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7 页,共 10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 28 分)
1. 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0 分)
(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 2)▲,似曾相遇燕回来。
(晏殊《浣溪沙》)
( 3)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 4)▲,为有源泉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 5)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 7)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 8)是故学尔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 9)请写出包括真谛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试卷上出现的除外):
▲,▲。
2.书写观察。
( 4 分)
写字,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请用正楷或行楷把下面的话抄写在方格中。
.....
要求:规范工整、雅观,用简体字。
人的一世有三件必定坚持的事:读书、思虑、为他人服务。
读书令人理智,思虑令人
深刻,为他人服务令人心灵贞洁,道德崇敬。
3. 以下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
A. 骸 (h ái) 骨潜 (qi án) 行狩 (sh ǒu)平均 (ch èn)
B. (q īng) 盈倏 (sh ū)忽(cu àn)(c āng) 茫
C. 葱 (c ōng)喑 (y īn)喧 (xi āo)静 ( m ì)
D. 窣 (s ū)嗉 (s ù) 囊棹 (zh ào) 船溯 (s ù) 流
4.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使用不正确的一是(▲)(2分)
...
A. 些劣品造成的危害人听,品市非整不能。
....
B. 看到出名表演家本山的小品, 向来的父也忍俊不禁。
....
C. 若是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收效。
....
D. 面激烈的争,我不怨天尤人,更不自轻自贱。
....
5. 以下句子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是(▲)(2分)
..
B.我只管把一般英句子的基本构牢在心——是光荣的事情。
C.中除神外,有歌、、科学小品,人生等⋯⋯
D.我是去呢?是呆在家里呢?
6. 以下句子中没有病的一句是(▲)(2分)
..
A.了防范酒事件不再生,江宁区加大了整改力度。
B.学校睁开地震安全常教育活,能够增同学的安全自我保。
C.完满食品安全法,范食品安全管体系,提高人的食品安全意,已到了火燎眉毛的地步
了。
D.学生能熟而范地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可否达到《文程准》字写的要求。
班睁开了“研究月球的神奇”的合性学活,你极参加以下活,完成7-9。
7.全班本次活采集了很多料,第一小采集到了一幅我国月球探工程的志,
你用的文字明幅月球探工程志的内容。
(2分)
....
▲
▲
8.“嫦娥三号”登月了万中国人民的心。
第二小采集到了一相关新,你用一句概括新
的内容。
( 2 分)
中新社“瞭望 6 号” 远洋航天测量船12 月 15 日电经过12天的奔月、绕月旅途,“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北京时间14 日晚在 38万公里外的月亮上成功降落,并传回月球表面清楚图片。
中国古老美丽神话中,几千年前奔月的嫦娥与玉兔相伴居住的广寒宫里,终于第一次
迎来了“娘家人” 。
这是人类探测器时隔近40 年后再次登陆月球,也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
实现软着陆,地外天体上第一次印刻了“中国踪影”。
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
探测器软着陆月球的国家。
▲
9.第三小组采集了一则关于月亮的寓言,请你完成题目。
(2分)
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
妈妈回答说:“我怎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的斗
篷呢?你现在是新月,尔后又是满月;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
”
( 1)这则寓言选自《▲》(1分)
( 2)寓意是:▲
二( 42 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0-16 题。
(19 分)
河中石兽( 12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庙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水中,竟不能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够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狂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够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
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但是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
断欤?
10.讲解句中加点的词。
( 4 分)
( 1)庙门圮于河(▲
.
( 3)尔辈不能够究.物理(▲)(2)阅十余岁(▲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
11.选出以下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的是
(▲)(2 分)
去 B. 一老河兵闻之
.
A. 岂能为狂涨携之.
C. 其反激之力
D. 求之地中
..
1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2)但是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3.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
论是完好不相同的。
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后结论是▲( A. 尔辈不能够究物
理
B. 是非木
杮,岂能为狂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
兵的
最后结论则为▲(A. 水不能够冲石; B.转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 D.石必倒掷坎穴中)。
( 2 分)
揠苗滋生( 7 分)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
曰:“今日病(病,累)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
则槁(槁,枯败)矣。
14.讲解以下加点的字。
( 2 分)
⑴谓其人曰(▲)
.⑵茫茫然归(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 2 分)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
16. 读完本文,你从中碰到什么启示?现实生活中可否有近似的事情?如有请举一例。
( 3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 题。
(12 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能够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
和树木的光与影仍旧很清楚。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
洁白的绫纱。
若是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忧如细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
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处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别着,映着灿烂的阳光,
云块四周发散出金黄的光辉。
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夜晚渐渐消逝。
在晴天,我
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平均,云块间露出碧蓝的
天幕,远瞭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7.选段介绍了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请最少写出两点)( 2分)
▲
18.画线句子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
19.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实质的▲序次,说明▲是现象,说明▲是实质。
(3 分)
20. 选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2分)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
21.下面是作家萧乾的散文《初冬过三峡》中描述“云”的句子,请你依照文段内容推断
这是什么云,并说明原因。
(2 分)
有时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忧如在用尽所有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
的重岭。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
(11 分)
燕子翩翩入云端
①燕子善飞,众所周知。
其遨游速度每小时可达120 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
于遨游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拥有高妙的遨游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相同贴墙遨游,一会儿
..
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 180 度大转弯,也许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
几分钟。
②燕子老是在飞,忧如它们永不感觉疲倦。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的自己的缺点造成
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
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马上不能够
够灵便地保持平衡。
因此,它们学会了所有都在遨游中解决的本领:在遨游中吞吃猎获
物,在遨游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
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品一一喂给孩子们。
③那么,燕子的遨游本领为什么这样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
既窄又长,每钞钟能够振动20 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
遨游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子特别轻盈,平均重量仅为 20 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遨游员。
④燕子的生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
这种很强的生殖能力,吻合
燕子种群连续的需要。
因为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
比方,美国的亚种仓燕,它
们经常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不间间隔遨游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⑤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
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燕子
又是个捕虫妙手。
一对燕子夫妇每天捕 8000 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饲养它
们那些忧如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
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因此,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⑥燕子又是一种很聪颖的鸟。
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遨游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
卑斯山的地道。
它们不是飞越顶峰,而是成群作队地穿过这些地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
节约了遨游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⑦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子种类不尽相同。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 75 种之多的燕子。
在古老的传说里,燕子被称为幸福鸟,人们把它们看作吉祥的象征。
22.依照本文的介绍,概括燕子的特点。
( 4 分)
▲
23.燕子拥有高强的遨游本领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
24.本文有几处运用了描述,请找出其中一处,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 分)
▲
25.第一段中加点的“之一”可否除掉?为什么?(3分)
▲
三( 30 分)
25.请以“ 月亮的故事”或“月亮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条理清楚。
(2)很多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
参照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28 分)
1.( 10 分)(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力所不及花落去( 3)青山郭外斜( 4)渠那得清如( 5)得行人空喜( 6)烟寒水月沙( 7)惊起一( 8)教尔后知困( 9)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即可)(每空 1 分。
有、漏、添、倒一,空不得分)
2.( 4分)写要求:写正确( 1 分)写清楚;( 1分)写工整;(1分)写美;
(1 分)
3.(2 分)D
4.(2 分)C
5.(2 分)B
6.(2 分)C
7.( 2 分)志的主体部分是字“月”的古体字,下面分是“中国探月”四个字和英文写。
8.( 2 分)“玉兔”成功落月并回月球表面清楚片。
9.(2 分)
(1)(1分)《伊索寓言》
(2)(1分)事物在不断化,不能能一永逸。
二( 42分)
(一)( 19分)
10.( 4 分) (1) 倒塌 (2) ,了 (3)推究(4) 于是
11.(2 分) C
12.( 4 分)( 1)到下游找石,固然荒谬;在原地找它,不是更荒谬?
(2)那么天下的事,只认识其一,不认识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依照
某一个道理就主地判断呢?
13.(2分)CB
14.( 2 分)⑴告,⋯⋯ ⑵⋯⋯的子
15.( 2 分)宋国有一个听自己的禾苗不而拔禾苗的人。
16.( 3 分)无做什么事,都要吻合事物的自己律。
(意思周边即可)
(二)( 12分)
17.( 2 分)示例:它都很高,很美,是天气明亮的象征
18.( 3 分)打比方介了卷云而薄的特点,使明平时理解,言活生
19.( 3 分);云的形;云和天气化的关系
20.(2分)B
21.( 2 分)卷云因句中用“一束束白色的”来描云,和卷云“ 地浮”、
“像白的”的特点吻合。
我在父的指下一步一步地下崖。
(三)( 11 分)
22.( 4 分)善;生殖力;勤(或“善捕虫”);明(或方向性)
23. ( 2 分)燕子的身躯呈流型,两只翅膀既窄又,每能够振20 次,它的尾
巴几乎是整个身躯度的三分之一。
24. (2 分)“它一会儿⋯⋯滑翔几分”生详尽地了然燕子高妙的行特技。
或“甚至在⋯⋯孩子”直、形象地了然它学会了在行中解决所有的本。
24.( 3 分)不能够。
燕子可是中最善于行的一种,去掉”之一“,燕子就成
中唯一最善于翔的了,与情况不符
三( 30 分)
(一)作文分要求分基和展两个等。
分程序是先整体定基等,再
定展等。
1.基等( 24 分)从内容、构、表达三方面定作文。
2.展等( 6 分)以下三方面具一条即可得展分: ①有深度;②有个性;③有文
采;④有新。
(二)作文分常要求 1. 字每三个扣 1 分,重的不,最多扣 2 分。
2. 点符号重者扣 1 分。
3. 字数每少 5 0 字扣 1 分,最多扣 2 分。
4.作文分不得超 3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