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典型生产工艺与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的初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养猪典型生产工艺与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的初
步探讨
摘要在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进展过程中,推行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的改革与治理技术的创新,差不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据此,华中农业大学“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瘦肉型猪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组,“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与治理技术”的专题研究小组,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

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探讨我国规模化养猪适宜的生产模式;②建立与先进生产工艺配套的设备、设施集成体系;③建立规模化养猪企业治理与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指标评判体系;
④探讨规模化养猪企业治理模式及运算机辅助治理的研究。

通过几年来的研究与推广,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工艺流程运算机治理
前言依照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打算任务的要求。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显示:在现今规模化养猪生产建设和进展过程中,适存的规模量以1.5、1.0、0.5、0.3万头较为多见。

同时,蕴藏着庞大的技术和资源配置以及经济成效的潜力。

通过采取单位申请、部门举荐、专家考查,最终由省政府项目治理办组织评审认定。

“九.五”国家“重中之重”项目——“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与治理技术研究”专题,选择在华中农业大学、黄石市江北农场畜牧公司、浠水长流畜牧公司、黄石市花湖农场畜牧公司、随州市弘大畜牧等八个单位列入试验示范场;江西九江五里乡养猪场、丰林企业集团畜牧公司、武汉市信达畜牧公司、宜都市小河畜牧公司等几个单位列为技术辐射场。

利用兴建或者技术改造方式,分别建成了不同典型规模的养猪场。

通过生产实践运行,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现将研究进展情形作专题报告。

1、应用现代养猪新工艺技术,系统地规划、建设规模化养猪场
1.1、针对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广泛地收集整理美国三德公司(1-2)(SAND)、亚卫公司(YAWEI)、泰国正大以及国内广东农机所(3-4)、广兴公司、北京农机所、上海农机所、江苏神鹰集团等专业公司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素材,对猎取的数据作出优化选择之后,提出建设规模场的系列技术参数。

提出了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的系列技术指标参数、适应专业化群体存栏规模、栏位配置及“繁育节律”调控技术,建筑工艺、设备、设施配置的参数等。

1.1.1、确定猪场养猪生产技术指标:为了准确运算场内各生产群猪数和存栏数,并以此运算各猪舍所需栏位数、饲料需要量和产品数量。

将依照本场猪群的遗传基础、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经营治理水平和物质保证条件,已有的历年生产记录和各项信息资料,确定生产指标参数。

现以万头规模的养猪场为例,说明测算的生产指标参数(5-6)(见表1)。

表1 、万头规模的养猪场生产技术指标参数
妊娠期(日)114 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头)
哺乳期(日)35 初生时19.8
保育期(日)28—35 35日龄18.8
母猪断奶至受胎
7—14 36—70日龄17.5
(日)
繁育周期(日)169—163 71—180日龄16.6
母猪年产胎次 2.2 每头母猪年产肉量(kg)1575.0
母猪窝产仔数(头)10 平均日增重(G)
窝产活仔数(头)9 初生—35日龄180
成活率(%)36—70日龄480
哺乳仔猪90 71—180日龄850
断奶仔猪95 公猪年更新率(%)33
生长肥育猪98.0 母猪年更新率(%)25
母猪情期受胎率(%)85
初生至180日龄体
公母比例1:25
重(kg)
初生时 1.2 圈舍冲洗消毒时刻(日)7
35日龄7.5 母猪临产前进产房时刻7
70日龄25 母猪配种后原圈观看时刻21
180日龄100 育肥猪的料肉比 2.8-3.0:1
繁育节律(日)7 全群料肉比 3.8-4:1
出栏率160—170%
屠宰率75%
胴体瘦肉率60—62%
1.1.2确立了“五段式”的生产工艺流程。

按照常年配种、四季产仔、均衡生产、应时上市的现代生产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使专业化分工明确,为养猪车间的建设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适合于五种专业群体的繁育与生理特点的需求。

其工艺流程图参见《规模化养猪四种典型模式的研究》一文。

1.2、围绕着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提出的技术路线科学、合理。

形成了现代养猪新工艺的整体技术优化组装配套的技术模型:
1.3、确立规模化养猪生产群体构成的技术参数
在示范场和辐射场推行流水式生产新工艺,形成有节律的商品猪生产,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猪群、猪舍和设备为原则。

以精确运算猪群规模和栏位数为基础的。

为此,第一要求将猪群按工艺划分为不同的工艺群,运算其存栏数,并将它们配置在相应的专门化车间和栏位,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参数(7)(见表2)。

表2 不同规模猪场新工艺模式猪群结构参数
1.4、规模化养猪场“繁育节律”与栏位配置技术参数
确定各种生产猪群的栏位需要量。

流水式生产工艺流程是否畅通循环,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各专门车间是否具有足够的栏位数。

运算栏位数时除了要考虑各生产群实际饲养期外,还要考虑猪舍的消毒和预备时刻,即机动备用期。

以免生产线运行中发生栏位不足的现象。

各生产车间栏位需要量参见《规模化养猪四种典型模式的研究》一文中表2。

至于0.5、1.0万头规模场的栏位数需要量,则以此类推
1.5、建立了技术设备与设施相衔接的技术集成体系,形成了整体配置的系列参数。

为设备选型、设施配套提供了依据。

三种要紧养猪车间设备、设施配套参数——
1.5.1、单体妊娠车间内所采纳的设备
1.5.1.1、养猪设备
1.5.1.2、金属结构的限位栏,其规格与所需套件数为:
规格: 2*0.65*0.9 m 220套件
规格: 2*0.55*0.9m 100套件
1.5.1.3、铸铁漏缝隙地板
后躯地面规格: 0.6*0.65m 320件;
前躯地面规格:0.3*0.65 320件;
1.5.1.4、冲洗设备
自动翻斗式冲洗水箱 8套
虹吸式冲洗水箱 8套
1.5.1.5、铜质自动饮水器 320件
自动食嘈采纳水泥浇筑(费用算在土建之中)
1.5.1.6、自动饮水加药器 1部
1.5.1.7、环控设备
1.5.1.8、雾化降温系统:A、“雾化系统(喷头、管道+加压泵)+风机+地下凉水”
B、滴水系统(滴水管道+管道送风)
1.5.1.9、冬季双层转帘模拟真空保温系统
1.5.2、产仔哺乳车间内所用的设备
1.5.2.1、养猪设备
1.5.2.2、金属结构的产仔高床规格: 2*1.85*0.9(仔0.6) 140套件(隔栏为S状结构)(含:母.仔猪自动食嘈,保温箱,电热板等)1.5.2.3、母猪用饮水器140个(大号),仔猪用饮水器140个(小号)1.5.2.4、自动饮水加药器 1部
1.5.2.5、虹吸式冲洗水箱每车间1部
1.5.2.6、环控设备
1.5.2.6.1、降温系统:
A、夏季湿帘降温系统“湿帘+地下凉水+风机”,适用于封闭式车间,能够降温3—5度左右。

以下为夏季湿帘降温系统模式图1:
B、滴水系统(安装在限位母猪栏上方)以下为滴水降温系统模式图2:
图1:负压纵向通风示意图
图2: 滴水降温系统模式图
1.5.2.7、冬季供暖、保温系统:关于大面积供暖适宜于采纳热风炉,除供暖成效好以外,能够保持室内干燥。

在产仔哺乳车间和保育车间,早春季、冬季还要使用玻璃钢保温箱、电热板,进行局部保暖。

使母猪温度达到18—25度,仔猪达到28—32度。

1.5.2.8、热风炉供暖,15万大可供面积400平方米,提温15—20度。

并可保持车间内干燥。

不管采取那种供暖方式,都必须保持车间内定期换气,使空气新奇。

1.5.3、仔猪保育车间内所用的设备
1.5.3.1、养猪设备
1.5.3.2、金属结构的仔猪保育床规格:2*1.8*0.7 m 140套件(含:自动食嘈)1.5.3.3、仔猪用饮水器140个(小号)
1.5.3.4、自动饮水加药器1部
1.5.3.5、虹吸式冲洗水箱1部
1.5.3.6、环控设备
1.5.3.7、降温系统:A、气流带雾滴——雾化系统(喷头、管道+加压泵+风机+地下凉水” 。

适用于封闭式车间,能够降温3—5度左右。

1.5.3.8、冬季供暖、保温系统
推行热风炉供暖,15万大可供面积400平方米,提温15—20度。

并可保持车间内干燥。

2、应用运算机AutoCAD技术,进行规模化养猪场的系统规划与生产工艺设计
2.1、推出了0.5、1.0、1.5万头规模化养猪场平面规划布局图。

将生产工艺、土地利用、建筑用地与环境处理以及规模化养猪的规模产量与各项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结合起来。

2.2、以典型规模量1.0万头养猪场,实施新工艺采纳AUTO-CAD技术进行平面布局规划设计参见《规模化养猪四种典型模式的研究》一文中图2。

2.3 、利用CAD系统设计技术,推出标准化养猪生产车间建设工艺设计图、技术设备、设施配置优化组合的立面图以及三维结构图(参见《规模化养猪四种典型模式的研究》一文中图4~5)。

2.4、规模化养猪场各生产车间建设工艺及设施的参数配置
规模化养猪要求生产车间建设工艺的设计具备先进、合理、有用。

通常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

以双列封闭式为主。

现对猪舍的建设工艺设计参数(8)提出如下:
2.4.1、养猪车间的规格: 一样深度7.5—8.0米,开间隔3—4米,沿口(滴水)高度3.2—3.5米,长度50—70米(视地势而定)。

2.4.2猪舍建设:猪栏及其设备差不多上有了一个规范的标准,例如:
2.4. 3、公猪栏为:3.0×2.4×1.20(M);
2.4.4、妊娠限位栏规格尺寸:2.1×0.6×1.0(M);
2.4.4、分娩栏为:2.0×1.85×1.0 (仔猪栏高:0.6) (M);
2.4.5、保育栏为:2.0×2.0×0.7(M);
2.4.6、生长栏为:4.4×2.0×0.8(M);
2.4.7、肥育栏为:4.4×3.6×0.9(M)。

2.4、8、猪舍屋面式样:多数是人字形或平顶。

人字形采纳木材或水泥钢筋混凝土屋架,屋面铺瓦,瓦下是一层油毡和篾垫或纤维板等物。

平顶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务必要保暖防漏。

新建的单位还能够采纳轻钢结构活动厂房,既经济,又耐用;冬季封闭严实,夏季能够完全放开。

2.4.9、墙体:东、西山墙,南、北围墙以及舍内猪栏隔墙;在1.2米高的范畴内为实砖墙,其上部为空斗砖墙。

集约化养猪对成年种猪和成品肉猪群,也可砌半高墙(0.6—0.9M),上面采纳转帘。

2.4.10、门窗设计:集约化养猪南北墙设移平开或者推拉窗,规格为宽1.5米,高1.2米,也可不设窗而设半墙转帘。

最好在每间地脚南、北面设地窗,规格为长0.8米,宽0.5米,窗门面积可参考采光系数的标准,即种猪舍窗门的有效采光面积应占舍内总面积的8.5--10%,肥猪舍应占7—8.5%。

2.4.11、门:设东、西两侧门,宽1.4米,高2米。

猪栏通向运动场的门宽0.6米,高1.2米。

2.4.12、走道:双列式车间,一样设三条走道,中间一条(1.0—1.2米),两边各一条(0.9米)。

2.4.13、运动场:集约化养猪场封闭车间,一样不设外运动场。

但依照猪群的繁育与生理特性的不同,空怀配种舍和育肥舍应该设立外运动场为好,运动场与猪舍宽度相同,长度2—3米。

2.4.14、猪栏: 内设60—80CM的漏缝地板,下设地下排粪沟.安装自动饮水器,离漏缝地板40—60CM的高度。

把握了猪场的技术结构后,将对规模猪场的建设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由于现代的养猪生产中,这些配套设备可直截了当到一些畜牧机械厂家购置,在了解猪栏设备尺寸后,我们还应了解猪栏的设置及考虑到猪舍内的走道等问题。

一样而言,每栋猪舍内的猪栏大都作双列陈设,两列中间留一运料车过道约1M,另外靠墙一边也留有走道作清粪过道,宽0.9—1.0 M。

在有些猪舍如单体限位舍,猪栏可作三列或四列摆放,如此可节约用地并减少猪舍投资。

另外,在猪舍的两头应留有安装冲洗设备的空间及饲养员休息间等。

综合以上,每栋猪舍的长宽尺寸应据猪舍的容量及猪栏摆放而定。

对一栋猪舍长度而言,要紧由单列猪栏宽度和过道宽度、两边冲洗设备长度及饲养员休息间长度这几个部分相加而成;
由于地区的差异,猪舍的建筑有所不同,但差不多的长宽尺寸标准运算大体上相同。

3、为试验示范场和技术辐射场,提供了不同规模的养猪生产新工艺模式三套,同时提供了三套技术与治理规程。

3.1、分别在十一个规模化养猪场,建立了1.5、1.0、0.5、0.3、万头四种类型,“五段式”现代养猪新工艺模式。

采纳了现代养猪生产新工艺流程,建设了标准化的厂房、应用了标准化的设备、配备了标准化的设施,实施了小气候环境调控技术,生产性能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技术经济目标。

规模化养猪场建设工艺与科学化治理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情形详见下表。

规模化养猪场建设工艺与投资情形表
建设受益面积为:9.3万M2,投入建设资金4170万元; 应用技术设备7088套件;年规模量达到了10.7万头,据测算:1997至2000月份,每年分别出栏种猪15974头、创产值1916.8万元、获利税255.6万元;出栏肉猪91204头,创产值6805.5万元,获利税631.6万元。

规模化养殖企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情形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