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激素论文[详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激素在园艺花卉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课程标准》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必修部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一学习单元,该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阐述植物激素对其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但学生对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理解,对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因而不能理解其价值。

本文根据植物激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阐述希望能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理解植物激素的重要性。

植物激素特点如下:①激素产生于植物体内的特定部位,是植物在正常发育过程中或特殊环境影响下的代谢产物;②激素能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③激素不是营养物质,仅以很低的浓度产生各种特殊的调控作用。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类。

还有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与天然激素类似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以上物质都被人们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下面主要介绍它们在园艺花卉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激素林木生长、矮化、化学整形控制花期枝条生根打破休眠
一、植物激素在园艺中的应用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不仅受遗传因子、栽培环境及管理技术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生长激素的调节与控制,如促进与抑制林木生长,加快木质化进程,以及化学整形等,从而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促进林木生长
在林木迅速生长期间,对植物生长激素的反应十分敏感,处理后能显著促进林木的生长。

在园林生产上促进林木生长常用的植物生长
激素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酯及多效唑等,可促进茎杆伸长、植株增高、促进腋芽和匍匐茎的生长。

对一二年生的槭树、橡树、桦树及樟树等,用200~4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幼树生长,高度显著增加。

在印度杜鹃茎伸长生长期间,用100~2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叶面数次,可明显促进生长;在杜鹃花蕾形成期间,用2.7%赤霉素羊毛酯涂布花蕾,能大大地提前开花,或用10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每周喷洒植株1次,约喷洒5次,可有效延长花期达一个月以上,增大花形,花色艳丽;在冬季用1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3次,可提前开花,延长开花期。

在月季栽植前用100~3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沾根5秒钟,可降低萌芽率,可促进植株生长;当蔷薇、月季萌芽后,用10~10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幼芽一次,可明显促进枝芽的生长。

在樟子松幼苗生长旺盛时期,用1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植株,可促进茎杆增粗生长、加快枝条木质化。

2、调控林木矮化
在园林树木栽培过程中,由于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植株高大,枝叶过分繁茂,影响开花、结果,降低观赏价值,或影响花坛、景观的布局。

因此,在园林生产上或园林工程建设上,合理应用比久、青鲜素、多效唑、矮壮素及整形素等植物生长延缓和抑制剂,可抑制茎枝生长,矮化株形,促进分枝和花芽分化,提高观赏价值。

当日本女贞春季萌芽生长10~15天,或者修剪后,用2500~5000毫克/升比久药液喷洒植株叶面,可抑制植株长高,控制侧枝生长,改善株形;当大叶黄杨冬季修剪成形后,于翌年新梢萌发前,用2000~4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叶面,促进节间短缩,茎增粗,叶片簇生,保持较好株形,提高观赏效果;当盆栽桂花达到矮化整形效果时,可在春季萌发新梢前,用8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植株促进节间缩短,新叶增厚,株形紧凑,提高观赏性;在盆栽扶桑移出室外前,用500~1000毫升多效唑药液浇施盆土中,可使枝条粗短,缩小冠幅,多开花,达到矮化效果。

3、林木化学整形
一些园林树木,特别是景观中用作绿篱的植物,往往需要进行修剪、打尖或整形来提高观赏性,特别在生长旺盛时期,常要耗费大量劳力和生产成本。

在园林生产上和园林工程建设中,应用植物激素取
代人工打尖,抑制新梢生长,不仅整形效果好,而且可以减少修剪次数,压缩生产用工,降低成本。

应用化学整形的药剂有青鲜素、脂肪族醇素和多效唑等。

在海桐新梢抽出5~9厘米时,用1000~4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叶面,可杀伤顶芽,诱导侧枝萌芽。

用2000毫克/升多效唑药液喷洒水蜡绿篱,或浇施根部,可明显控制新梢生长,防止老化和徒长,达到美观的整形效果,降低养护成本。

女贞、鼠李及火棘等绿篱植物在春季腋芽萌发生长时,或者在第一次人工修剪后,用1000~2500毫克/升青鲜素药液喷洒植株,可抑制新梢生长,促进植株下部侧芽萌发,株形密集,观赏效果好,并可减少以后的人工修剪。

二、植物激素在花卉中的应用
中国在花卉栽培中应用植物激素,约自40年代开始。

在人工控制花期、矮化栽培促进扦插生根、打破种子和球根休眠、延长盆花和切花寿命、制备组织培养基质等方面,取得并推广了若干成果,尽管其应用还不太普遍,但在花卉栽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人工控制花期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对花卉栽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但希望知道花卉的开花时间和天数.而且还希望通过人为的措施改变花期,使花卉按照人的意愿适时开放。

花期的人工控制是通过人为的措施创造适宜花芽形成和开放的环境条件来实现的,我们可以使用生长刺激物质比如赤霉素。

它的生理作用是打破休眠,诱导开花。

促进细胞伸长,诱导雄花生长,抑制衰老,延长花期。

促进长日照花卉花芽分化,抑制短日照花卉开花。

用100毫克/千克赤霉素每周喷洒1次,连喷5次,可有效地控制杜鹃花的花期和促进花径增大。

仙客来开花前60 至75天喷洒25毫克/千克赤霉素,可达到预期开花。

用100至150毫克/千克赤霉素浸泡郁金香鳞茎或用400毫克/千克赤霉素在花茎长至5 至6厘米高时滴叶筒中心,可代替冷处理,促进开花等。

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2、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扦插是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之一,促进扦插生根更是一个重要的植物生理学问题。

扦插可依取材不同分为茎插、叶插和根插,但比较常见的是茎插。

扦插方式除有稳定传递种和品种优良特性的优点外,
还有方便、快速的特点,所以很早就成为农、林业及园艺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繁殖措施。

扦插繁殖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是插条能否生根或生根能力的强弱,这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亦与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有关,其中内源植物激素在控制不定根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外源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影响内源植物激素水平,进而控制不定根形成也就成为促进扦插生根的重要措施,植物激素与扦插生根,不定根形成与植物激素种类、使用时期和使用浓度有关。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调控比例,合理调控。

例如;生长素浓度比例大时,就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相反如果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就会促进芽的分化生长。

3、打破种子和球根休眠
植物为了避开不良环境,往往用休眠状态来保证生存,大多数植物都有一个休眠期,打破休眠的机理是植物体内生长促进剂物质大于抑制物质。

在实践中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是最有效萌发促进剂,它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

在生产实践中如百合的鳞茎用赤霉素处理,储存6天后就能发芽;如杜鹃、山茶花、牡丹用赤霉素100 ppm处理种子就能打破休眠发芽。

水仙、郁金香、菊花、山毛榉、龙胆等花卉常常用赤霉素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另外,除影响球茎发育的外界条件(温度、湿度、气候)外,外施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嘌呤或赤霉素可以打破球根休眠,促进球根发育。

用萘乙酸+6-苄基嘌呤处理野百合,可促进小鳞茎的形成,并促进开花。

脱落酸、青鲜素等可以用来延长休眠,推迟开花。

4、植物激素对切花保鲜的影响
切花切离母株后,除了切花的水分和营养状况的变化之外,体内的生长激素平衡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加快了切花的衰老进程。

研究表明,乙烯和脱落酸可促进切花的衰老,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多胺等则可延缓切花衰老。

4.1 乙烯的影响在切花衰老过程中,乙烯的动态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乙烯生成量低、变化平稳,到乙烯迅速上升达到高峰期,随后乙烯很快下降。

当乙烯生成量达到高峰时,或用外源乙烯处理切花时,花瓣会很快出现衰老症状,如褐变、凋萎、卷缩等,这是乙烯对切花的伤害作用。

即使是低浓度的乙烯,就能影响康乃馨、水仙及其他瓶插切花的寿命。

对乙烯反应敏感的切花还有香石竹、兰花、小苍兰、仙客来等,而月季、菊花、郁金香等对乙烯反应不敏感。

4.2 脱落酸的影响脱落酸能加速香石竹和月季的衰老,因脱落酸能刺激乙烯的产生,增加花朵对乙烯的敏感性。

通常,脱落酸是通过乙烯而起作用,因此,切花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增加,或使用外源脱落酸,可诱导切花合成乙烯,使衰老进程加快。

4.3细胞分裂素的影响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乙烯的生成,延迟乙烯高峰期的到来,可延缓香石竹、月季、郁金香、花烛、非洲菊等切花的衰老,延长切花的寿命。

4.4生长素的影响生长素具有延缓和促进切花衰老的双重作用,即生长素对不同切花品种的作用表现不一致,对一品红能延缓衰老,对香石竹则会加快衰老。

就香石竹而言,生长素浓度不同,其反应也不相同,低浓度可促进香石竹衰老,而高浓度则可延缓香石竹衰老。

4.5赤霉素的影响赤霉素能延缓香石竹花瓣衰老,延长朱顶红、百合花的瓶插寿命,此外,赤霉素处理还可抑制六出花、百合及其他切花在贮运时叶片中叶绿素的损失;赤霉素能延缓百合花的瓶插寿命;菊花对乙烯的反应不敏感;康乃馨对乙烯反应敏感;细胞分裂素可延缓非洲菊切花的衰老;仙客来对乙烯反应敏感;小苍兰对乙烯反应敏感;乙烯对蝴蝶兰伤害的症状是导致萼片褪色和枯萎;乙烯对天竺葵伤害的症状是导致花瓣脱落;用250至500毫克/升青鲜素保鲜液处理金鱼草,可延长切花瓶插期和采切后寿命;用50毫克/升青鲜素保鲜液处理大丽花可延长切花瓶插寿命
5、植物激素在制备组织培养基质中的应用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广义地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质,培养才有可能成功。

组织培养基质主要由水、无机盐、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培养基的支持材料五大类。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培养基的关键性物质,对植物组织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控制着培养物的脱分化、再分化和形态建成。

常见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

生长素类有2 ,4 D( 2 ,4 二氯苯氧乙酸 ) ,NAA(萘乙酸 ),吲哚乙酸等。

细胞分裂素类有:激动
素(KT)、玉米素(ZT)等。

赤霉素类有赤霉酸(GA3)等。

这些物质的使用量甚微,浓度一般用毫克每升表示。

在组织培养中生长调节物质的使用浓度,因植物的种类、部位、时期、内源激素等的不同而异,一般生长素浓度的使用为0.05-5mg/L,细胞分裂素为0.05-10mg/L。

而且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按照不同的顺序使用这两种激素,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是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分化频率提高。

而且当同时使用这两类激素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不同的比值影响根芽的分化,烟草茎髓部愈伤组织的培养实验证明,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高时,愈伤组织就分化出芽;比例低时,有利于分化出根;当二者比例处于中间水平,愈伤组织只生长而不分化,这种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培养中。

将拟南芥组织置于含生长素IBA和细胞分裂素的环境中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

当愈伤组织被放在只有生长素的环境中,诱导根产生,当被放在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比较高的环境中,抑制根的形成,利于芽的分化。

以上种种应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植物激素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对植物激素的理解和运用显的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