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日本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决定了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被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
答案:B
2.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是(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D.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
解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因素,故B 项符合题意;西方列强的侵略仅仅是外部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是现象而非原因,选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是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因素,选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
答案:B
3.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在于 ( )
A.建立天皇的专制统治
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废除旧的封建体制
D.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
解析:明治维新政治改革是废藩置县,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统一的市场,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4.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力量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下级武士已演变为资产阶级
B.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C.武士阶层有号召力
D.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解析:本题应立足于19世纪日本社会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
A、B两项表述不确切,C项不是主要因素。
答案:D
5.戊辰战争中,西方列强宣布中立,其根本目的是( )
A.暗地支持幕府
B.表明对日本内战不关心
C.维护其根本利益
D.获得新政府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西方列强无论怎样改变对日本的政策,其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本国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
答案:C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2年,他(指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
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
证据为“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
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致于衰微也”。
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
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
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高杉晋作成为“攘夷派的急先锋”的原因是什么?
(2)攘夷运动失败后,高杉晋作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活动?
(3)著名的鸟羽、伏见战役就是由倒幕派领袖西乡隆盛领导的,并取得了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倒幕武装能够打败幕府统治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第(1)问主要从高杉晋作对日本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看法分析。
第(2)问注意高杉晋作的思想变化及活动体现在倒幕运动上。
第(3)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从幕府统治危机的角度回答。
答案:(1)认识到中国衰败是由于不能抵抗外侮,日本要避免就要反抗外来侵略;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2)思想转变:避免西方列强侵略,不能盲目攘夷,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改革,才能改变日本现状。
活动:1865年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
(3)西南强藩控制地方政权,联合力量壮大;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动摇幕府统治;天皇的秘密支持。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2月,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理)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
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3)从明治维新的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回答。
第(2)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第(3)问从改革成败的角度来分析,注意改革成败的条件。
答案:(1)这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2)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兴说: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
明治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3)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