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的范畴
实践: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材料一:
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上: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材料二: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 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思想以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特色,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之后,它仍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以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 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与特色,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指 导思想。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2014•云南二模•29)1912年,孙中山说:“美国有七十万里 之铁道,为世界最富强之国”、“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最大者, 莫如铁路之建筑”、“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则制 旅客、货商、铁道工人等之死矣”、“此防弊之政策,即国家一 切大实业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孙中山的上述言论

利,成立新中国和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

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知识体系 提出背景 民族主义(前提)
内容及内 民权主义(核心)
旧三 在联系 民生主义(补充和发展)
民主义
实践
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进步性: 评价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
民 1924年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主 义
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屡遭失败;
发展背景
孙中山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思想的转变; 十月革命胜利的启示;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新三 内容(与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民主义 评价
进步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在理论基础上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
2016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2020/7/3
【阶段特征】
这一专题主要阐述20世纪以来影响中国社会最为深远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即引导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核心理论成果。
1.作为20世纪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 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 ,上 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 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有什么变化?
主观上: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孙中山为 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一中的“黄帝热”是三民主义中哪种革命思想的 文化象征?这种革命思想有何局限性?
思想:民族主义。 局限性: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单纯的排满兴汉;不鲜 明反帝。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革命尚未成功”之际,孙中山却先行病逝。…… 着手修建中山陵的同时,留守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筹款五十万元, 在广州修建孙中山纪念堂和纪念图书馆。当时,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困窘,但还 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要求政府职员捐薪、向人民收取呈词附加费、销售 孙中山纪念章、发动各校学生向全社会劝捐、要求各县县长担任额定募捐任务, 等等,千方百计筹措这笔款项。
A.提出节制资本并发展了三民主义 B.体现了民生主义的思想 C.反映了兴修铁路是民国迫切之需 D.客观分析美国铁路利弊
课堂演练
(201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二•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 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 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 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4.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 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中国走独立自 主发展道路,使人民生活奔向小康水准的又一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成
三 立中华民国

历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2014·江苏无锡高三期末·22)(14分)新文化史作为一种 史学方法引入政治史的研究,不仅能弥补传统政治史研究的不 足,而且拓宽了政治史研究的视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大量的报章杂志中,处处可见关于 黄帝的各类论述,蔚为一股“黄帝热”。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 民共享
实质:资产阶级土地革命 纲领
土地纲 领不彻 底
评价:
性质: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进步性: A、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 C、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结束帝制、建立民国、临时约法)
局限性: 民族主义 ——没有明确反帝 民权主义 ——没有反对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民生主义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结论: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根源:这是由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决定的
课堂演练
(2012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9题)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 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 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 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内容:
三民主义的内涵
内容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前提
同盟会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思想内涵
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 民族独立
实质:反封建(清王 朝)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核心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实质:反君主专制统治
局限性 反帝不 明确
反封不 彻底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补充 发展
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