、下列各组加粗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A 掺假掺和掺杂B哄抢哄堂哄动 C 矿藏宝藏西藏D声调调动音调7、根据拼音写出字词.马z ō n ɡ()红sh ǔ()磨磨cen ɡ cen ɡ()sh ú()师j ǐ()背8、“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你还可以怎样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一段话, 加横线的部分有的有语病, 有的表达不当, 请加以改正.小明, ①你还是为迎接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 体裁不限, 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 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 . 你看, ②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 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 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 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黝黑(yǒu)滞留(zhì)B.愚钝(dùn)轩昂(xuān)C. 侏儒(rǔ)炽热(zhì)D. 禁锢(ɡù)锃亮(zènɡ)1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犀利粗制滥造B. 酒肆鹤立鸡群C. 器宇广袤无垠D. 尴尬无可质疑1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 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 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B.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C. 臣受此殊誉, 诚惶诚恐, 感激不尽.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13、指出没有用比喻和夸张的一项( )A.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朝上倒竖.B.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C.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形象, 来源于他的大胡子.D. 一只宽宽的, 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14、《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作者是国作家,托尔斯泰(1828~1910 年),_______国作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15、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驿站y ì颔首h à n 畸形q í锃亮z è n ɡB .犀利x ī解剖p ā o 侏儒r ú尴尬ɡā nC .炽热ch ì凄惨q ī管束sh ù文绉绉z ō uD .愚钝d ù n 质问zh ì广漠m ò匿名n ì16、根据拼音写汉字.f ē i____ 红发j ì ____ 谦x ù n_____ 翻来f ù ___ 去禁ɡù _____ 正j īn___ 危坐广m à o____ 无垠y ǒ u____ 黑zh ì _____ 留17、用本单元课文作者或文中主角的名字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 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弱女子, 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创造了奇迹.( 2 )________________ 是世界文豪, 他长相平平, 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界的眼睛. ( 3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________________ 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 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 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 )作者独处异国他乡, 在失望中苦苦追求, 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 却有一位老师____________ 给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二、阅读(一)读《藤野先生》“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1——23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汇总

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汇总

靖城中学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秋天是最令人浮想联piān( )的季节,当夏天的生机àng( )然还未完全隐退,知了还在不停鸣叫的时候,秋yǎn( )然一个化着淡妆的少妇,踏着落叶款款而来,丹青妙手亦难以描绘其精suǐ( )。

分)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潘安荣译),有改动。

B.由于它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所以取名“天都峰”。

C. “这一带的山真绝啊,都有个名儿没有?”那船家准会说:“怎么没有?每个名儿还有来历呢。

”D. 在靖城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1)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这件无头公案,经过一番调查,事情真相总算水落石出....了。

B.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国庆阅兵这盛大的场面吸引了。

C. 林小弟年纪虽小,但棋艺已登峰造极....,在国际棋赛中屡得名次。

D. 这次争吵是造成他们俩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

4、课文默写1)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衣食所安,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民弗从也。

4)___________,弗敢加也,必以信。

5)下视其辙,___________。

6)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故克之。

7)夫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故逐之。

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 ,_________ _:由此观之,。

10),受上赏;,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 ,受下赏。

第三周初三语文周末作业

第三周初三语文周末作业

九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一)名著阅读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1、(3分)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准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四位同学按要求初步确定了演讲稿的标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伟人和英雄都有可亲可爱的一面-——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B.散发着浓浓“京味儿”的语言-——《骆驼祥子》语言特点探究C.鲁迅最富生活情趣的一组散文-——读《朝花夕拾》有感D.博学多才、冲动鲁莽的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探究2、(3分)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

请以《儒林外史》的某一情节为例,简要分析其所揭示的现实矛盾。

示例:《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病危之际因家中点着两根灯芯而迟迟不肯咽气的情节,揭示了一个守财奴临终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讽刺了当时疯狂追逐金钱的社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下面文字选自《昆虫记》,请简要谈谈其中的理趣和情趣。

萤火虫可以说是一个双腿残疾者,它在自己的后腿上放上一朵漂亮的白色玫瑰花,一种没有关节、可向四下里活动的有十二个趾肢节的爪子,而这种管状的趾肢节,并非抓住而是黏附着物体。

这个器官还有一个用途,它可以当作海绵和刷子来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8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周末作业(七)习题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 周末作业(七)习题课件
【解析】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不能用来(yònɡ lái)形容天然形成的事物。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D4.下面是“忠于一事”主题演讲稿中的语段,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生舞台不分大小,只要放大能力、强大自己,就能点亮舞台。 新时代的奋斗是幸福的,它与敬业乐业息息相关, (B)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少不了事业心和责任感, (C)更离不开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tài du)、积极进取的热情、追求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曹州于令仪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也长厚不忤②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 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③,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 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 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 士。君择子侄(zǐ zhí)之秀者,起学室,延④名儒以掖⑤之。子伋、侄杰皆举进士第。今为 曹南令族⑥。
跌落到黑暗里,抓不到我的手,她的心,该是多么忧伤!以至于后来,我总有那样的
想法: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如果当初(dāngchū)我在母亲身边,手术是不是就会很成功,母亲的眼睛是不是就不会 失明了呢?尽管医生告诉我,母亲的眼盲是“大势所趋”,手术不过是把那个黑暗降临的
时刻向后延迟了一小截而已。
②但我依然无法原谅自己。 ③一直以来,都是母亲用惦念、安慰和爱,缝补着我生活中的一个个伤口。失恋的时
崇高的理想。惟其如此,
(D)每个人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成就新事业,国家和民族才能在奋斗中开创未来、续写奇 迹。
【解析】应该为“续写奇迹、开创未来”。

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七)

九年级语文周末作业(七)

效果。
语文
首页
末页
D(文章开头详写比美,是为下文作铺垫, 但并没有起到“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 的效果”这一作用。)
语文
首页
末页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
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 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得。人曰:“君宜致力 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 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 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 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语文
首页
末页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语文
首页
末页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孰视之__同__“__熟__”__,__仔细 (2)臣之妻私臣__偏__爱________ (3)时时而间进_间__或__,__偶__然___
;为是爷爷江湖上有名目,鬼也害怕,因此孩儿 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
语文
首页
末页
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了‘黑旋风’三个字 ,便撇了行李逃奔去了。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 敢害人。小人自己的贱名叫李鬼,只在这前村 住。”
李逵道:“叵耐道无礼,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
李,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他吃我 一斧!”
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 命,容你过去!”
李逵大笑道:“没有娘鸟兴!你这厮是甚么 人,哪里来的,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

初三语文周末作业七

初三语文周末作业七

初三语文周末作业七本次周末作业分为:1.读完第三单元所有的课文,将生字注音。

2.阅读《小说阅读题型讲解》两遍3.做两篇小说阅读练习一、小说阅读题型专项讲解郑重声明:请尊重个人创作成果和法律,未经同意,严禁翻印或使用。

【小说阅读题型专项讲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一、人物形象1.题型:分析人物形象(或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解析:分析人物形象,从事件入手,结合具体描写分析:(1)找概述的句子,往往可以找出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态度等;(2)分析典型事例(主要情节),可以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职业上的水平、态度等。

注意:多角度分析,答出不同特点。

有职业的,可以先从职业角度(水平、态度、精神等),再从其他方面,如爱好、性格等全面考虑。

描写方法含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

【示例】(1)结合全文,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概括要点即可。

如:她是一个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的人。

(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

答:(1)严厉。

从“他打我,是真打,瞪圆了眼睛……”可以看出。

(2)富于生活情趣的人。

从“他喜欢带我去看庙画,而且指指点点评论”等可以看出。

二、故事情节2.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或内容)题型:(1)理清思路,梳理情节。

解析:梳理情节往往围绕某中心展开(或者是某一人、物,或从提示里找到中心),要先解读已给的情节概括内容。

方法:从提示入手,找出对应段;补填内容(或是概括,或是在原有词句上改造),要与已给的提示形式保持一致;检查所补填内容与原有内容是否连贯,构成完整情节。

【示例】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每处4字以内)(2分)题型:(2)概括事件(或某一部分情节)解析:概括的内容要体现时、地、人、事的要素,可以简化为:中心人+中心事,表达要清楚、通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周末作业七本次周末作业分为:1.读完第三单元所有的课文,将生字注音。

2.阅读《小说阅读题型讲解》两遍3.做两篇小说阅读练习一、小说阅读题型专项讲解郑重声明:请尊重个人创作成果和法律,未经同意,严禁翻印或使用。

【小说阅读题型专项讲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一、人物形象1.题型:分析人物形象(或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解析:分析人物形象,从事件入手,结合具体描写分析:(1)找概述的句子,往往可以找出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态度等;(2)分析典型事例(主要情节),可以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职业上的水平、态度等。

注意:多角度分析,答出不同特点。

有职业的,可以先从职业角度(水平、态度、精神等),再从其他方面,如爱好、性格等全面考虑。

描写方法含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

【示例】(1)结合全文,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概括要点即可。

如:她是一个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的人。

(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

答:(1)严厉。

从“他打我,是真打,瞪圆了眼睛……”可以看出。

(2)富于生活情趣的人。

从“他喜欢带我去看庙画,而且指指点点评论”等可以看出。

二、故事情节2.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或内容)题型:(1)理清思路,梳理情节。

解析:梳理情节往往围绕某中心展开(或者是某一人、物,或从提示里找到中心),要先解读已给的情节概括内容。

方法:从提示入手,找出对应段;补填内容(或是概括,或是在原有词句上改造),要与已给的提示形式保持一致;检查所补填内容与原有内容是否连贯,构成完整情节。

【示例】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每处4字以内)(2分)题型:(2)概括事件(或某一部分情节)解析:概括的内容要体现时、地、人、事的要素,可以简化为:中心人+中心事,表达要清楚、通顺。

句子形式要参照示例。

【示例】问题:请从不靠窗病人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

(4分)开端:与同伴关系融洽,享受同伴的描述。

发展:高潮:。

结尾:挪到窗口,只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答案:产生嫉妒心理,身心为之困扰;发觉同伴病危,漠然纹丝不动。

问题: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概括小说的情节。

①新学期第一天,安妮发现遗失的心爱的新裙子却穿在同学克里斯蒂的身上。

②。

③安妮设法了解了真相,是自己“大扫除”把新衣服放到了善意堆放区,克里斯蒂得到了它。

④答案:④安妮把与裙子相配的上衣送给了克里斯蒂。

三、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场景等。

3.题型:某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解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交代背景或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象征意义。

另外处在结尾还要答特殊作用,即作为句子的作用,如:揭示中心;照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等。

【示例】身后的眼睛①那是一头野猪。

②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③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

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

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问题:结合问题: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3分)答案要点:①环境描写,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紧张气氛,④推动情节发展。

4.(1)外貌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与野猪对峙时的紧张。

失踪的裙子(结尾部分)两个人相互瞅了一眼,又都笑了。

午后的阳光穿透整个天空,沐浴着她们的全身,金灿灿地洒满了她们回家的路。

问题: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1)渲染气氛,烘托她们内心的快乐与纯洁;(2)象征她们纯洁美好的友谊;(3)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意思相近,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2分)四、语言4.题型:句子赏析。

赏析的句子往往是描写很精彩的句子,如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优美的景物描写等。

解析:①描写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或找关键词)+ 内容(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情状、心理,或某方面什么样的特点)+ 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或对这个人物的情感、态度)。

【示例】题目: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3分)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②描写景物:修辞手法(或叠词)+ 内容(写出了景或物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人的情感、态度(或借写这景或物,赞美了什么精神或品质)。

【示例】题目:赏析句子。

(3分)(蔷薇)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答:(1)运用拟人手法,(2)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的特点,(3)表达了作者对蔷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题型:词语品析。

解析:①加点词表达效果:词语意思(或修辞手法)+ 内容(用此句中表示什么意思)+ 表达了人的情感、态度;②句子含义:原来意思+特定语境下的意思;表层含义 + 深层含义。

【示例】题目: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①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答:①“照例”的意思是和原来一样,表现离窗病人受嫉妒心理的困扰时间之长,程度之重。

五、内容理解6.题型:理解句子在文章中含义。

解析:分析含义往往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言外之意、比喻义等);也可以是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再回答句子包含的情感或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精神。

【示例】问题: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中“而亨利的人生,是我的名声所不能承受之重”的含义?(注: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卡巴说的话)答案:意思是说亨利一生的幸福比我的名声更重要,表现了卡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7.题型:分析句子的作用。

解析: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运用什么手法(或方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形式 + 句意)(2)结构上,从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点明题意、总结上文、点明主旨(揭示中心)等角度去分析。

【示例】挑山的男人①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家。

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

家徒四壁,欠下一身的债,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连债主进了他家的门,都不忍心开口。

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

问题:第①段中“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1)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与表现人物埋下伏笔,使行文前后照应;(2)表现出他是一位说话算话、讲诚信、有高度责任心的男人。

8.题型:文章中反复出现某一具体物或某一场景的作用。

解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线索,贯穿全文。

(2)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或突出特点,为表现主要人物的品质、精神或突出特点服务。

(3)如果是景或物,往往是为了引出所写的人,或象征人物的品质,或起到衬托作用。

(4)如果是某一情节或场景反复出现,要考虑结构上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

(5)如果是某一情节或场景反复出现,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六、标题9.题型:文章的标题有哪些含义?解析:从表层和深层分析(1)表层含义:实物,要紧扣题目的中心语答;(2)深层含义:由实物生发的比喻义、象征义等。

从文中找与实物相关联的句子、与实物相联系的比喻句以及包含象征意义的句子,(往往在结尾部分找);或者结合全文分析。

【示例】问题:题目“挑山的男人”中的“挑山”有哪些含义?(3分)答:“挑山”的表层含义是指现实中男人是一名挑夫,在山上挑担谋生(1分);深层含义是指男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分),扛起了一份责任和使命(1分)。

10.题型:标题的作用。

解析:从以下角度考虑:(1)线索,开头、中间、结尾都写了它,贯穿全文;(2)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对表现主要人物的作用;(3)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要点出中心是什么;(4)形象性、新颖性的角度。

如:从形式、内容、效果等方面谈。

(5)从分析含义入手,有表层和深层含义之分。

【示例】题目:小说以“嗨,迈克!”为题有什么用意?(3分)答案:(1)“嗨,迈克”一句作为全文的线索反复出现;(2)是迈克发生转变的原因,改变了迈克的生活态度;(3)浓缩了一位母亲爱孩子的一片苦心和真情。

七、叙述方式11.题型:小说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

解析: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

(1)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2)让读者感到很亲切。

(3)根据文中第一人称的身份和内容来谈。

如《我的叔叔于勒》以“我”小孩子对叔叔的态度与父母对叔叔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菲利普夫妇的冷漠无情。

八、写作手法12.题型:找出小说中的伏笔照应。

解析:“伏笔”是小说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上文对下文的一种铺垫和暗示。

可以找前后出现的相同的词句、相同的事物等。

一般分为三步答题:指出例句,说明情况,回答作用。

【示例】问题:小说构思精巧,多处运用了伏笔手法,前后照应,请从文中任举一例。

答案:前面“十四岁的迈克曾经疯狂地喜欢诗歌”与后面“他成了一位有名的诗人”相呼应,对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13.题型:指出欲扬先抑的作用。

解析:先写某人物的“不好”,后写其“好”。

先写其“不好”,是为下文写他的“好”作铺垫;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分三步解答:指出手法,找出例句说明作用。

【示例】题目:选文运用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题示例: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

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14.题型:指出对比的作用。

解析:某人与某人形成对比,某人对某事或某物前后态度形成对比。

对比可以突出其中一个人物形象或其某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文章主题。

分三步解答:指出手法,找出例句说明作用。

【示例】题目:对比是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本文多出运用了对比手法,请选取一例,并加以分析。

(3分)答:班主任老师对少年失望而不关心的态度与刘老师尊重少年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刘老师教育方法的高超和对学生的关爱。

九.拓展想象15.题型: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解答:答题要求:①想象合理。

②内容为心理活动描写。

①使用第一人称。

注意:符合人物身份、符合特定场景、符合心理活动描写要求。

16.题型:小说在行文时留下不少空白,供读者阅读时想象、玩味。

文中某处有一个细节被作者故意省去了,请你合理想象,把这一空白补上。

(2分)解析:要在文中找到该处,结合前后情节合理想象当时的情境,把留白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