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一地理上册期中同步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一地理上册期中同
步考试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这叫做一个恒星日
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D.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答案:D
解析:
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一个恒星日,故A错误;
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B错误;
C.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
半,被照亮的一半为昼半球,未被照亮的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故C错误;
D.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故D正确。
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正圆
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C.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D.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A.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故A错误;
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故B错误;
C.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故C错误;
D.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故D正确。
3.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可见光部分
B.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C.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D. 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A.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故A错误;
B.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故B正确;
C.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C错误;
D. 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但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D错误。
4.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来源
C.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
D. 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答案:A
解析:
A. 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A正确;
B. 大气逆辐射是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弱,故B错误;
C.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故C错误;
D. 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弱,故D错误。
5.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B. 同一水平面上,受热地区的气压总比冷却地区的气压高
C.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D.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总比高空的气压高
答案:A
解析:
A.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故A正确;
B. 同一水平面上,受热地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冷却地区气流下沉,近
地面形成高压,故B错误;
C.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但垂直方向上,气流总是从低压流
向高压,故C错误;
D.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不一定总比高空的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
面的气压低于高空的气压,故D错误。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有()
A. 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B. 自转周期为一天
C. 自转产生昼夜现象
D.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AD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约24小时),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而不是昼夜现象。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造成的。
2.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类型单一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答案:AD
解析:我国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
气候类型并不单一,既有温带季风气候,也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广,但不是我国的主体气候类型。
3.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北方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
B. 南方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
C.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地区
D. 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湖泊地区
答案:ABD
解析:我国农业分布具有地域性特点,北方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南方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和草原地区,但不仅限于高原地区。
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湖泊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合渔业发展。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有()
A.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
B.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枯竭
C. 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
D. 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人口减少
答案:AC
解析:我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人口增长过快确实会给资源环境带来压力,但并不会直接导致资源枯竭。
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对于改善资源环境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仅仅
依赖于人口减少。
5.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区域发展差异显著
B. 区域发展应该均衡发展
C. 区域发展应该因地制宜
D. 区域发展差异可以通过国家政策完全消除
答案:AC
解析: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显著,这是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历史基础、政策等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
区域发展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虽然国家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但完全消除差异是不现实的。
区域发展应该追求的是协调发展,而不是完全消除差异。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广东省潮州市位于我国南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错误。
解释:潮州市位于中国南方,但其气候类型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非热带季风气候。
2.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答案:正确。
解释:经线是连接地球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3.潮汐现象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引起的。
答案:正确。
解释: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次要)共同引起的。
4.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答案:正确。
解释: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厚度从5到70千米不等,由各种岩石组成。
5.广东省潮州市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答案:错误。
解释: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而潮州市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属于第三级阶梯。
6.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运动。
答案:错误。
解释: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而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运动称为公转。
7.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正确。
解释:中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级阶梯。
8.广东省潮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错误。
解释: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定距离。
9.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正确。
解释:根据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海洋面积约占71%,而陆地面积约占29%。
10.广东省潮州市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答案:错误。
解释:潮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但四季不如温带地区那么分明。
1.填空题: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 光区,这部分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
的____%以上。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____、____、____ 和____ 活动的主要动力。
答案:可见光;50;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地表物质迁移
2.填空题:在太阳辐射中,____ 辐射对地球表面具有显著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
地球的意义主要包括:它是自然界中____、____ 和____ 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____ 能源。
答案:太阳;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繁衍;主要
3.填空题:大气的削弱作用包括____、____ 和____ 。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最
强的是____ 层,此层中的____ 和____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最强。
答案:反射;散射;吸收;对流;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
4.填空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 作用实现的。
太阳辐射是地
球表面最主要的光热能源,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 光区,太阳辐射能约占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____%。
答案:大气逆辐射;可见;47
5.填空题: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____ 和____ ,表面
温度约为____ K,它能不断以____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
答案:氢;氦;6000;电磁波
1.题目:
描述浙江省舟山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并分析其对舟山气候的影响。
(5分)
答案:
浙江省舟山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临东海,北接上海,西连杭州,南邻宁波。
其地理位置特点决定了舟山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受海洋影响,舟山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降水充沛,湿度较大,风力较强,特别是夏季受台风影响较为频繁。
2.题目:
简述舟山群岛形成的地质原因,并说明其对舟山经济发展的意义。
(5分)
答案:
舟山群岛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等地质作用造成的。
这些岛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对舟山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渔业资源丰富,为舟山带来了渔业经济的繁荣;其次,独特的海岛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最后,海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也为海洋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3.题目:
分析舟山群岛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并讨论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5分)
答案:
舟山群岛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地处东海渔场中心,拥有广阔的海域和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等条件;岛屿众多,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场所;加之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促进了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繁殖。
然而,渔业资源可
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过度捕捞导致的渔业资源枯竭;海洋污染对渔业资源的破坏;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4.题目:
舟山群岛旅游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5分)
答案:
舟山群岛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包括:独特的海岛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地处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等。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舟山群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