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最常考的40个官职名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官职名精选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官职名精选在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之中,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呢?本店铺编辑为您准备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官职名,对你有帮助吗?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官职名精选: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
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名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名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名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
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
掌钱粮、户籍。
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
代理官职。
秘书级。
28、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
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官职名有哪些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官职名有哪些高中文言文知识点解析: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这些官职在文学著作中有的有注解,有的则没有。
那么,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一致,不妨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列举一下最常看到的40个,便于理解和对照。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名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高考语文中书本上的知识很多都是需要大家去背诵和理解的,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无论是文言文,还是古诗词,或者是现代文的学习,都是需要大家的理解循序渐进的了解与学习。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这些官职在文学著作中有的有注解,有的则没有。
那么,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一致,不妨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列举一下最常看到的40个,便于理解和对照。
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高考语文文言文官职名称有哪些
高考语文文言文官职名称有哪些高考语文文言文官职类文章阅读数量较多,在官职类文本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有一定的数量,如果能记住这些词语的意思会大大降低该类文言文阅读障碍。
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考官职类文言词语,其中一些需要了解,另一些则要求记忆,如果掌握的这些知识会帮助你提高文言文阅读速度和做题准确率。
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官职
常见的官职1.武官。
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
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
太守、刺史、长史、别驾、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m)。
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为临菑市掾。
( 2001 年高考)(1)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 太尉:军事首脑。
(8)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 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 太史:记史,管文收。
(14)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19)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 主簿:秘书。
(一)授予官职类1、荐、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韩信为治粟都尉,亦亡去,萧何追还之,因荐于汉王。
《汉书•高帝纪上》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文选•陈情表》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前后九辟公府。
《后汉书•钟皓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3、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岁余,征拜侍御史。
《后汉书•王涣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4、拜: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文言文的40个官职名
文言文阅读最常考的40个官职名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
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
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理官职。
秘书级。
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
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
相当于县教育局长。
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名--解释--汇编-—语文老师强烈推荐--中考--高考--语文必看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名--解释--汇编—语文老师强烈推荐--中考--高考--语文必看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
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文言文常见四十个官名
下一篇文章: 高考语文指导:掌握古诗词须抓住两大关键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37.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有朋友提出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0.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文章录入:王成玉 责任编辑:admin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
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县教育局长。
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文言文常见官职名
文言文常见官职名
以下是一些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名,以及他们的现代职务对应关系:
1. 太守: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 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区司令员。
3.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
4. 太尉: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 越骑校尉: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 尚书令:上承君主,下接百官,是古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官员。
11.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相当于现在的总理或首相。
12.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于丞相,主要负责监察工作,相当于现代的审计长或监察长。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40个官职名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下面列举一下最常看到的40 个,便于理解和对照。
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财权。
明代内阁虽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但实际上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相当于前朝的宰相)。
清代康熙设立南书房,于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1 、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 、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的相关介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的相关介绍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很多的学生不是很清楚相关的职位,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文言文中的官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
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
古代常见40个官职一览
古代常⻅40个官职⼀览表⼈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学作品中,经常会⻅到⼀些⽂武百官职位的名称,他们有⼀⼈之下万⼈之上的丞相,也有⼩⼩的负责开闭城⻅的⼩⻅候(实际就是现在的⻅卫),⻅类和现在相⽐,也挺⻅全和有趣的,只不过过去的官位明确正职较多,只有个别职位有副职,不像现在⼀个县⻅,下⾯⼀群副县⻅,甚⾄还有县⻅助理。
这些官职在⽂学著作中有的有註解,有的则没有。
哪么,这些⽂武官称到底是多⼤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致,不妨列举⼀下最常看到的,便于理解和对照。
⾮专业研究,难免有误。
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郡的⾏政最⾼⻅官。
秦分三⼗六郡,⽐县⼤。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
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三州,刺史掌管⼀州军政⼤权。
相当于省(市)⻅兼省(市)军区司令员。
3、京兆尹。
⻄汉京畿地⽅⾏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
4、太尉。
秦⾄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脑。
相当于国防部⻅。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
相当于最⾼法院院⻅。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事部⻅。
8、光禄⼤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
10、尚书令。
参议⼤政,综管政务,百官之⻅。
相当⾏政院⻅。
11、⻅骑⼤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
14、知府。
地⽅⾏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
15、知州。
地⽅⾏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
16、知县。
地⽅⾏政⻅官。
相当于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
18、兵⻅指挥。
明清兵⻅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法院政策司处⻅。
20、都事。
掌出纳⽂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
21、给事中。
古代文言文常出现的官职名
古代文言文常出现的官职名有很多,例如:
守: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太尉:执掌全国军事行政。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通判:府之副职。
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
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都事:掌出纳文移,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这些官职名在古代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了解它们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内容。
语文知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
免费范文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免费范文。
高考语文中书本上的知识很多都是需要大家去背诵和理解的,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无论是文言文,还是古诗词,或者是现代文的学习,都是需要大家的理解循序渐进的了解与学习。
免费范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这些官职在文学著作中有的有注解,有的则没有。
那么,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一致,不妨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列举一下最常看到的40个,便于理解和对照。
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文言文常见的40个官职名与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一览两套
文言文常见的40个官职名与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一览两套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一览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开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最常考的40个官职名
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相当于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
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
掌钱粮、户籍。
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
代理官职。
秘书级。
28、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
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
县掌教学。
相当于县教育局长。
30、训导
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
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
掌县税务事务。
相当于税务局长。
32、吏目
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
相当于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33、总镇
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
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34、参将
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
相当于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35、游击
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
相当于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36、都司
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
相当于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37、州同
州之佐官。
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
掌地方治安之官。
相当于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
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
相当于中央警卫局官员。
40、典籍官
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
相当于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