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1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1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
这几年我越发有一个困惑:高中时进了所谓四大名校,周围同学几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当时我们的英语老师也毕业于我校,在我周围同学口中,他几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我们学校出去最后就混了个高中老师。

本科进了北大,我自知有很多侥幸之处,但是从一体的新生开学典礼,到北大课堂上一位位大师,到每年的校庆是恢弘的“我是第xx个转发的北大人”朋友圈刷屏,周围人似乎反复陷入一场无休止的自我陶醉,他们不断提醒你、你应该是领导者、是个优秀的人。

但大学的教育让我感到失望、甚至有一点背叛,一切的努力通向的是迷茫。

如果说一开始是茫然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厮杀,那么到了最后,我甚至迷茫到底应该选择去哪一条路厮杀,竞争的意义又是什么。

《优秀的绵羊》作者是耶鲁大学的教授,他对名校的学生有个洞见:那些习惯竞争的精英(或者说做题小能手们),往往将理想职业定为咨询或投行,不仅是因为那是被无数人验证的康庄大道,更是因为这条路困难——那些精英已经习惯了从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安全感、只有自己付出很大代价拿到的东西、才能给他们安全感。

德雷谢维奇把精英教育比做是一场游戏,玩家们拼命刷自己的资历让自己脱颖而出,而竞争的结果是录取标准的水涨船高,并且这个游戏还会惩罚那些不愿意进入这个游戏的人。

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优秀的绵羊,那些精英学生们焦虑的来源,这场游戏规则的形成与演变;第二部分给了一些指引,告诉你应该从大学里寻找什么;第三部分介绍了博雅教育、教师的作用并对MOOC 进行了批判;第四部分讲教育公平,认为藤校体系本身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精英大学不断自我繁衍,最后导致“理所当然的平庸”。

这本书提供了审视高等教育的一个视角。

为什么top学生们繁忙却焦虑,为什么在顶尖高校你糊弄一下还是能取得好成绩(文章中所说的即使你不努力也能拿“A-”),为什么出了学校会有落差,努力吸引生源的学校在各种宣传中给了你怎样的(优秀)错觉…
作者所探讨的,是这个精英教育游戏,已经在伤害场内的学生、努力奔赴这个游戏的学生、以及那些从来没有机会参与这场游戏的阶层。

教育并非社会不平等的始作俑者、但它强化了不平等的状态。

所以作者提问:
“我们真的要继续维持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吗?我们真的要继续人为地让教育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同时让我们的孩子为有限的空间相互厮杀,并进而陷入绝望和恐惧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